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怎么了?越剧怎么办?——对越剧衰落的十点检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越剧论文,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专家点评:昔日辉煌斑烂,令人刮目相看;今日艰难困顿,令人忧心如焚。十个问题,犹如十根绳索,紧紧捆住越剧这位仕女的手脚。如何解之?首先需要越剧界同仁的重视。再不能目无余子,继续沉醉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梦中。
汪屏
一、昔日辉煌,令人刮目相看
越剧,这一朵江南奇葩,中国戏曲舞台上诗情画意的古代仕女图,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
越剧的前身,是浙江嵊县的小歌班。它诞生于1906年,两年前,浙江刚举办过越剧九十周年纪念活动。1917年“小歌班”进入上海,前些日子,上海也有纪念越剧进入上海八十周年的宣传。1938年,越剧女班在上海蓬勃发展,“小歌班”化为“绍兴文戏”,在上海剧坛异军突起,今年,1998年正好是它的六十周年。到了四十年代,以袁雪芬、尹桂芳等演员为代表,力图革新,向昆曲和话剧两位“乳娘”求来奶汁,发育成长,编新戏,出新招,从剧本、导演、音乐、布景、服装、化妆等等各个方面来一个全面的革新。1946年,将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使剧坛刮目相看。1947年,越剧十姐妹义演《山河恋》。接着,戏剧大师田汉也为越剧编写新戏《珊瑚引》,没有几年功夫,越剧就与京剧,话剧一起并列为“剧坛三强”,充满了新的生气和活力。
解放以后,从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更引来越剧最兴旺发达的黄金时期。先有《梁祝》,又来《红楼》,“梁哥哥”和“林妹妹”风靡了大江南北,在全国、华东戏曲会演中,越剧剧目和越剧演员都成为得奖专业户。出国演出,越剧总是最多最好,吸引了众多的异国观众。拍成电影放映,越剧又在银幕大放异彩,“车间传唱《楼台会》”“倾巷争看《红楼梦》”,当此时,越剧也走向全国,从甘肃、陕西、宁夏、到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几乎到处有越剧团。最盛时,光上海一地就有四十多个剧团。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越剧集编、导、演、音、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规律,诗情画意风格,也成为全国很多年青剧种吕剧、锡剧、黄梅戏等等的“学习榜样”,连古老的京剧,昆曲,也向越剧汲取营养。当年的“奶娘”与当年的“孩子”形成有趣的“错位”。
十年动乱,越剧被认为是“六十年代的怪现象”,遭到迫害。然而,新时期的到来,又使越剧再度复兴。八十年代初期,越剧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在戏曲舞台上塑造老一辈革命家形象,上海的《三月春潮》《忠魂曲》《鲁迅在广州》,南京的《报童》,在当时剧坛发过光芒。浙江的《胭脂》《五女祝寿》等剧目也为越剧复兴作出很大贡献。特别是浙江的小百花剧团,年轻一代展示青春的光辉,为越剧艺术革新拓开新路。上海电视台的三次越剧青年大奖赛,也为越剧展新颜,写下光辉的一页。
越剧的光辉历史已载入史册,名垂后世。
然而,俱往矣!低下头来看今天——
二、今非昔比,面临艰难现实
今天,越剧正面临着艰难的现实。从1985年起,越剧开始逐步走向低谷。越剧的低落,首先表现在观众大幅度减少。五十年代越剧兴盛时期,每部新戏,都可演满三个月、四个月,甚至更多。如玉兰剧团的《信陵公子》。芳华剧团的《宝玉与黛玉》,合作剧团的《白蛇传》等。
八十年代初,越剧复兴时期,一部新戏,能连满一两个月,重新出现观众隔夜排队等购票的盛况。还听到过上海越剧团到浙江县城演出,观众要凭户口簿登记购票。然而,这几年,一部越剧新戏上演,一般只能演几天,还是靠多方努力,“组织供应”。不论是“小百花”群英荟萃,还是“老百花”集体亮相,也只能热火那么两三天,今昔对比,差别何其大也!
随着越剧观众的大幅度减少,接踵而来的就是越剧团的大量撤销。先是兰州越剧团“下马”,接着银川和西安的越剧团又相继“失守”,天津、贵阳、北京、长沙、合肥等地,原来都有越剧团,现在已成“空白”。浙江是越剧最大最老的根据地,过去几乎一个县城有一个越剧团,而现在越剧团也在大量裁减。上海是“越剧发祥地”,新时期开始,有六七个区县剧团。现在县剧团早已“鸣金收兵”,区剧团也是名存实亡,只剩下上海越剧院“一枝独秀”。总之,已从当年的“走向全国”变成“全面撤退”。过去,越剧在出国,拍电影、评奖上都占有强大优势。现在呢,越剧早已“退居”到“三线”。
过去,越剧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如果说,过去越剧备受青睐,那么,现在,越剧进了被冷落的行列。
有人戏说,越剧现在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说它是“老革命”,因为她早在四十年代打起“改革”的旗号。而今,越剧已失去了艺术上的优势,一批老演员,流派创始人,都已是古稀老人,退出舞台,中年演员为十年动乱耽误,功力与威望难以和前辈相比,青年演员虽然也不乏有英秀之才,但有些远走高飞,有些“金屋藏娇”,远不能造成新人辈出,群芳争艳的局面。
“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天的越剧面临诸多问题。
三、当前越剧的十大问题
越剧纪念三十年、五十年、诞生九十年等等,开过不少研讨会。专家们在会上发表过很多高见,报刊上也写过不少文章,更多热心的观众在剧场看戏前后也提出过无数的批评和建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梳理一下,大致有如下十个问题。
一是剧目问题。剧目建设是一个剧种兴亡盛衰的根本所在。这几年,有人批评越剧剧目类型单调,不够多样,柔情有余,刚劲不足,小生花旦独占舞台,其他行当残缺不全,时代气息不浓,远离现实生活。而且常演老戏。并以讽刺口气编了一首顺口溜“葬不完的花,算不完的命,下不完的楼”。
说越剧舞台上新戏少,有人可能又不太同意。就从上海越剧院来看,近年来也演过现代戏《疯人院之恋》,外国戏《第十二夜》,中国版的莎士比亚戏,《王子复仇记》,写鸦片战争的《岭南风云录》,还有多种形式的《色官审案》、《莲花女传奇》、清装戏《梦里云间》等等。数量上不能算少,也在求“新”,求“阳刚”,求“现实意义”上努力。但是,这些新戏没有在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和过去的越剧精品相比,观众最喜爱的还是那些老戏,所以就产生了“葬不完的花,算不完的命,下不完的楼台”的印象。
更多的专家和观众,认为要寻求越剧的个性,特色,挖掘出来后作为改革基点,从而优化越剧个性,争夺天下。越剧优美善于抒情,既然它生来比较儿女情长,何必非要它“金戈铁马”?
