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院校办学模式“校县共育”_社会教育论文

“校县共育”,一种师专办学模式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专论文,模式论文,校县共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所地方性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办学模式,应该怎样有效地担负起培养合格初中师资的重任,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我校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个校县结合、共同育人的“校县共育”模式。

一、什么是“校县共育”

“校县共育”作为一种师专办学模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命题,也不是一个教育内部关系的简单延伸。就其性质而言,“校县共育”是一个“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型办学模式,是学校利用社会力量共同育人的开放型育人系统。

“校县共育”主要包容四层含义:

1.“校”。学校是实施“校县共育”的主体,学校本着地方性、开放性的办学原则,主动地把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积极主动地创造一个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环境;在学校与社会多方结合的前提下,寻找和把握师专教育教学改革切入点,正确把握时代脉博和社会需要,为农村初中培养合格的师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2.“县”。县是实施“校县共育”的依托,没有“县”的参与,校县共育就不能实现其培养目的。在这里,“县”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说其抽象,是因为它泛指与学校教育教学相关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周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说其具体,是因为它必须落实到实施“校县共育”的具体单位和具体个人。而这个具体又比较多地与教育部门,特别是初中和中学教师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因为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因此也就有了被动与主动的区分,教育部门仍然是主动参与的一方。

3.“共”。“共”是实施“校县共育”的途径和契合点。“校县共育”是一个双向活动,它对于共育的双方都是有利的。从师专来说,在“共”的过程中,不仅为培养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环境,而且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县”的方面说,由于学校的参与,它亦获得了一支“科教兴县”的力量、一支推动本地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4.“育”。“育”是实施“校县共育”的目的。通过校县双方的努力,使师专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一个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状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思想素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从而更快更好地达到目标培养的要求。

二、“校县共育”的理论性与现实意义

1.“校县共育”是地方性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师专走的是一条“应试教育”的路子。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应试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师专的培养目标,而且对学生的成才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师专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师专改变教育的落后状况、提高育人质量的必由之路。“校县共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代新人。“校县共育”作为师专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握了师专教育规律,更新了师专教育观念,打破了旧有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实现了学校、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广阔、生动的育人环境。

2.“校县共育”有利于“两个重要转变”。

江泽民同志在论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时强调指出:“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江泽民的这一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以往的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无论在教育质量还是办学效益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地方性师专也毫不例外。如何全面适应、全面提高、加强新形势下对师资素质的建设,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师专办学的目的是为初级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人才。但是,师专长期以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学生没有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师专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因此,师专办学质量极待提高,而“校县共育”适应了这一需要。“校县共育”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实现自我教育的机会,通过校县的合作,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能得到迅速提高。

3.“校县共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和发展。

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革旧创新,必须“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对于师范教育,他认为“要依据乡村实践生活,造就乡村学校教师”。他指出要做到“教育为公”,就必须从大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重新制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无疑为中国的教育革命指出了一条新路子。但是,教育革命不可能超前于社会革命,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已经具备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条件,可是我国长期实施的教育体制仍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升学率和学历教育实际上已成为办学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教育目的偏离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方向,偏离了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

“校县共育”是新形势下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和发展。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不同,“校县共育”与“生活即教育”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涵:从形式上来说,新的学校管理机制与社会环境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被教育者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实现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从内涵上来说,社会、学校、个人在教育目的的认同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因此,被教育者在着眼于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同时,还主要着眼于个人素质的全面培养。实践证明,“校县共育”赋予了“生活即教育”新的涵义。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校实施“校县共育”的理论依据。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改变地区性师专的面貌,就只有从旧的师范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深入到基础教育的第一线去,深入到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师生才能真正了解基础教育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才能真正体会到“适应”与“提高”的紧迫性和责任性。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校以“校县共育”为龙头,着重协调了以下几大关系:

