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要点论文_1秦明,2苏东健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要点论文_1秦明,2苏东健

1.1311251984112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2.13090219851024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关系着全中国人民的生息。可是随着近几年来,环境的逐渐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我国粮食产量下降、农业用地被占用、农业水利规划不合理的现象,我们非常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农田水利规划,深入研究将农田水利规划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科技兴农,建立农田基本水利规划设计,积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型农田;农田水利;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也就被提出来了,建设新型农业,还要解决由于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减少、耕地破坏、旱涝灾害造成的农田减产、生态破坏等现象。并提高渠道利用系数,提高节水灌溉,减少农耕成本。而农田水利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了耕地的多少及粮食产量,实现农田水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布局,充分利用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田的合理规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然而,我们调查发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布局不合理、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灌溉设计保证率低,中沟以下田间工程配套率与完好率低下,管理维修不合理等等现象数不胜数。所以对小型农田进行合理规划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规划是农业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农业、农村工程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水利部门应该严格控制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工作,保证农业的全面发展。设计出安全高效、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规划,对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水资源的短缺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来供给,禾苗无法生长,将严重影响粮食的产量。农田水利规划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新型农业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合理的农田水利规划不仅可以使得土地规划更加合理,而且它还可以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派和科学利用,对整个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整体入手,纵观全局,针对农田特点,依据不同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等等实现对小型农田的合理规划,设计出安全快捷、合理高效的水利规划,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全国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农田水利规划的原则

1、继承性原则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从古代的农耕时期纯粹的人力耕种到现如今的现代化的机械耕种,水利规划在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继承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农田规划方案的时候能够因地制宜,合理考究。对一块农田的规划要继承其原来的好的方面,对不好的方面加以改良设计,保持农田水利布局的相对稳定性,在合理利用现状布局、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2、整体性原则

农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很多东西,与其他行业息息相关,比如水利工程、土地建设、生态环境、农产品买卖、产品生产等等。所以在设计规划农田水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一个整体性原则。我们要做到在农田水利布局上和数量上实现统筹兼顾,努力协调好农业与生态、经济、生产之间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3、动态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既是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实地分析勘测,不可能说一个水利工程建成后,我们对其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环境在变化,气候在变化,每一年的不同时段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做到实现水利工程动态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使其长期处于一个最优的状态,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建设的协调性和保护性、刚性和柔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不同的灌溉水源区域确定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通常,我们将灌溉水源分为两种,分别是自流水灌溉和提水取水灌溉。自流取水灌溉,顾名思义,是一种将河流作为主要水源的灌溉方法,其可以分成两种,分别是有坝取水和无坝取水。在农田水利规划中,地下水位和地势较低的地区通常使用有坝取水的方式,因为即便该地区有充足的水量,也无法以自流的方式进入农田。为了可以正常灌溉农田,通常采用在河道上修节制闸或堤坝的方式把水引向农田。这种方式虽然会因建坝而增大投资费用,但是因为水利工程的取水口距离农田较近,可以大大缩短引水干渠的长度,因此,这也可以大大减少土方的工程量。无坝取水可分成两种,分别是建闸和不建闸。通常情况下,要防止因没有建闸而导致农田被淹、渠道被毁现象的出现,就要在设计中加入建闸设计。建闸设计可以确保水流平稳运行,减轻水流对引水口的侵蚀。

2、灌溉渠系的设计原则

规划灌溉渠一定要与道路、农田、林业和国土等规划方案紧密结合,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用水情况,全面安排,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水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通常而言,灌溉渠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第一的设计原则。无论在什么工程中,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工程建设的最低目标。在建设农田水利渠道时,应尽可能地避开一些危险的地方,尤其在一些难工险段、深挖方和高填方类型的渠道工程中。在设计灌溉渠道时,还要尽量避免沿河布置,以避免山洪的威胁;应在灌溉渠附近设置一些相应的排洪、泄洪设施,比如泄水闸等。地形条件相关原则。在设计灌溉渠道时,应尽量将排水沟道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并将灌溉渠道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利于自流灌溉和自流排水,从而形成较为独立的灌排体系。另外,布置的灌溉渠线应尽可能顺直。综合利用的原则。在设置灌溉渠线时,应该利用集中落差,并与水力加工相结合,开展多种生产与经营,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遵守井水和河水的灌溉原则,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一同利用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体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灌溉渠系进行设计。在这个布置方案中,需要对两种地形的设计进行重点考虑,一种是中积平原型灌区,在设计时,相关设计工作者应该针对这一地形,对工程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工程所处地区具有较好的排水条件和丰富的地面水是使用排灌分开布置形式的重要前提。在此情况下,可开展防渍、防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除涝等工作,而在农田灌溉渠道中,则主要开展灌溉和冲洗压盐工作。另一种地形是平原型灌区,当将水利工程设置在河流中下游平原时,由于水利工程所处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耕地面积较大,因此,可以把这个地区的地形条件与该地区发生的灾害程度相结合,为干、支渠的设置提供依据。

3、农田水利建设施工

在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健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施工组织,努力建成利国利民的安全系数高的农田水利工程。根据规划设计、资金投入、农业生产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时间多选在农闲时期、地下水位比较低的时候这个时候比较方便施工。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切不可偷工减料,相关方面一定要加强监管。工程竣工后,一定要进行后续查验,避免粗心大意给老百姓一年的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基础行业的农业改革已是迫在眉睫,而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逐渐提上了日程,相信我们可以解决由于环境破坏、土地资源被征用、水资源短缺带来的粮食产量减少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近两年有关的规划建设及施工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施工过程中,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监督管理,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设施。

参考文献

[1]李建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要点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3).

[2]郭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7).

[3]张健.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中的难点和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18).

论文作者:1秦明,2苏东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要点论文_1秦明,2苏东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