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探讨论文_张绪芳

张绪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肾内科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0 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肾炎患者的少尿期、多尿期、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并将两组肾炎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少尿期、多尿期、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17例,部分缓解的3例;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9例,部分缓解的11例。两组肾炎患者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比甲泼尼龙更好。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甲泼尼龙、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40-01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成因主要是由药物的肾毒性以及药物过敏而导致的,其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间质小管急性炎症[1]。近几年来[2],因药物而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发率越来越高,急性间质性肾炎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并且还有25%左右患者会出现伴少尿型机型肾功能衰竭(ARF)。在早期对该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能够有效的防治其损伤肾功能,防止出现肾功能衰竭现象。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对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进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06 年9月收治的40 例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其中男患者25 例,女患者15 例,年龄21至60岁,平均年龄为(41.73±2.31)岁,此40 例患者以往均无肾脏病病史。因药物引起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有很多,其中因氨苄西林7例、苯唑西林5例、头孢噻肟5 例、阿昔洛韦4 例、非诺贝特5例、雷公藤多苷4例、布洛芬4例、复方甲基异噁唑3 例、庆大霉素3例。将两组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患者9 例,女患者11 例,其中有11 例患者的尿素氮为(20.21±5.75)mmol/L,血肌酐为(502.12±49.23)μmol/L;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其中8 例患者的尿素氮为(19.89±5.45)mmol/L,血肌酐为(503.01±50.35)μmol/L.两组肾炎患者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肾炎患者中,对于引起变态反应以及对肾具有毒性的药物进行停止使用,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应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使得中毒状况能够得到缓解。实验组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进行皮下注射,并且一周注射三次__________;甲泼尼龙500mg 对静脉进行滴注,连续滴注三天,并且患者还需口服泼尼松0.5mg·kg-1·d-1。对照组患者只使用甲泼尼龙以及泼尼松进行治疗,其剂量使用与实验组相同。两组肾炎患者均治疗2个月,四周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两组肾炎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的少尿期、多尿期、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意义两组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均准确无误的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X2 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 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肾炎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经过两个月治疗后,两组肾炎患者的少尿期、多年期、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具有改变(见表1),但实验组的各项数据都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肾炎患者各项数据对比。(x±s,d)

3 讨论

在临床上[3]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因素就是由于药物的使用,尤其是抗菌药以及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复方甲基异噁唑、利福平以及布洛芬等药物[4]。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过于严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在国内外专家在研究伴少尿型机型肾功能衰竭时,发现其中有9%至12%的不明因素被因药物过敏而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所占据[5]。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中,通常会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其主要的治疗目的就是使肾功能能够恢复,并且防止其进一步被损坏。本次探究中应用了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的治疗防止来对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进行治疗,并且其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都有明显缩短,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好。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能够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充分补充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而达到血管内皮能够维持其完整性。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的治疗方式对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吕凤玲.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22 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8):132-132.[2] 林琼真,李翠,初荣等.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与IgA 肾病肾间质炎症病变特点的比较[J].北京医学,2012,34(4):260-263,后插1.[3] 姚德厚,周雪勤,贾小兵等.老年急性药物性小管间质性肾炎1 例及文献复习[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0):1098-1099.[4] 李素桃,冯少尊.药物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46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3):116-117.[5] 李哲.谷桄甘肽治疗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455-455,456.

论文作者:张绪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探讨论文_张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