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超大管径弯曲管道过江沉放施工技术论文_林平均,巫志文,曾劲松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南宁市邕江上游引水工程有一段跨越邕江的管道工程,沉管施工位于邕江水深较深的江段,管道长,管径大,管道弯曲,现场环境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控制不当极易导致施工事故。为保证施工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施工方案的平面船机布置,沉管施工具体方法等,为今后施工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超大管径;弯曲管道;沉管

1、工程概述

南宁市邕江上游引水工程一期工程,该工程中有一段跨越邕江的管道工程,沉管施工位于邕江水深较深的江段,由于河床地形的限制及施工要求,过江管道形状如图1所示的曲柄型。沉管钢管规格为φ2620mm×28mm,管段总长为438米,分为四段焊接,其长度分别为112.439m、86.475m、119.548m、119.533m。沉管注水总重达3020.86t,是目前已知管径最大、跨度最长输水过江管道。

图1河床横截面高程图(单位:m)

2、施工方案

根据待沉放管道形状、江面宽度、公司现有机械设备、工程地附近可用资源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过江管道沉放施工拟采用起重船吊沉和钢浮筒助沉结合的施工方案。通过模拟计算,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多浮体耦合沉管系统。

图2多浮体沉放系统平面布置图

3、管道沉放施工

3.1船机布置

过江管的沉放由水面设置8艘甲板驳船(配两个50吨A架、六个20吨A架)左、右两岸两台100吨履带吊来完成,其中六艘20吨甲板驳吊船布置在江中,两艘甲板驳船上配备50吨A架吊住管头两端,同时两岸河滩上各配备100吨履带吊吊住管头。由于江面起吊能力限制,对管段加钢浮筒、气囊助浮至钢管全灌水阶段,拆掉气囊在钢浮筒浮力作用下整个管段负浮力68.628吨。

3.2施工程序

3.2.1开挖

管线跨度434米,北岸河滩标高较高,为减少开挖量,将北岸作为旋转原点进行开挖,开挖深度摆管区域1.2米,岸侧两艘吊船区域深度3米。

3.2.2管体进场

(1)管体在南岸距离基槽中线下游50米处拼接好后,岸边绑好钢浮筒、气囊,4#、7#两条吊船江中抛锚就位,4#吊船配200米尼龙缆拉住管头,由三条机动小船拖带管体至江中。其余吊船在基槽上下游靠北岸侧待命。

(2)管体拉至江中段后,4#、7#吊船带缆至管体中段,管头机动小艇继续拖带管头往北岸侧移动,另外两条小艇调头顶住管体腰部,同时4#、7#吊船绞拉管体摆横。

(3)机动小艇拖带管头至北岸附近后交由北岸侧卷扬机继续绞拉管体,4#、7#吊船绞拉管体入位,同时上游四艘吊船就位。

(4)管体横摆就位于基槽上方后,下游待命吊船就位并带缆于管体上,左右岸侧卷扬机拉住管体两头左右就位。

(5)浮驳、履带吊就位:八条浮驳抛前后锚,并穿挂吊络、两台履带吊穿挂吊络。

3.2.3管体沉放

(1)打开管端DN200进水阀、DN100排气阀,进水阀口在水面下,管体自然灌满水。

(2)打开气囊气阀放气,整个管体受力将由气囊、钢浮筒慢慢过渡到钢浮筒上。管体灌满水后因浮筒与管体负浮力有约68.6吨,靠江中八艘吊船、岸线两台履带吊松放钢丝绳,管体继续下沉到浮筒顶面没入水面100mm状态,管体中心线离水面约4.21米。

(3)潜水员下水,对气囊放气,其沉放过程见图3。

图3管道沉放过程示意图

3.2.4管体沉放后摆正

(1)两台履带吊吊住管头不动,八艘吊船缓慢松钢丝绳,管体在负浮力作用管体中段将向下摆正,管底接触江底。

(2)两台履带吊、八艘吊船同时保持钢丝绳拉紧状态缓缓下放钢丝绳,再次测量检查管道位置,调节好各船吊络保持受力,在测量监控下,将管体平缓地放在基槽的上。

(3)复测管体里程、高程、方位是否正确,若有偏差由吊船配合移动管体纠正。

(4)由有关部门按测量数据验收。

(5)水压试验,验收。合格后,固定好两端端头,稳定管体。

(6)潜水员下水解除吊索卸扣、拆掉钢浮筒。

3.2.5沉管测量控制、监测监控技术措施:

过江管上每个吊点处及两头端部标识刻度(间距200mm),打开两侧八寸阀自然灌水,灌满水2261方约需要6-7小时,吊船上滑轮上配置20T拉力计,起重工统一听从指挥灌水过程中保持管体在同一水位。在钢丝绳上标注刻度,管体没水后通过升钢丝绳长度及移船位置确定管体沉放位置。

4、施工效果

本工程超长超大管径弯曲管道过江沉放施工技术为国内首创,施工经济成本低,经过实际施工检验,管道安全沉放到位,过程安全可靠,没有发生任何人员、设备施工事故,顺利完成沉管施工,得到业主高度肯定,同时施工单位掌握了超长超大管径弯曲管道过江沉放的关键技术,为今后施工类似工程积累宝贵施工经验。

论文作者:林平均,巫志文,曾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超长超大管径弯曲管道过江沉放施工技术论文_林平均,巫志文,曾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