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_银行论文

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_银行论文

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世界经济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过程加快的情况下,国际竞争问题提到首位。包括经济转轨国家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都通过了竞争法,并建立了研究这些问题的国家机构。

竞争力主要指商品竞争力、商品生产者(公司)竞争力、部门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国家和部门竞争力最终则取决于生产有竞争力产品的具体生产者的能力。

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谈谈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一 俄罗斯的商品竞争力

商品竞争力是指决定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成功与否的消费、价格和质量性能的总和。在决定商品竞争力的各个不同因素中,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是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它们影响产品的价格和产量。

生产成本。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工业生产的物资、劳动和能源消耗较大。据专家们计算,多数俄罗斯工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中单位生产成本比日本高1.8倍,比美国高1.7倍,比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高1.3倍,比英国高1倍。但俄罗斯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和某些物资消耗水平较低的经济部门。例如,1994年俄罗斯“诺里尔斯克炼镍”股份公司1吨镍的生产成本为3 250美元,而它的主要西方竞争对手——国际镍公司和“Вестерн майнинг”公司为3 850美元,“Фэлкнбридж”公司为4450美元。黑色和有色冶金部门、化学工业等也长期保持这样的成本对比,这使俄罗斯的生产单位和出口单位在国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潜力。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世界市场上商品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加工工业的这一指标平均比工业发达国家低80%-83%,比新兴工业国家低67%-75%。俄罗斯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更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按该部门人均就业者计算创造的增加值,俄罗斯比主要西方国家低93%-95%。由于改革时期俄罗斯工业下降,致使其生产强度指数也随之下降。从1990年1月—1998年6月,俄罗斯大中型企业一昼夜平均工业产量平均下降60%。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轻工业—90%,机器制造工业—75%,建材工业—73%,木材加工工业和纸桨造纸工业—63%,食品工业—62%,化学工业和石化工业—59%,黑色治金工业—53%,石油加工工业—46%,煤炭工业—44%。生产强度指数下降最少的是燃料动力综合体部门(除煤炭部门)和其他面向出口的部门。例如,天然气工业生产强度指数下降8%,有色冶金工业生产强度指数—14%,电力工业生产强度指数—23%(注:〔俄〕《俄罗斯—1998年经济形势》,俄联邦政府经济行情中心,莫斯科,1998年版,第84页。)。

劳动强度。劳动强度主要指工作周和工作年的持续时间。1994年俄罗斯一年的官方工时指标为1 440个小时,这比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一年的官方工时要少。例如,1994年韩国为2 547个小时,智利—2 400个小时,香港地区—2 375个小时,日本—2 017个小时,美国—1 945个小时,英国—1 880个小时。

商品质量和商品创新。这是非价格因素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两个方面,它们反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但这两个方面多数俄罗斯工业品不及西方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

在商品竞争力方面俄罗斯所以不及上述国家是因为后者不断利用科技潜力,求新求变,研制高技术产品,确保自己商品的竞争力。这是它们的商品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竞争实力的主要源泉之一。

俄罗斯则不然。原苏联经济体制本身就不符合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不能保证把科技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经济改革以来,俄罗斯科技拨款日益减少,1988-1997年拨款几乎减少80%。苏联时期的科技拨款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曾是世界上最高的指标。但经济改革时期,俄罗斯对科技和科学研究的拨款逐年减少,从1991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6%减少到1997年的0.2%(注:〔俄〕《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1997年版,第50页。),而且95%的拨款由国家预算承担,而不像业已形成的世界做法那样,由国家和私人经济成分分摊。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对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的拨款总额中,私人经济成分在韩国占82%,在瑞士—75%,在比利时和卢森堡—73%,在日本—69%,在美国、德国和瑞典—68%,在英国—63%,在爱尔兰—62%,在法国—61%(注:《199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日内瓦,1996年版。)。由于这一原因,使俄罗斯失去了维持和发展科技潜力的重要的资金来源,从而导致科技潜力的下降。

俄罗斯科技部门过于军事化。世界多数国家国防部门的研究经费平均仅占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拨款总额的20%,而在俄罗斯,约占70%,80%的科研机构和约70%的科技干部要为军工综合体利益服务。

俄罗斯科学部门的消极倾向大大降低了业务效益。1991-1996年俄罗斯科研、试验设计和工艺成果的潜力和数量减少75%-85%。在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约70%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方向和所取得的成果上符合世界水平,而且20%甚至20%以上超过世界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这些指标则分别降到25%和7%(注:〔俄〕《俄罗斯战略资源》国家报告——《情报分析资料》,莫斯科,1996年版,第28页。)。

二 俄罗斯的公司竞争力

公司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生产的盈利性、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战略计划、管理水平、对市场行情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显然,公司综合竞争优势越广大,它在世界市场上的活动前提就越良好,就越能在世界市场的某个方面占有牢固地位。

