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性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技术发展分析论文_薛昭峰

承重性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技术发展分析论文_薛昭峰

身份证号码:13072119861010XXXX

摘要: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环保型绿色住宅建筑体系,它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符合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多高层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多高层;钢结构;建筑技术;钢结构住宅

一、承重钢结构体系

1、体系的分类

(1)钢框架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受力明确,平面布置灵活,为建筑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且结构各部分刚度比较均匀,具有较大的延性,自振周期较长,因而对地震作用不敏感,抗震性能好,结构简单,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施工速度快.但框架结构属典型的柔性结构体系,其侧向刚度差,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2)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为了提高钢框架的侧向刚度,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减少层间位移,通常在墙体平面内布置由角钢或槽钢构成的垂直支撑体系,当房屋较高时,较纯框架经济。支撑设置的位置要合适,为了与建筑设计相协调,一般布置在窗台下至下层窗顶之间,既隐蔽又能满足支撑体系的需求。考虑到门窗的布置,可采用W形、X形、K形、人字形和门式等形式。支撑与框架铰接,按拉杆或压杆设计。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物高度及水平力作用情况调整支撑的数量、形式和刚度。为了有效地提高钢框架的侧向刚度,支撑应沿建筑物同一平面四周环向封闭布置,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加强箍。偏心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可在强震区采用。

(3)新型抗侧力体系:包括钢框架―抗剪桁架结构体系,结合电梯井、管道井或楼梯间墙体的布置而形成的钢框架―混凝土核芯筒结构体系和钢框架―抗剪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等。使钢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而钢框架与抗剪桁架、剪力墙协同工作承担水平荷载,以确保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在规范允许值内。抗侧力构件可为抗剪桁架、混凝土核芯筒或抗剪钢板剪力墙。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物高度及水平力作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抗侧力体系。

(4)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由房屋外侧的柱子和跨度等于房屋宽度的桁架组成,桁架高度等于层高,在相邻柱上为上下层交错布置,楼板一端搁置在桁架的上弦,另一端搁置在相邻桁架的下弦。由于两开间布置一榀桁架,且中间无柱子,所以非常适合要求各单元灵活布置的住宅、旅馆建筑。同时,因为桁架隔层布置,减小了桁架弦杆引起的局部弯矩,使柱在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很小,主要受轴力,有利于减小柱的断面尺寸,框架的横向刚度大,侧向位移小。

2、适用范围

(1)3层及以下的低层住宅:①轻型钢框架结构体系;②冷弯薄壁型钢密排柱(轻钢龙骨,C形或Z形檩条)结构体系。

(2)4~6层多层住宅:①钢框架结构体系;②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③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3)7~12层中高层住宅:①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②钢框架―混凝土核芯筒结构体系。

(4)13~30层高层住宅:①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宜采用偏心耗能支撑);②钢框架―抗剪桁架结构体系;③钢框架―混凝土核芯筒结构体系;④钢框架―带竖缝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含其他各种延性剪力墙板);⑤钢框架―抗剪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⑥错列桁架结构体系。

二、楼面结构体系

目前主要采用的楼板形式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压型钢板通过栓钉固定在钢梁上,可作为永久性模板并参与共同工作,省去了支模的不便。整体分析时要考虑组合楼板的各向异性对框架梁的影响:①根据楼板设置情况确定是连续板或简支板、传力路径是单向还是双向;②组合钢梁是按强边还是弱边组合造成的刚度差异;此外,要合理布置组合楼板,尽量形成双向承重结构体系,避免因集中单向布置楼板而形成横向或纵向承重结构体系。为了大大降低组合楼板的自重,现浇混凝土板应采用轻骨料混凝土。

(2)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即钢梁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薄板连接,上浇混凝土薄板以组成叠合楼板。由于这种楼板不仅具有现浇组合楼盖的整体性,还可以省去压型钢板,也无需支模,施工方便,可降低楼板造价,应为首选。

三、维护结构体系

内外墙的造价约占钢结构住宅总造价的30%,对钢结构住宅的造价影响很大,而且为减轻结构自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其围护墙体要满足自重轻、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安装可靠、经久耐用、经济合理的要求,故应采用轻质材料。如外墙可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ALC板)、SRC复合保温墙板、钢丝网复合保温板、植物纤维强化空心墙板、玻璃纤维加强水泥墙板等工厂预制的标准化轻质墙板和玻璃幕墙等。内墙可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加气混凝土轻质墙板、ALC轻质砌块、轻质改性石膏砌块、夹层复合板、稻草板等。ALC板自重轻,抗震性好,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防水性和防火性,非常适合与钢结构配套使用,使用250mm以上厚度的ALC板作为外墙,可达到节能50%的要求,是理想的节能型墙体材料。钢丝网复合保温板或夹层复合板具有质轻、墙薄、高效施工等特点和较好的抗震、隔音等性能,可分别用于各种结构的外墙或框架结构的非承重墙。稻草板除了具有质轻、墙薄、高效施工等特点外,还具有抗震、透气性和人居亲和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多层建筑非承重的内隔墙。屋盖系统尽量采用有檩体系,屋面材料可与楼面相同,也可采用彩色压型钢板防水屋盖,该屋盖系统既具备了良好的防水防腐效果,又起到了屋面的隔热保温作用,丰富了建筑物的外部造型。如洁面彩色涂层压型钢板屋面系统,具有如下特点:①屋面无明钉,防水性能极佳,可做成大小头,适应屋面的复杂变化,且可自由伸缩;②板肋较低,采用卷边方式固定;③惯性矩小,易做成三维曲面板,屈服强度为300MPa;④造价适中;⑤适用板材:钢板、铝板、铜板、钛锌板等,其中尤以钢板的造价最经济。彩涂板本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不会漏水,产生漏水的主因是压型钢板、夹芯板板缝处理不好。为了防止屋面漏、积水,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压型钢板板型设计时应考虑板缝防水构造,对板型先天不足造成的漏水隐患要采取防水措施;(2)屋面坡度一般不宜小于1/20,当屋面坡度为1/20时,应选用高波压型钢板,如果采用低波压型钢板,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3)宜采用长尺压型钢板,以减少板长方向的搭接,在板搭接处或咬合处应设防水胶条;(4)不宜在屋面开洞,如无法避免,应尽量使洞口靠近屋脊部位并在洞口周边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渗漏。

结语

钢结构住宅具有具有诸多优点,比如节约能源、施工迅速、抗震性能好等等,符合环保及适应产业化生产等优势,民用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体系。大力推广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有着很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多高层钢结构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蒋维成.浅析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楼板设计[J].价值工程.2010,36:68.

[2]徐伟良,何余良.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2009,03:208-210.

[3]王亚,刘坤,赵军.多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10:25-27.

[4]徐伟良,何余良.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2009,07:582-585.

论文作者:薛昭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承重性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技术发展分析论文_薛昭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