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论文_蒲春波

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论文_蒲春波

蒲春波 吉林省长岭县东六号小学 131500

数学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并不仅仅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思维工具,是理解宇宙的哲学语言,她的重要作用是帮助思维。数学是思考、表达、交流的哲学语言,数学本质是头脑和世界的联络,就像我们长眼睛只是有了一种感觉器官,不等于我们能看到。只有眼睛和大脑联络起来,才能真正得到“眼识”。如果把数学理解为一种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思维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在语言范畴,不同的语言会导致不同的思维。一个人说两种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语言,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只有学会数学语言,才能用数学思考、表达,才能理解古希腊人说的“万物皆数”。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都是开放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抓住这些要点,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着力提升小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在这个背景下,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点

1.要着重注意学生思维流畅性的培养。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表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都是促进学生思维流畅性的表现。

2.要注重学生思维独特性的培养。教师可利用引导联想法,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多维的观察习惯,提升想象力,争取在无尽的想象中促进新颖想法的形成,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习惯。

3.要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等,都能最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点,小学数学教师要有的放矢,不断创新提高小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思维的生发;全面落实动手实践教学,促使其自我思维的生发;科学设置开放性问题,促使其发散性思维的生发”等,都是可行性较高、值得一试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思维的生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所周知,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大驱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重要催化剂。只有对数学知识有了探究的欲望和兴趣,才能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探究主动性思维,进而形成开放性思维。小学生因为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能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所以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尽力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拉近小学生与数学学科的心理距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或者讲故事、开展游戏教学等方式吸引学生眼球。这种方式寓教于乐,能有效促进学生发挥探究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2.全面落实动手实践教学,促使其自我思维的生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程度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还需要有人进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引导。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小学数学仍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小学数学教师要大力开展能够促进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课外实践活动,努力将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实践知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形成自我思维。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让他们利用简易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之后,独立地发表自己关于三角形内角和求法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地引导,使学生继续往深层次的思维层面中考虑,促进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3.科学设置开放性问题,促使其发散性思维的生发。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逻辑性较强,而且其解题思路非常的多元化。而小学生也只有在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才能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促使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方面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基于以上的两个因素,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性,利用小学生思维跳跃、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具有求异性的素材,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多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生发发散性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问题的解决途径,形成更多的变异见解,以此提升自身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这样,在促进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三、结语

开放性思维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能力等都能实现有效的提升;同时,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的寓意在于我们教学要使学生感到一切都是当着学生的面发生的,而不是以教条形式灌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数学思维过程和认知环节的实际过程,然而实际教学的缺陷之一,却恰好表现为忽视或压抑学生的思维过程,有的采取注入式和结论式教学,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忽略了给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感到教师就像变魔术,捉摸不透;有的进行题海战术,强调纯技能技巧,解题程式化,让学生机械模仿,生搬硬套,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封闭,缺乏创造性。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数学思维过程是主体以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为目的,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论文作者:蒲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论文_蒲春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