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论文_李祖好, 曹明亮

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论文_李祖好, 曹明亮

摘要:从历史的脉络来看,青少年问题研究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是处于社会的边缘人群和弱势人群,在社会的大群体中处于一个被支配的地位,处处都受到社会占支配主体的限制,由此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不同于社会支配主体的异征。主流文化附属下的次文化与青少年特殊的情况交融后的青少年亚文化影响着青少年在社会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意思形态。对青少年的身行特征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合理看待中国青少年在社会适应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亚文化;社会适应问题;主流文化

近年来,随着新生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化的到来,青少年亚文化潮流迎来了新的高潮,对此青少年更容易受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对青少年亚文化进行探究和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进行研究,更好的缓解青少年社会矛盾问题势在必行。

一、青少年亚文化的社会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对青少年亚文化的界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就早有定论,经历美国青少年亚文化风波之后,中国20世纪之末也遇到了同样的青少年亚文化风潮。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的青少年亚文化与美国的青少年亚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可以理解为是美国青少年亚文化的沿袭。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也就出现了这两次青少年亚文化潮流,其主要依托的是传统的纸质媒介和弱信息化,弱技术化的传播媒介,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本世纪出现的青少年亚文化风潮是对上世纪的风潮的一种进化形式,主要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1.1青少年亚文化的社会表现形式

说到青少年亚文化就要和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相联系起来。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圈范畴。青少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导致了这个群体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一种排斥和抵制。从某种含义上讲就是对社会不满的一种反抗。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社会群体的弱势和帮扶对象,对象与被帮助对象之间无形的就产生了一种对抗矛盾,反叛心理。他们与主流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互相掣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方式:青少年亚文化下的群体是社会非主流的生活形式的拥簇者喜欢标新立异的感觉,对新兴的物事充满好奇和拥有之态,往往会不对其进行客观的社会分析就对其着手。行为方式:青少年亚文化下的群体行为乖张跋扈,没有应该有的社会基本素养。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总喜欢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处理,不会顾及多维的角度,往往容易使自己处于一个被孤立.状态思维方式:青少年亚文化下的群体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不冷静,不沉稳,没有成年人的坐怀不乱,形成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青少年亚文化的特征

非主流性:青少年亚文化是一种非主流的文化形式,社会文化的另外一种形式。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相适应的意识 形态,是社会主流文化下的衍生物。高效传播性:现行条件下的青少年亚文化是依托电子媒介进行传播散布信息,借助电子媒介的时效性,速效性进行自身意识形态的传播。新阶段,此种文化更多的是在网络中传播并接受呼应,线下的生态并不旺盛。

二、青少年亚文化的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与排斥

2.1青少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同一性

青少年亚文化本质上只是主流文化的一个变种,与主流文化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同一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青少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没有主流文化也就没有所谓次生文化的青少年亚文化,是高与低 ,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的关系。青少年亚文化是依托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

2.2青少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斗争性

青少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不同的。主流文化就是大众所广为接受的大众文化,形式比较正统符合大多数群体的价值标准,而青少年亚文化只是青少年群体所喜闻悦见的立异文化,形式新颖独特,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两者相当与矛盾的两端,从产生开始就存在着矛盾,相互对立。

三、青少年亚文化下青少年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

近几年,青少年亚文化的形式内容表现的愈发低俗无趣,折射到青少年身体力行方面 就是道德低下,素质败坏,影响了整个国家民族的风貌,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反响。达不到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要求,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相背离。青少年所追崇的异样文化形式与大众文化形式形式两种轨迹,两种文化群体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青少年亚文化各式各样的内容所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带来了一股产业风。这种新型的文化经济形式就和传统文化形式下的文化经济一样,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其中所传导了一种低俗的价值观。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青少年不是难以融入社会,而是能否能与社会的主流相适应。融入到社会中很简单,能否在社会中发挥应该有的社会价值很重要。青少年作为新时期的新生代群体肩负着造福人民的历史重任,只有各方面的素质达标才能都在社会浪潮中独树一帜。归根结底,还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问题,只有坚守道德素质的底线,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青少年亚文化讲求以“个人为中心”,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往往孤立心理比较严重,在与社会接轨方面也会存在问题,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以自我为圆心。这会影响到在社会人群的团结合作。只有去中心化,加强社交,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互相认识,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结案语:

随着新时期新阶段下的青少年亚文化独特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立意内容,对青少年的各方面产生了与主流价值不相符的影响 ,合理辨识青少年在适应社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青少年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吴娟.社会适应研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6,90(13):30-31

[2]殷灏文.毛曦.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综述[J]湘南学院学报,2017(03):115-117

[3]李正奥.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特征表述[J].中国报业2019,(2):19-21

论文作者:李祖好, 曹明亮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论文_李祖好, 曹明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