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论文_李艳平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论文_李艳平

李艳平

(阆中市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南充 6374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1周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55%和护理满意度97.6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7.42%和护理满意度72.38%,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具有较高的影响效果,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哮喘;雾化吸入;雾化吸入;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14-02

哮喘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具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近些年,其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临床广泛应用雾化吸入疗法,因其治疗迅速简单、效果显著且全身不良反应轻微[1]。如何提高患儿哮喘雾化吸入的效果,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关注。本实验旨在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患儿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为6.5±3.5岁,患者病程为1月~7年,平均病程为1.25±0.65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入选标准:①所有入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②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③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④按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8例和中度24例;⑤经患者家属同意自愿参与该实验。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布德奈的和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治疗1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抗感染和对症护理等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2](心理护理——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向其耐心解释病情变化的可能原因,同时主动关心安慰患儿,稳定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使家属放心,增加患儿治疗疾病的积极性,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医护工作。雾化前护理:患儿雾化吸入前需禁食,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无菌操作,保证药物现配现用,用药量准确和雾化吸入完全,防止因哭闹误吸引起窒息,对于哭闹不配合的患儿可分散其注意力。雾化中护理:患者采用半坐卧位或坐位,嘱患儿用口腔缓慢深吸气鼻孔呼气,雾化进行时,严密监测患儿面色、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通畅,一旦患儿雾化中烦躁不安、频繁咳嗽、咯痰或气促等应立即暂停雾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患儿正常呼吸,使其一次呼吸尽量深而慢,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雾化后护理:变换患儿体位或对其背部进行拍打,使支气管内痰液咳出,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出院时护理:对患儿父母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保管好门诊病历及检查单以备及时复查,叮嘱其服药方法,留下患者家属的电话号码以便随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治愈:患儿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好转:患儿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缓解,肺部听诊哮鸣音减少;无效:患儿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和肺部听诊哮鸣音均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n)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31 16 1 3 2 93.55 97.65

对照组31 9 15 7 77.42 72.3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指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临床表现,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或细胞组分工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气道发生阻塞和可逆性气流受限[3]。临床治疗主要为雾化吸入疗法,因其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且呼吸道内可存留高浓度药物,可经治疗自行缓解,临床应用方便。

对于哮喘患儿,在平喘、抗感染和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被证实积极有效,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及时调整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情绪,使患儿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耐心向患儿家属解释雾化使用方法和叮嘱患儿按时服用药物,及雾化时的无菌操作培养,能使患儿避免一些疾病骚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严密监视患儿面色、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意外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另外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能有效避免患儿发生疾病,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担忧。由结果可知,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表明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疗效,改善患儿的哮喘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综上所述,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英,陈晓青,祝长寿等.观察研究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研究,2010,17(8):351-352.

[2] 谭育智,王洁,徐艳艳.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2,23(15):794-795.

[3] 刘明秀,胡霞,蔡健熊.支气管哮喘研究报道[J].中国民康医学,2011,15(11):267-268.

论文作者:李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论文_李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