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控应用分析论文_刘永凯

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控应用分析论文_刘永凯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珲春市供电公司 吉林珲春 133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技术和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降低电力运行故障的主要途径。但我国对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应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对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控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电力调度;故障;应用

一、概述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部分组成。测量元件是指继电保护装置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如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参量,与系统已设定好的固定安全值进行比较,进行逻辑判断是否应该发出切断电源等保护信号。逻辑环节时根据测量比较部分发出的信号来判断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类型,并确定应作出如断电跳闸、发出报警信号等何种应急反应。执行输出部分则是负责执行逻辑环节所判定的输出内容,执行相应指令。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规避电力系统运行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保护措施。例如,电力系统中某部分电力元件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会发出故障警报或直接切断电源以免未故障部分受到损坏,还可以实现与电力系统中其他自动化装置的融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二、电力调度运行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1、满足事故处理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可在电力系统某部分区域出现故障时提供如故障地点、故障类型等信息,为工作人员排除障碍提供准确信息。当电网中某一部分因电路元件损害而无法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可对站端的相关信息快速搜索,站端反应出来的异常信息可迅速定位至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区域。电力维修人员即可根据继电保护装置提示的故障信息至故障点进行维修,大大缩减了故障排除时间,为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现阶段继电保护装置只能实现对运动体系的故障信息检索,对于静态信息的获取还处于空白阶段。

2、满足事故分析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发出异常报警的原因有很多,如电力系统中电子元件损坏、电路中电压过大等都会触碰到继电保护装置使其做出报警反应。当电网运行异常或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继电保护装置中的障碍信息体系可以检索到故障点的具体信息,如录波文件等具体工作参数。工作人员掌握故障信息后即可在短时间内赶至故障点排除故障,无需在故障区域浪费时间逐一排查分析故障原因。

3、满足电网运行管理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电子元件的有效结合是实现电网运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继电保护装置可将电网中各设施设备的运转情况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电力系统数据平台,电网工作人员根据这些数据判断电子元件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做到防微杜渐,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三、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控措施

1、网络化防控措施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力调度运行过程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功能。利用大数据平台将电网体系中重要的电力设施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互联网式的微机保护设施装配是未来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自继电保护装置应用在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以来,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电磁式保护装置、晶体管式保护装置、集成电路保护装置以及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的智能化、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微机继电保护可实现较大容量的数据存储以及长时间的数据存放,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装置设备连接后可以共享全部数据信息,达到精确排查障碍点的目的。

2、自适应控制技术防控措施

自适应继电保护是指根据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或状态变化,继电保护装置可自行进行参数及性能的更改过程。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实现要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存储在数据平台的大量电力调度运行数据预判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在线实时更改电路元件运行参数等功能。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核心思想在于顺应电力调度运行原始状态的前提下,做出小范围合理更改,以防止电路故障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整体经济效益。目前自适应继电保护已经可以实现对继电器的自适应改变,当符合条件、抗阻、网络结构等产生变化时,自适应继电保护装置合理判断断路器的开断,以便完成后期的众联保护要求。

3、实现保护、控制、数据通讯一体化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需要电子元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才能实现。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并不只是拥有所有设备控制权的计算机,应当是一个具有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终端系统,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异常以后,其相关数据既可以通过相关的设备和装置进行收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信息终端把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在各个部门科室进行传递,在保护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测量、控制的一体化管理。

4、应用网络化的防控措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信息化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现在的各种环保节能发电厂就是采用了这种装置,通过总调度室计算机监控,不仅能够知晓现有线路的运行情况,还能对各条线路出现的短路等现象作出判断,以便维护人员及时维修。在电力调度中应用网络化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调度的可靠性和质量。网络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通讯中,此项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把整个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设备元件、设施等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就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基本上可以满足上述需求。

5、完善电力调度管理制度

“十二五”提出了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新规划,并对规划实行滚动调整制度。规划指出,我国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电网投资3841亿元。2015年以前是国家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时期,2016—2020年是智能化电网的全面提升时期,智能电网的现代化水平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化电网调度的大背景下,要想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就必须有合理、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持续的运行也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依据。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应用时,必须首先建立完善的电力调度制度和体系。同时要对比较落后的调度管理制度及时更新,确保电力调度工作能顺利开展。在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区域对用电量的不同需求,合理调整供电量,以满足具体用电需求。

结束语

自上世纪80年代继电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中以来,其为电路故障排除及预警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整体经济效益。基于此背景,本文对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控应用展开了分析。首先将电力调度运行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归纳为满足事故处理要求、满足事故分析要求以及满足电网运行管理现代化要求三大部分。随后从网络化防控措施以及自适应控制技术防控措施两个角度阐述了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具体安全防控应用。继电保护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将趋向智能化、计算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治喻.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6):133

[2]杨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7):17-18

论文作者:刘永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控应用分析论文_刘永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