1997年美国“Морга Стэнли”投资银行对一些大的国家公司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专门调查。其中主要标准之一是大公司的某些商品和劳务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根据这一标准,世界上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有238家,其中美国占125家,英国占21家,日本占19家,德国占10家。

在俄罗斯公司中,具有真正国际竞争力的是面向出口的原料部门和一些生产武器、制造独一无二的现代工艺设备、研制新产品新材料的公司。但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不像主要跨国公司那么牢固,在世界商品市场的竞争中能利用的也仅仅是价格因素。

在俄罗斯以金融工业集团形式组建大的国家公司的过程处于初始阶段,但发展很快。截至1997年年初,列入俄罗斯国家名单的金融工业集团有28家,共468家工业、财政信贷和其他组织,就业人数200余万,资本总额60万亿卢布,1995年销售总额约25万亿卢布。据专家们说,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最佳数应为130-150家,在这个基础上组建俄罗斯的跨国集团,以形成俄罗斯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主体。

目前俄罗斯还没有一家公司列入世界跨国公司的名单。但根据诸如销售额和就业人数这样的指标,大约可以把俄罗斯20家公司有条件地(它们还没有在国外进行生产活动)列入世界跨国公司行列。

其中属俄罗斯最大的燃料动力综合体公司的有: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股份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卢科伊尔”石油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苏尔吉特”石油公司等。它们虽在俄罗斯国内外市场上的业务规模很大,但在竞争力方面还远不及西方跨国公司。

属俄罗斯工业公司的有:俄罗斯“诺里尔斯克炼镍”股份公司、新利佩茨克冶金联合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企业、下塔吉尔斯克联合企业。它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企业自身不如西方竞争对手。

属俄罗斯高科技领域的航天航空企业和转产部门的公司有:“动力”火箭航天公司,M.赫鲁尼切夫国家科学生产中心,“钻石”、“通信筒”、“慧星”和“红宝石”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军火武”商业银行,“星辰”和“斯韦特兰娜”股份公司,“列宁主义者”控股公司,“动力机械”公司等。

1996年对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下诺夫哥罗德市和科夫罗夫市许多国防领导人所作的调查表明,在对这些企业所研制和生产的武器、生产设备和家用电器的竞争力的评价上有很大差异。75.1%的上述领导人认为,武器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22.6%的领导人认为,生产设备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5.9%的领导人则认为,家用电器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

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前,组成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骨干的俄罗斯跨国银行迅速走向国外市场。

1994年首次列入世界1000家主要银行名单的俄罗斯银行有5家:对外贸易银行(居425位)、俄联邦储蓄银行(居462位)、“Токобанк”(居694位)、镍公司银行(居945位)、帝俄银行(居996位)。

1995年俄罗斯上述银行在世界最大银行的排名中都向前晋升了。它们分别占372位、414位、749位、850位、969位。此外,俄罗斯联合进出口银行(916位)也列入了世界最大银行的名单。

1996年列入世界银行精英名单的俄罗斯银行有10家。其中对外贸易银行上升到315位,俄联邦储蓄银行—334位,联合进出口银行—504位,镍公司银行—662位,帝俄银行—812位。在世界银行精英名单中,俄罗斯“梅纳捷普”银行占831位,“Токобанк”—842位,首都储蓄银行—919位,莫斯科实业银行—963位。1996年按对银行资产的利润比例指数,帝俄银行和镍公司银行已列入世界25强银行名单。但1998年8月事件(注:面对当时的金融动荡,俄罗斯政府在1998年8月17日宣布放宽“外汇走廊”上限,将美元与卢布汇率由1:6.2放宽到1:6.2-1:9.5之间,同时延期偿还短期国债,从8月17日起的90天内暂停俄罗斯对外债务与紧急外汇合作的偿还。——编注)使俄罗斯的这些银行元气大丧,其中许多银行甚至失去了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许可证。

在1998年金融危机和银行系统垮台后,俄罗斯银行已不能同西方银行展开真正的竞争了。在世界银行精英名单中能保持的只是俄罗斯国家控制的几家银行——俄联邦储蓄银行、对外经济银行、对外贸易银行等。

公司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管理水平。在这方面,俄罗斯大大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经济论坛》专家们所做的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53个国家中,在管理素质方面俄罗斯占第51位,在金融管理方面俄罗斯占第50位,在销售领域的管理方面俄罗斯占第52位,在管理领域的专家素质方面俄罗斯占第50位。

三 俄罗斯的部门竞争力

根据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把俄罗斯主要部门分为4类:

1.具有极强竞争力地位的有黑色冶金工业;

2.具有强大竞争力地位的有有色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石化工业、森林工业、国防工业、电信业;

3.具有一般竞争力地位的有化学工业、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工业(民用)、机器制造工业、仪器制造工业;