1.立足本校与面向基础教育的关系。我校是一所培养师资的学校,它的立足点是为九江地区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但是,由于学校长期实行的运作机制,是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形成的,侧重的是社会对教师的宏观需求,忽略了地方性师专对地方师资需求的回应,从而造成了某些专业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不平衡现象。为此,我校组织人力对九江市市情与教师需求等作了广泛的调查,写出了《九江市2000年人口、经济、教育的预测报告》、《九江市2000年基础教育(初中阶段)所需师资的调查报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的报告》、《对历届毕业生(文科组、理科组)的问卷调查》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基础教育第一线所需师资的规格、以及我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的合理调整等情况,从而使办学方向和培养落到了实处。

2.立足师范与面向地区经济建设的关系。

地方性师专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师专的发展必须与地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师专才能充满活力。特别是在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不完备的情况下,师专就必须在承担培养师资的主任务下,尽量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用自身的智能优势为地方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为此,近几年我校开设了九类非师范事专业,如国贸外语、应用化学、计算机、公关文秘等,而且还采用联合办学方式,为地方培养出一批有用的人才,同时也拓宽了我校的办学路子。

3.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关系。长期困扰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校内一番功,出校一场空”,校内的正面教育往往经不起社会负面作用的冲击。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是一个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问题。“校县共育”的思路和措施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近几年来,我校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师艺师德等教育,与生动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了与社会的交流,并通过反复实践,使校内外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了学校在教育上的被动局面。

4.教育改革与实习基地的关系。“校县共育”的实行,使我校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强化了师专教学与中学教学之间的关系,逐步解决了师专教学目标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适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资的需求。同时,我们把实习基地的建设看作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来抓。在市、县教育行政机构和各中学的支持下,建成了53个实习基地,保证了我校实习工作顺利进行。为了巩固和提高实习基地的办学水平,我校还无偿接受基地中心的教师进修,举办不定期教师专业培训和基地中学校长培训,为各校编辑《中教信息》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我校与中学的交往更加密切,信息沟通更加流畅,真正做到了以育促改、以育促建,共育共建的目的。

5.“校县共育”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生命,是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我校“特色”的核心就是“校县共育”,是从“校县共育”出发所展开的工作和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为了使“校县共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全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这些研究的深化,为地方师专在发展中的准确定位,为寻求改革的切入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怎样实施“校县共育”

“校县共育”是一种办学模式,也是一种办学思想;它的实施过程既是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的生成和完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校精神的确定和完善过程。在实施“校县共育”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校县共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管理组织网络,“校县共育”管理组织网络分为五级,即:校县共育指导委员会、校县共育课题组、校县共育管理委员会、校长、教师。

“校县共育指导委员会”是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它的成员包括:主管教育副市长、师专校长、市教育局局长、各县主管教育副县长、县教育局长、课题组正副组长。主要职责:规划、督促各项工作、评议推广成功经验、协调各方面关系、筹集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制度、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等。

“校县共育课题组”。组成人员有:师专校长、高教研究室主任、教务处长、若干研究人员。主要职责:进行课题规划和管理、制定课题细则和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研讨、交流和评比、总结推广成果、负责日常工作、主办“校县共育通讯。”

“校县共育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有: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县教育局长、县招生办主任、试点中学校长、师专课题组成员。主要职责:检查督促课题进展情况、建立县级贷学金、组织交流观摩、定期安排有关人员与师专一道开设专题讲座等。

“校长”。负责学校的课题研究、协调学校与各方面的关系、制定子课题计划、组织研究班子、制定工作制度。

“教师”。是课题的具体实施者、负责课题操作层面上的研究。

以上课题的管理组织五级网络,既是一个学术研究体系,又是行政、学校、研究机构的有机结合,是“校县共育”得以贯彻实施的基本保证。

2.校县一体的工作活动安排。“校县共育”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学校任何一项大的工作与活动都有校县双方的共同参与,如入学、定期交流、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分配等,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共育体系,促进了学校从学历教育向素质裁教育的转轨。

