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体绿化工程是根据立体的不同情况,利用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特点使用和选择以达到垂直绿化的目的。在三维绿化建设中,在空间结构中要充分考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使三维绿化工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具体的三维绿化施工中,可根据工作台面划分阳台、墙面、屋顶、假山等工作面,并对它们进行绿化。根据工作表面的具体情况选择观赏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原则,从而达到实现绿化最佳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园林绿化的立体绿化工程近年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立体绿化工程强调的园林的整体绿化,对提高园林美观度和生态效益作用显著。加强对园林绿化的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能够改善当前园林立体绿化工程中的植被工程现状,提高园林立体绿化质量。
1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意义
园林立体绿化极大地促进了景观建设的发展。但现阶段,由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是不平衡的,而立体绿化施工人员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施工,施工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对园林绿化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指导施工工作。在建设园林绿化的工程中,植物的选择应该是工作的重点。目前,一般的选择是有强壮的观赏植物,如爬山虎、紫葡萄树、松树和柏树。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各个方面,绿化区域的气候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选择,而且也要注意不同植物间的差异。这需要园林工作者基于植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和环境要求做出合理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例如,在建筑墙体中,植物可以选择爬山虎。在绿化施工中,根据立体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绿色建筑空间位置、周边环境,合理地对绿化植物进行选择,以达到绿化植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目的。
2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施工应用
2.1植被的选择
立体绿化工程中植被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选择植被时,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根据实地情况,而且需要结合当地的不同气候环境、地域条件等,同时还需要加以对不同植被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然后在确定植被后,根据立体环境特点的条件,综合位置和环境进行植被绿化。这其中,植被的绿化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并浑然一体,不仅可以提高绿化质量,而且还能够改善环境,给市民一种新颖的美的感受。同时,立体绿化工程还需要强调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一定要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因此在选择植被时,一定要考虑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进行绿化。例如,在进行墙体的绿化过程中,应当选择适应不同墙面朝向和高度的植被实施绿化,才能为植被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其健康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2植物搭配
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重视植物的搭配,包括空间搭配和色彩搭配,确保植被栽种完成之后形成较为协调的园林景观。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搭配获得景观美感,设计人员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所处的季节选择相应颜色的植被,春天适宜栽种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和早春花卉,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搭配园林中的植物,让植物和季节相得益彰。植物的搭配还要重视不同形式的植被,如垂悬式、点缀式等,充分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绿化效果。
2.3栽培基质
植物需要土壤特性是不同的,比如,有些植物喜偏酸性土壤;有些植物喜碱性土壤。在景观绿化中,开始种植植物前应该确定当地土壤性质,提前了解当地的土壤构成,之后选择提高生长环境质量的植物,保证植物对需要土壤的性质处于良好状态,避免降低植被的成活率。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需求等,选择换填土质等措施,以确保绿色植被能够健康生长。栽培基质其实就是园林土壤,要确保证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良好的栽培基质是确保证植株良好生长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植被的正常生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立体绿化工程准备工作
1)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完善的设计图纸,并详细进行标注,与绿化施工基层人员相互沟通,传达给具体施工人员其真实设计意图。2)根据上述设计好的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预算。在保障可行性的施工范围内,确保园林立体绿化工作能够有效完成。3)对基层的绿化施工人员给予施工技术指导和考核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能够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来操作进行。
2.5具体的绿化栽培技术
2.5.1土壤整理
土壤整理是植物栽种之前的操作,要对土壤进行翻耕,确保土壤深度处于适合植物栽种的范围,一般为40cm左右。土壤整理还包括对土壤中的杂质的处理,包括砖块、瓦砾等,若栽种地区存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壤区域,要及时换土,确保土壤环境符合植物栽种要求。
2.5.2土质的检测和土壤成分的改良
做好土壤的检测能够为植物栽种提供科学的参考,土质的检测要首先对土壤进行取样以测定出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尤其要关注土壤的酸碱度值,达到植物栽种要求的土壤环境为pH值小于8.3,有机物含量不超过10g/km。参照上述植物栽种的土壤标准,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土壤要进行土质改良,以达到植物栽种要求。
2.5.3植物栽种
立体绿化工程中种植攀援的植物居多,需要注意种植深度在50cm以上,保持35cm以上的宽度,并设计相应的排水孔。根据种植的苗木的种类和大小进行间距的合理调整和控制,一般的间距为45—60cm之间。在苗木的生长前期,不适宜在阳光下直晒,因此完成栽培种植后需要对其进行围护,定期浇水,保证其生长环境。同时,当遇到连续降雨的施工情况时,一定要提前采取措施确保作业的连续性,保证植被的生长环境,提高园林建设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2.6维护保养技术
种植完植物后不代表一切都完成了,最重要的是后期维护,这也是垂直绿化工程的重要工作,若没有进行科学的完整的售后服务,植物可能出现不正常生长的情况,无法实现计划中的绿化效果。后期维护工作还应注重植物病虫害防治补水防湿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关键,也要确保种植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后期的保养比选择植物更重要。
3绿化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在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要参照一般建设项目的工序管理经验,尽量避免各个工种间的交叉,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园林立体绿化施工工程可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工序进行管理,增强信息传递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此外,部分工程是在冬季和雨季施工的,要合理安排好施工工序,确保连续、均衡施工。尤其要注意喜阴喜阳植物的栽种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确保土壤环境适宜植被生长。最后是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成本控制,应尽量采用先进的绿化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立体绿化工程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施工时,不仅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地域情况和气候环境进行协调施工,还需要结合植被的选择和栽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处理以及后期的养护,以此来确保植被的健康成长,从而才能提高立体绿化施工在园林施工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于金伟.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4,(14):187.
[2]李洪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22):118.
[3]邹飞.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2):98.
[4]卫白琼.对城市园林绿化立体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8):209.
论文作者:朱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植物论文; 植被论文; 土壤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