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展-中央银行为提高利率铺平了道路?_逆回购论文

政策发展-中央银行为提高利率铺平了道路?_逆回购论文

政策动态——央行铺垫加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央行论文,政策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宏观调控的关键时刻,央行一直收紧的银根放松了。

8月,央行一改以往资金大笔回笼的调控手法,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累计净投放了710亿元资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举可能是在为日后出台升息政策所产生的资金紧缩提前做准备。

受强烈加息预期的影响,市场观望情绪弥漫,相对充裕的资金流向短期投资品种,致使短期利率不断被推低。8月最后一天,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回笼60亿元资金,其中20亿元七天期正回购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仅为1.8%,较上周大跌17个基点,创下今年7月底每周二新增七天期正回购操作以来的最低点。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货币流通量,利率高低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

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量少于去年同期原因分析》,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社会资金处处长赵春萍在文中建议央行应尽早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以扭转存款增量一连数月的巨大滑坡。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声明,此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

资金调控由净回笼变为净投放

8月,央行以发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的方式,累计从市场回笼了1070亿元资金,资金回笼量比7月份增加了130亿。但由于当月还有1780亿元的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到期,二者相抵,央行8月的公开市场操作最终表现为资金净投放710亿。对比7月净回笼资金323亿元,足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法转变之大。

中信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央行净投放资金的举动意在通过放松银根,扩大对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加大对企业流动性贷款的支持,以缓解前期行政紧缩所导致的银行、企业、券商的流动资金紧张。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少增3501亿元,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从5月底的19%降至6月底的16.7%,企业维持正常运转所需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少增3812亿元。受此影响,广东、浙江等地许多企业转向民间借贷。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上升到12%,广东借贷利率更高达20%-30%。民营企业尤其是新生私营企业的生存面临威胁。

借利率结构差异反映市场预期

“央行希望通过短期资金的投放让资金流到机构手中。但由于行政调控并未放松,钱放在手中,机构也不敢贷出去。”中信证券的分析师说,“一方面是资金面宽裕了,机构渴望进行投资,但另一方面又担心加息,矛盾心理左右下,市场心态非常谨慎,并坦然接受了利率的持续下跌。”

截止到8月底,银行间市场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已降至2.4092%,比7月底降低了14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品种利率与长期品种利率走势的巨大差距甚至是背离表达出机构投资者强烈的加息预期。截至8月31日,28天与7天正回购的利率水平分别较8月初猛降了22个基点和55个基点,3个月央行票据利率也下降了20多个基点。但与此同时,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始终保持在3.4%以上的水平,其间甚至“逆势”攀升到3.4768%的高点。

“由于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加息,尽管资金相对充裕,但机构宁可拆短期回购,也不愿意持有一年期央票。”某商业银行的交易员说,“不少机构认为央行的资金净投放操作,可能是为今后出台升息政策而引发市场流动性冲击所做的提前准备。”

银河证券则在其提供给投资者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在央行再次强调紧缩性政策后,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包括加息)采调节市场资金供需。短期利率连创新低,长期利率则居高不下,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8月加权利率水平比7月还上升几个基点,表明市场成员加患预期有所增强。央行可能有意通过这种利率结构,向市场成员传递其政策信号。

不过,中信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央行资金净投放的短期目标显然不是传递加息信息,如果确实是要给市场一个加息信号的话,央行应该多回笼货币。从对冲加息所引发的资金流动性冲击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是在加息的同时进行净投放才能起到作用。事实上,央行资金的净投放量还很小,不能片面夸大它的作用。”

加大操作频度测试市场利率

除了资金调控由净回笼改为净投放,央行8月公开市场操作呈现出小幅度、多频率、多品种的新特点。

7月27日,央行宣布每周二新增一次短期正回购操作,8月5日起又在每周四增加一次央行票据发行,从而使市场操作的频率提升至每周四次。

8月份央行共进行了9次公开市场操作,操作的工具扩展到4只,并且在期限上注重长短结合,其中既有1年期的央行票据,又有7天短期正回购,还有28天正回购和3个月央行票据。同时,各品种的操作量比例相当,如28天正回购与7天正回购的量分别为240亿和220亿,基本呈1∶1的量比。

与此同时,央行在7月中旬加强了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信息报告制度。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中选取部分机构作为重点联系机构,这些机构要在每周一和周三上午向人行电话报告各自对第二天公开市场操作的需求数量、价格利率投标区间及自身流动性情况或可用资金情况。

分析师们认为,在当前经济过热局面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央行提升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启动更加精密的市场监测,能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及流动性的控制,并可借多次、小量的操作手法,提高货币回笼的精确度。

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就此做出的判断是,“央行近期频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测试市场利率,为随时可能加息做准备。”摩根大通最新报告也预测,中国政府将会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并最迟于9月底至10月初就加息做出决定。

不过,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中国银行间系统的流动性仍然较大。2004年6月底银行的备付率为3.75%,也就是说除去交给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所有存款的3.75%还可以投入使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可能暗示央行的紧缩操作并不过分,甚至还留有可操作的空间。

标签:;  ;  ;  ;  ;  ;  ;  

政策发展-中央银行为提高利率铺平了道路?_逆回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