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地下室防水处理的施工工艺,并对地下室细部构造防水施工进行了特别的说明。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仅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配合比;后浇带
1 某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群由l5栋l2层塔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9000m2,设有2层地下车库和设备房。建筑面积(包括公建部分)28137m2,其中负2、负l层分别为l1914m2和12145m2,最大长度172.38m,最大宽度82.98m,地下室深度8.8m,剪力墙最大高度8.8m。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2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2.1防水混凝土施工
2.1.1配合比
水泥为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1.1%;砂为中砂,级配为Ⅱ类,含泥量24%;碎石单粒级5-31.5mm,针片状颗粒含量7.9%,含泥量0.3%;掺合料为黄埔Ⅱ级粉煤灰,细度23.7%。需水量比104%,烧失量5.3%;减水剂为SPA高效减水剂,掺量3%。防水剂采用HEA—l高效、低碱的抗裂防水剂,掺量9%。它可与水泥水化形成大量钙矾石晶体,使混凝土产生适度体积膨胀,在钢筋邻位约束下产生0.2-0.7MPa的预压应力,有效补偿混凝土的干缩和冷缩。根据设计的抗渗防水等级、混凝土强度以及防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水灰比≤0.55等规范要求。
2.1.2钢筋工程
防水混凝土要控制好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止因其厚度不足而导致钢筋锈蚀,进而腐蚀钢筋网,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剪力墙配双层双向网片钢筋,为控制剪力墙钢筋保护层符合规范要求,除放置砂浆垫块外,在墙钢筋网片上下、左右每隔lm焊接Φ10等墙厚的短钢筋头顶住模板。防止剪力墙的钢筋网片偏移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时,因要抵抗浮力,主、次梁与板钢筋受力传递次序与楼板相反。沉梁前要仔细检查梁、板钢筋的位置,避免带来结构上的施工错误。其中:
(1)模板工程
剪力墙模板采用18mm厚910×1830胶合模板,板沿长度方向竖向放置80x80@410木方作为竖向背楞;横楞为双Φ50@600钢管;设Φ14对拉螺栓加固,其中间满焊60×60×3止水钢片。其间距从墙底至墙高L/3处为410(竖)×600(横),上部为600x600。钢管箍间距与对拉螺栓一致,第l道对拉螺栓距地面200mm内。以防墙根部涨模 墙模内侧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整体,外侧支撑与基坑周围连接牢固对拆模后露出混凝土面的对拉螺栓钢筋头,将混凝土面凿出2cm的V形凹槽。
(2)混凝土工程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按照功能分区及后浇带分为4块浇筑,最大块浇筑量达1700m2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高,浇筑量大且路线长,开仓前结合现场地形及所浇筑仓面大小,合理布置天泵、地泵的位置及数量。开仓后,以后浇带为分界,按照“斜面分层,循序推进”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承台,电梯井筒等较深部位。浇筑负一层、首层板和剪力墙时,因楼板不用添加外加剂,存在不同配合比混凝土。需合理调配,防止因混凝土覆盖不及时而出现冷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剪力墙的施工缝需凿除表面浮浆和清除杂物,浇筑混凝土时先铺30~50mm厚的l:l水泥砂浆,然后分段分层浇筑。每层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采用高频插入式振动棒振捣l0s-30s.直至泛浆无气泡为止。插入点间距在50cm内,防止漏振、欠振。混凝土浇筑后12h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防止因内外温差过大、干缩等原因而出现裂缝。
2.2 剪力墙外壁防水施工
剪力墙外壁防水施工流程为:基面清理一扫水泥油l道→20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2mm厚环保型聚氨酯涂刷防水层→聚酯无纺布隔离层→组织验收→粘贴4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护层→墙后回填粘性土。
(1)基面清理与找平。清除原混凝土表面杂物、油污、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块等,清扫表面灰尘,然后扫水泥油l道。以防止找平层空鼓。抹20mm厚l:2.5聚合物水泥砂浆,表面抹平压光,浇水养护7d。
(2)配制。将A、B组份的防水涂料按l:2的配比倒入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约2min,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3)涂覆。待基层表面含水率达到要求后,将清理干净的基面涂刷l层聚氨酯基层处理剂,以割断基层潮气,提高涂膜与基面的粘结强度,防止防水涂膜起鼓脱落、出现针眼气孔等缺陷。接缝处用改性剂调腻子处理,墙角应下翻20-50cm,薄层多涂。基层处理剂干燥后,用胶刮板将搅匀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刮到基面上,纵横涂刷2遍,如未达到设计厚度则再增加1遍,涂刮时要求做到均匀一致,不得过厚或过薄,无漏刷现象。聚氨酯防水层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后,铺贴聚酯无纺布隔离层,要求铺贴平整、密实。
(4)检查和保护。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认真检查整个外墙面,若发现有空鼓起泡,则将鼓位割开,排出潮气干燥后增强涂刷,加抹。验收合格后,粘贴40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软保护层,塑料片材拼缝要严密,同时墙后回填粘土,厚30-50cm,分层夯实。
3 细部构造防水施工
3.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浇筑底板垫层时,在后浇带及其左右1倍宽度范围内,垫层加厚至200mm,其上扫20mm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和3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增强抗渗效果,阻止地下水的涌入。后浇带两侧设置宽400mm、厚5mm的水平钢板止水带,其下用镀锌密目钢丝网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卷进模板内100mm,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距钢丝网25cm以上,以防止将钢丝网挤破。
后浇带处梁钢筋贯通,板钢筋分离,并绑扎4@100加强钢筋网,2个月后浇筑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二次浇筑前将两侧松动的混凝土块及浮浆凿除,用高压水冲净并充分湿润混凝土表面,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覆盖湿麻袋浇水养护28d以上。剪力墙后浇带从基础顶部直到地下室顶板,做成直缝,水平钢筋分离处理,并绑扎加强钢筋。在垂直后浇带两侧端部设置止水钢板,用木模板封堵。拆模后将混凝土表面凿毛,为使外墙能及时回填土方,在后浇带外砌筑370mm厚、2.5m×1.5m空心砖墙井作为挡土墙,以保护后浇带结构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将旧混凝土表面洗净,刷1遍纯水泥浆,浇筑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将后浇带补齐。剪力墙后浇带在迎水面一侧还须加铺3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并以MU7.5灰砂砖,M10水泥砂浆砌120mm厚的砖墙压紧,空心砖墙井内回填粘土,分层夯实。
3.2剪力墙施工缝
剪力墙首条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墙身上高出底板50cm处,施工时在预留施工缝处居中设置4mm厚、300mm宽的钢板止水带,钢板高出混凝土面15cm。钢板接头处采用双面焊接,应保证不透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时避免碰触止水钢板,其周围混凝土要仔细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后(2-3)d内对施工缝凿毛,上一层浇筑前将施工缝表面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铺填30-50mm厚的1:1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论文作者:梁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砂浆论文; 地下室论文; 剪力墙论文; 水泥论文; 表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