4.竞争力地位低的有航空工业(民用)、电子工业、纺织工业(注:〔俄〕《国外商情公报》1998年12月3日第143期,第4页。)。

此外,俄罗斯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相对竞争力的有燃料综合体部门,首先是天然气和石油开采部门。黑色和有色冶金产品(黑色金属轧材、铝、镍、铜等),化工产品、木材加工业产品等在世界市场的某些方面也有很大需求,但多数俄罗斯国产机器技术设备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影响俄罗斯工业竞争力水平的原因大致有:

工业生产下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工业生产一直下降。1991年下降8%,1992年—18%,1993年—14%,1994年—21%,1995年—3%,1996年—4%。1997年工业生产在整个改革时期首次增长2%(注:〔俄〕《1998年俄罗斯统计数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莫斯科,1998年版,第165页。)。后因1998年发生金融危机,工业生产再次下降。1991-1998年俄罗斯工业生产总值几乎下降68%。在大萧条时期的1929-1932年期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总共才下降46%,德国—40%,英国—15%(注:〔俄〕《世界经济史》,莫斯科,1995年版,第15、28、39页。)。

在俄罗斯企业生产的406种重要的工业品中,经济改革以来下降的有386种,占商品大类的96%。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机器技术设备产品产量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下降65%-80%,高技术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下降90%。

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大。世界能源危机后,1997年主要工业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呈下降趋势。由于采取了储存和合理利用能源的措施,工业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降低了22%,石油耗量几乎下降了38%。

俄罗斯的情况恰好相反。1990-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增长了31%,工业生产的能耗增长了39%。20世纪90年代合成橡胶生产的能耗增长了0.2倍,黑色金属轧材和电炉钢的能耗增长0.1倍。结果能源价格上涨,它在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总额中的比重增加。例如,在美国汽车工业中,能源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20世纪90年代中为1%-2%,而俄罗斯为12%-18%。

国家生产基金的无形老化和有形磨损严重。在俄罗斯的机器制造业中l/4的工艺设备已经超过20年,工业中生产基金损耗接近60%,即生产潜力处于有形报废和国家生产力面临彻底崩溃的边缘。

在高水平工艺的运用程度上,特别在自动化装置的保障供应程度上,俄罗斯比日本低7/8,比德国低5/6。

四 俄罗斯的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是一国商品、商品生产者(公司)和部门竞争力加在一起并说明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地位的一项综合指标。概括起来说,是指国家在自由激烈竞争的条件下生产、销售和提供满足世界市场需要和提高本国人民福利的商品和劳务的能力。

1986年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制订了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竞争力指标。这些指标是:“国家经济潜力”、“对外经济联系”、“国家调控能力”、“财政信贷制度”、“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科技潜力”和“劳动力资源”。

根据这些指标,1987-1993年日本连续7年在世界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中居于榜首。后因在经济上发生了深刻的结构变化,个别部门(包括银行和社会领域)出现了危机现象,日元对美元汇率急剧上涨,而于1994年退居第3位。

1994年美国走到了前头,在经济竞争力方面占世界第1位。这得益于它的许多部门采用了创新工艺。

1995年在经济竞争力上列入世界20强名单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新加坡、香港、日本、丹麦、挪威、荷兰、卢森堡、瑞士、德国、新西兰、加拿大、智利、瑞典、芬兰、奥地利、比利时、台湾、英国、法国。首次列入世界经济竞争力名单的国家还有经济转型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位次最靠前的是中国(第34位),超过了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主要竞争优势是经济有活力、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1997年和1998年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香港分别位居最具竞争力经济国家的1、2位。

原苏联虽未列入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但在20世纪80年代它也有许多优势:拥有相当大的燃料动力资源储备和矿物原料,其国内价格大大低于世界价格;科技潜力雄厚,居民普通教育水平高,劳动力技术熟练;劳动报酬水平低;相对发达的运输系统和通信系统;可管理的经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等。

1994年俄罗斯首次列入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分析报告,但按当时竞争力指数,它在世界其他国家中还排不上号,按主要和次要宏观经济指标只能列入比较表。1996年俄罗斯列入世界经济竞争力国家名单,在48个国家的名单中列倒数第一,低于所有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1997年俄罗斯也是列排行榜末位。但在某些指标方面,它排在前几位,例如:

在铁路长度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在电话线容量的利用方面和在养老基金提成的份额方面占第1位;

在通信和远程通信部门的就业人数方面占第3位;

在国内积累和投资总额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在居民的普通教育水平方面占第12位;

在科研机构和组织的数量方面占第15位;

在国民经济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方面占第17位(注:《世界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日内瓦,1997年版。)。

1998年俄罗斯在世界经济竞争力国家排行榜的名单中占倒数第2位,仅高于乌克兰。20世纪90年代末,在世界经济竞争力的座标系统中,科技潜力和劳动力资源依然是俄罗斯最强的方面,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企业管理制度和财政信贷领域是俄罗斯经济最弱的方面。

1998年8月事件和随后发生的深刻的经济与财政危机,使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大为削弱,在整个世界市场上,特别在某些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大为下降。

标签:;  ;  ;  ;  ;  ;  ;  ;  ;  

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