入学。凡录取到师专的学生,先到县教育局集中报到,由教育局组织各种会议,介绍本县的经济、教育现状与发展规划,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毕业后献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师专在新生入学期间,召开来校家长座谈会,讲解师专各项管理制度,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开展各种活动,帮助新生树立专业思想。

定期交流。各县“校县共育管理委员会”定期派人来学校看望本县籍的学生,并举行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汇报。与校方代表座谈,对师专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师专则向县里的代表介绍该县籍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介绍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商量下一步的共育工作。

实习。由师专与县教育局共同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在每个县选择三至四所中学作为师专实习基地,保证每年的实习工作。师专则为各实习基地中学免费培训教师,举办校长理论研修班、编辑赠送中学教学信息资料;每次实习前,师专还将各实习基地的校长请到学校,共同商量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社会调查。“校县共育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被调查的单位。师专派出指导教师,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向对方提供调查报告,把学习与共育共建结合在一起。

毕业分配。校县成立毕业分配联合领导小组。校县联合举行毕业教育活动,县领导来校作献身家乡教育报告;校友报告会、座谈会;县里提供接受单位;学校做好各项毕业准备工作。

通过以上活动,充分发挥了校县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丰富了育人的途径,保证了育人的质量。

四、发挥学校在“校县共育”中的主体地位

“校县共育”不是校与县在教育形式上的简单合作,如果学校仍然以原有的“封闭式”的或“计划经济”式的教育机制与社会联结,其结果就不能实现校县合作所应该产生的综合教育效应。学校应本着综合素质教育这个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的形式的内容,积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学业水平,为校县合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近几年,我们的认识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县共育”的目的是为初中培养合格的师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把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向学生传授业务知识,而且也向学生传授人生观、价值观和治学态度。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年来,教师也同样受到市场经济和各种观念的冲击,相当一部分教师追求的是小康与安逸,学术水平和敬业精神难以适应学校改革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从思想、管理、培养上下力气,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此,学校先后拿出一百多万元,送全校教师轮流出外学习进修(进修、访学,读硕士和博士生等),使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校内,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措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部分青年教师还被安排到基地学校顶岗上课,熟悉中学教学状况。部分中老年教师也去基地中学作教学指导。在思想建设方面,学校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如学习班、各种会议、政治辅导等,从而提高了教师“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和发展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做出了榜样。

2.加大专业课的文化素质教育含量。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专业课是关键。我们要求教师尽力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因素,发挥专业课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综合功能。特别是理科课程要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深化理科课程的文化层次。比如,数、理、化、生课程,当讲授定律、定式时,就应该讲授它的创造与发现的过程,把科学发现与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治学方法。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组织了全校所有专业课的部分教师,编写了一本以中学课程相关的创造过程学的书,从而为教师的教学,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材料。

3.形成具有共育特色的教学体系。

从1993年起,学校多次召开系主任会议,就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进行布置讨论,在“共育”的前提下积极做到:一是要增设与地方发展相关的课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专业课与辅修课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此,教务处写出了《九江师专三年制教学改革方案》、《九江师专教师技能训练方案》。课题组也写出了《九江师专调整专业设置的报告》、《九江师专改革课程结构的报告》,各系还分别写出了《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关系》、《应用化学课程建设》、《高师生物学科专业教育技能训练模式研究》、《中文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践》等文章与方案,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共育”的档次。

4.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校县共育”本身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更生动的教育环境,所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是走向大环境的前提。环境是一个教化熏陶的场所,是一个熔炉。我们营造环境的做法大致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以每年一次的“严谨教风杯”和“勤奋学风杯”为主线,带动全年常规工作;制定了学生工作的"1—6"工程,突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举办各种讲座,扩展学生视野,增强对国情、市情以及前沿知识的了解;活跃校园文化活动,目前我校师生组建的各类社团有30多个,并开展了经常性的活动;开展了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饭厅活动,有检查有评比,气氛十分活跃。

标签:;  ;  ;  ;  ;  

论师范院校办学模式“校县共育”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