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邓光程,陈涛,彭洪亮,黄河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11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输尿管软镜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1月后的清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结石直径≤20mm及>20mm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但其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肾结石时,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可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结石直径>20mm患者则适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困难、解剖结构异常、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时,无论结石大小均可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临床疗效

肾结石是临床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活动时伴有一定的钝痛感与隐痛感,腰部酸胀、疼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与改善,肾结石治疗技术不断优化,微创化逐渐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方向,其中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等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该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肾结石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11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结石直径为15-38mm,平均直径(26.43±8.47)mm,其中直径>20mm的患者共52例,≤20mm的患者共60例;肾中上盏结石患者61例,肾中下盏结石患者28例,肾盂结石患者16例,多发结石患者4例,鹿角形结石患者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1.53±12.1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68±12.4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取截石位,以F8/9.8输尿管硬镜直视下进境观察,并扩张输尿管;留置0.035镍钛超滑导丝,并顺其方向置入输尿管软镜外鞘,并随之置入输尿管软镜,观察及探寻结石情况,明确方位及情况后置入200μm 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处理,直至可见结石<3mm;术后留置1根5-7F双J管,于术后2-4周后拔除[2]。

观察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取截石位,以F8/9.8输尿管硬镜直视下进境观察并置入F5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以B超或X线行结石定位,确定目标方位后行肾穿刺处理;穿刺后进行通道扩张,扩张至18-20F为宜,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在工作通道内使用F8/9.8输尿管硬镜,以钬激光做碎石处理;术后留置F16肾造瘘管及双J管,肾造瘘管术后5d后拔除,双J管2-4周后拔除[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石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中出血量等具体临床指标。

1.4 评价指标

手术2d后患者进行肾功能复查,1月后行泌尿系平片及CT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残留结石直径<3mm,且无明显结石残余及明显临床症状,则表示碎石清石成功,具有临床疗效。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率对比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所获取数据以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具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1月后的清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结石直径≤20mm及>20mm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但其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10例(17.86%)并发症,其中高热症状4例,功能性孤立肾3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不全1例;观察组患者出现8例(14.29%)并发症,其中高热症状4例,菌血症2例,感染性休克1例,术后12h内1例患者迟发性出血。发生并发症后,两组患者均通过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干预,且均已治愈。

3 讨论

临床上,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进步,微创性的治疗方式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4,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肾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予以输尿管软镜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清石率高、手术所用时间少、出血量少,具有显著的微创性优势,且较之经皮肾镜碎石术而言,术后患者恢复状况相对优良,但是,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时,需同钬激光相联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手术风险,且治疗所用时间较长,清石率明显降低[5]。而经皮肾镜碎石术在直径>20mm的结石治疗中,具有极高的清石率,且手术所用时间较之输尿管软镜治疗较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但其应用下加大了患者感染、出血风险,故而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穿刺技巧有较高要求。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肾结石时,结石直径≤20mm的患者可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结石直径>20mm患者则适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困难、解剖结构异常、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时,无论结石大小均可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6]。

参考文献:

[1]李武学,赵兴华,许长宝,郝斌,闫亮.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06):92-93.

[2]张克,张雁钢,王靖宇,任瑞民.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09):639-644.

[3]陈智林.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对比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74-75.

[4]凌中立,顾骧,王铁汉,朱国飞.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J].华夏医学,2015,28(06):29-31.

[5]董传江,谢宗兰,张路生,胡敬祖,陈晓波,董自强.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31(05):453-455.

[6]唐浩,陈松宁,杨水华.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02):341-343.

论文作者:邓光程,陈涛,彭洪亮,黄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邓光程,陈涛,彭洪亮,黄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