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许源论文_许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许源论文_许源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其工程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产生了变革,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环境中,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也逐渐趋于信息化,通过借助信息网络与计算机工具展开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取得一定管理优势,但也不可否认当前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因此还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优化,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利事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涉及信息化建设,但是受到传统信息技术的限制,早期信息化管理更多是二维图、信息存储、信息交流等,而发展至今,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制图、传递信息、存储信息,而是借助计算机功能决策、共享、利用,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这些信息技术发展让网络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并形成了海量数据集,也就是大数据,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分析

1.1复杂性程度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工作复杂性程度较高,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现场管理工作处于混乱状态。不论是建设施工还是施工现场管理,都有时间与空间错位的问题,有关领域存在重叠交叉,覆盖范围广泛,工作量庞大等问题。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考虑层次涉及与领域广泛,导致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处于较为复杂的状态。

1.2连续性不足

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表现为占地面积广、施工时间长,导致施工建设时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都比较大。如此一来,在不同的工程施工时间与阶段,将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说,在三峡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夏冬两季施工就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就要结合各阶段的特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并注意加强各工种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施工人员数量大,流动性较强,如若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事故,因此,这就需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安全、费用、技术等多项控制管理目标,并不断提升现场管理工作水平。

1.3特殊性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耗时长与占地广的特征,决定了水利工程选址特殊。通常,水利工程的选址大多是峡谷、荒地或山区等交通不便地区。所以,要想能够及时取得与外界的联系,还应加强辅助设施建设,如员工生活区、公路等,这也意味着,水利工程准备和建设阶段会很长。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

2.1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制度基础作为支撑。根据水利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制度体系,也可以参考行业优秀单位的实施经验,保证制度方案的可实施性。大数据时代下,对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要有强劲的软硬件,以及高速稳定的网络。同时,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也要得到领导重视,对老旧机房设施进行整改,采购高性能服务器,对服务器展开虚拟化配置。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络环境安全展开测试,结合评估报告完善软硬件设备。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除了信息存储、查询、传输等基础功能外,还要涉及到信息共享、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实现整个管理平台的升级,集成通信工具、电子签章系统,有助于强化系统的安全性、易用性。对于系统所采集的信息数据集展开安全评估,根据数据评估结果分级建设容灾系统(备份恢复系统),保证数据真实性、不被泄漏。此外,有了制度和基础平台的支持,还要对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拓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相关知识面,不断累积新技术的操作经验,为系统持续建设、运行、维护奠定人力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建设

(1)智能化数据建设方面

智能化数据库融合了云计算、专家系统等,可以存储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文书档案资料等数据信息,自动将这些资料信息转化为统一格式的电子文件,并存储到相应的模块当中,统一进行收集、汇总、统计。同时,借助智能化技术赋予数据库更多的功能。由于信息化管理可以随时采集水利工程运行信息,可以利用专家系统对一个阶段信息波动进行分析,并智能提出相关决策建议,有助于后续水利工程整改和业务开展。

(2)协同平台建设方面

协同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各专业独立试用作为基础,主要建设目标是提升从业人员对三维设计的认知,熟练操作各项新型信息技术。三维协同平台的优势是容易被工作人员接受,可视化操作也更加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不同专业的资料传递可能存在数据通道不畅、专业进度不同、错误校准不精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累积会增加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和市场第三方协同设计先进单位,根据水利单位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性开发平台,实现各专业可以同一个平台上协同办公,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掌控。

2.3健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性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功能性上的健全是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全面性的主要方式,这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项目背景、合同内容与实际工程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功能性的扩充与完善,才能够更加适应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需求,提高管理有效性。如福建省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部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中针对工程实际需求增加了信息监测系统,针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等进行信息化监测。这作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也较好的提高了工程实际效果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2.4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一方面,可以根据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还可以对行业内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进行优势的借鉴,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完善。另一方面,可以对原有制度中存在的明显不足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漏洞进行补充与完善,结合信息化管理相关人员的意见进行制度更新与完善,更加符合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提高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形成有效的制度管理模式,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多优势。

2.5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施工过程的快捷与高效。比如说,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合理预测和估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获取有关参数,并加强对这些数值的分析,以便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予以解决,还要加强施工方案优化,保证施工方案更加科学高效。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还要合理制定应对方案,这样一旦面对突发情况,施工单位也能及时响应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减轻技术人员的计算工作量,也能提高计算水平与速度,以便腾出更多时间加强对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施工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水平也有明显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水利工程资源损耗不断降低,水利工程成本效益提升明显,保证水利工程管理难题的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永聪.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8(10):136-137.

[2]吴志广.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03):195.

[3]徐杰.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90.

论文作者:许源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许源论文_许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