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心得论文_粘燕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心得论文_粘燕

大连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病房 116033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30例接受膝关节镜下前又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做精心的护理。结果:所以患者随访6—12个月,切口均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膝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以降低切口感染、膝关节肿胀和肌肉萎缩的发生率。

关键词: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nament,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静力结构,ACL损伤后,容易引起膝关节软骨及半月板损伤,可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因此进行ACL重建,恢复膝关节运动能力和水平十分必要。目前,在重建手术方法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大成果[2]。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我科共对30例病例行ACL重建术,经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2岁,平均37岁。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10例,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0例、同时合并半月板和内侧副韧带损伤7例。致伤原因:运动伤18例,交通事故伤12例。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基础护理 常规进行各项术前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卧位排便,避免术后卧床排便困难。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改善全身营养状态,提高机体耐受力。

2.2.2 心理护理 由于受疾病困扰,病人既对手术的期望很高,又不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目的,所以会产生忧虑、恐惧心理。可根据患者个体不同的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讲解ACL重建手术的方法、手术的成功病例,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心,尽快稳定情绪,同时给于悉心的照顾,使患者以正确的心态接受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 术前康复训练指导 人院后即让患者了解康复训炼的原理、方法和必要性,教会病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收缩训练方法,尽可能做到关节无肿胀,全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十分重要。患者仰卧位,持续收缩股四头肌约5 s,放松2 s,反复进行,期间配合踝泵运动,方法是将踝关节向远端最大限度跖屈保持3—5s,然后向近端最大程度背屈,感觉下肢伸肌和屈肌紧缩感,同样保持3—5 s,跖屈背屈1次为一个循环,反复进行;或俯卧位将小腿空悬于床边,主动屈伸膝关节,20遍为1次为l节,每天10次,主要锻炼膝关节屈肌群。对于急性期关节肿胀严重的患者应冷敷患处,减轻肿胀有利于关节活动。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患侧膝关节采用外固定支具固定。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3 d。常规应用镇痛泵,疼痛较为明显者遵医嘱肌肉注射镇痛药物。

2.2.2 伤口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妥善固定引流袋于床边,防止堵塞及逆行感染,确保有效引流,待24 h引流液<15 mL时,即可拔出引流管。

2.2.3 术后康复锻练 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制定个体化康复锻炼方案。单纯AcL损伤者:①术后1 d,患肢屈曲20°位固定,逐渐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收

缩5 s后放松2 s)、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每日10—15次,每次5 min,以患者能耐受为度;②术后3 d,患肢佩戴支具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逐渐向左右两侧轻微活动髌骨,并继续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日3次,每次20 min,每次锻炼后采用冰袋冷敷膝关节20 min,防止膝关节肿胀;③术后2周,患肢屈曲45°位固定,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次数及强度,在CPM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由屈膝30°位开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日增加10°~15°,至膝关节屈曲90°位为止,每日2次,每次30 min;④术后4周,逐渐增加各项功能锻炼次数及强度,并开始进行膝关节主动运动。ACL合并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损伤者:①术后患肢屈曲20°位支具外固定3周,在不改变支具外固定角度情况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和直腿抬高训练,并适度活动踝关节,每日3次,每次20 min;②术后4周,在CPM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日增加10°~15°,至膝关节屈曲90°位为止,每日2次,每次30 min;③术后6周,逐渐增加各项功能锻炼次数及强度,并开始进行膝关节主动运动。

3.结果

通过对30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骨折均达到愈合标准。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无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复查膝关节cT片示骨性愈合,膝关节无退变,无膝关节松弛或内固定物松脱现象,关节稳定性良好,效果满意。

4.讨论

ACL是连接股骨和胫骨的重要韧带,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过度前移[3]。ACL重建术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和修复,防止膝关节退行性变。虽然移植物的强度、固定及愈合情况是ACL重建术成功的关键,然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却是维持疗效的重要基础[4]。术前的护理为顺利实施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术后的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多的保障。而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恢复正常的关节稳定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关键。所以有通过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科学的康复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恢复关节稳定功能及运动功能[5]。

参考文献:

[1]张峰,费成刚,马大年.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下治疗[J].江苏医药,2013,39(18):2183-2184.

[2]黄丽雄,唐继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005):72-74.

[3]严广斌.前交叉韧带[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1):88-88.

[4]王欣,王宏,陈秀云,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4(3):197-199.

[5]程小芸,方梅,郑粤湘,等.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6):908-909.

论文作者:粘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心得论文_粘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