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莫雁玲论文_莫雁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莫雁玲论文_莫雁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对德育的教育重视起来。而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一般都从语文学科中渗入。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策略

前言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孩子德育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体现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因为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健全,正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很好的渗透德育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可缺少,老师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小学生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最为合适。

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以及思维都还不够健全,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有着塑造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理想观的重要责任,而要做到对学生“三观”的良好塑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可缺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语文学科的学科属性以及学科使命,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多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做到有技巧、有策略的对德育内容进行融入,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明白德育的美,进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一)积极引导,促进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还相对较小,思维思想都不够健全、还相当贪玩好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积极引导。通过引导使学生们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接受德育教育。当然,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于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较久,所以老师们要对自身的素养进行提高,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积极引导,让学生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对德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以及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因为小学生贪玩的个性,老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改变形式,以做到对学生积极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制作相关音乐以及视频进行引导,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通过播放视频或音乐激发起学生对德育的兴趣,融入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有限,所以对一些知识的理解不能够深入,所以语文老师可以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德育的意义,比如可以组织“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美德的重要性,以及在帮助到人之后的幸福感及满足感,最终达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这就是教师通过改变教育方式,积极引导,从而渗透德育教育。经过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们体会到德育的意义,他们就会积极的去履行道德,映证在自己的行为中,有效的促进其发展。

(二)在教学任务中渗透德育

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精神思想,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做到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对教学任务进行较好的把握,了解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教材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比如,教师在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思想,教育学生要学会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由于小学教材的编写都采用的是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所以老师在教育学生学习文章思想时,可以让学生采用心理换位的方法,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主人公的角度,体会其的心理感受,以更好的明白文章的思想内容。当然,在对文章学习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具体化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诵的方式,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还过小,单一的教育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要注意方法、形式。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对小学生德育的教育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渗透,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德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达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小学生进行日常日常生活渗透德育的教育,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之间发生的状况进行德育融入的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实践引导的方式教育。比如说,教学活动中,两个小学生抢一个教学用具时,老师可以适时的教育他们谦让的重要性。当一个学生不小心碰了另一名学生时,老师要对碰了别人的学生,教育他要道歉,同时也要教育被碰的学生学会包容与谅解。或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求老师做到身体力行,以自己作为例子,教育学生们谦让和包容,这就需要学生不小心踩到老师的鞋子,并道歉以后,老师要微笑着原谅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学渗入教学活动中刻不容缓,老师要合理应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对德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慢慢接受德育的要求,进而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璇璇.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年,2017(4):160-160.

[2]唐现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4(14):142.

论文作者:莫雁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莫雁玲论文_莫雁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