看来,越剧剧目要求新,这个大方向是肯定的了。然而如何求新?求什么样的“新”?怎样才算“出新”?这里有更多文章要做。
二是流派问题。这也是个大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这几年,越剧低落,是流派碍害了它的发展和进步。虽然出了不少小某某,新一代演员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流派。所以有人主张踢开流派闹革新,走新路。但是,更多专家和观众认为:流派是戏曲精华,流派是宝贵财富,它们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它们各有特色,各见其长。流派对越剧改革有功,对发展也有利。不是流派害了越剧,是刻意模仿缺少创造才害了越剧,也害了流派。
所以,模仿病要批评,流派要研究。
先继承流派,再发展流派,然后创造新流派。循着这条路走,会更有利于优秀演员的成长。过去戚雅仙、毕春芳、金采凤,是从袁派、范派基础上发展成长,赵志刚、方亚芬、钱惠丽也必然会在袁派、尹派,徐派的土壤上盛开花朵。浙江小百花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流派起家。要凭空创造,踢开流派闹革命,恐怕多少会走一些弯路。
三是演员问题。演员是戏曲舞台的中心,也是戏曲改革的主力军。越剧当年成长,就是由袁雪芬,尹桂芳等当代的一批著名演员举起大旗。今日,越剧的再改革,再发展,它的主力军还将是演员。
老一辈的越剧演员50年来为越剧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呕心呖血,使一个浙江僻乡的小剧种为走向全国,走向国际舞台。这几年,她们又举办流派演唱会,发扬电视艺术,出版艺术专著,精神可贵。现在,它们随着年华逝去,艺术创造魅力和舞台光采,已不可能如当年,这是年龄,精力,时代所限,无法强求。但是也要看到,改革尚未成功,越剧仍须努力。别的不谈,就说当年十姐妹义演《山河恋》,是为了要有越剧自己的剧场和学校。然而五十年后,越剧学校今何在?越剧剧场今何在?按照越剧剧种的地位和实力,是完全可以有固定剧场和学校的。这些都说明老一辈也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当然他们只能当顾问和参谋了,要寄希望于中青年一代的演员。她们是越剧继续改革再发展的主力军。
有一个时期,有人认为越剧“低落”是因为老演员“占了台”。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现在问题是中、青年一代演员怎么接好班“站好台”的问题。中、青年一代的越剧演员,在文化水平,乐理水平等方面比老一代为好,现在的条件也比过去好。为什么反而人才出得慢?要克服模仿病是一个因素,还有呢?有人说,要加强实践,要加强中青年演员的独立能力。过去成为名家的老一代演员,恐怕都是经过舞台长年跌打滚爬,和观众时常见面的。现在,中、青年演员,如果一年只在舞台上露几次面,或在什么艺术节上亮一下相,或在评什么奖时露一手,实在是很难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名演员和好演员的。还有,过去老一辈演员,剧团挑大梁,演主角,搞改革,要自请编导,多方寻觅搭档,要关心剧团的人和事,要关心戏的艺术质量,为设计一段唱腔,为搞好一件服装,多方求教费尽心思,造就了这一批越剧流派演员出戏、出才、出名。而我们现在青年演员,幼儿园里小皇帝,养尊处优,条件独好。有领导保驾,编导护航,唱腔有作曲设计,身段有技导划样。依赖性大,独立能力就差,成长就慢。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演员如果能多加强舞台实践,多培养自立能力,一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涌现出更多新流派,新名家。
四是编导问题。越剧早期改革是重视编导的。老一辈演员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比较虚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虽然当时这些编导,还都只是业余影剧爱好者,“小知识分子”,但比起越剧演员来终究还多一些知识。演员尊称编导为“先生”并以先生们组成的剧务部作为剧团的“指挥部”和“参谋部”。而剧务部在越剧初期改革到全盛时期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历史”、“政治”原因,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偏“差”,也多多少少影响了越剧对编导“先生们”的尊重和重视。在“左”的路线看来,演员是“贫下中农”是“依靠力量”。编导是“知识分子”属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的”范畴。只能是“团结、教育、改造”对象。所以尽量不让“翘尾巴”。这是历史造成的。我们总结越剧的成败得失,在肯定演员为中心的同时,要充分估价编导的作用和贡献。现在,越剧要再改革,还是要充分发挥编导的才能。
现在,越剧编导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状况怕比演员还要严重。一个演员的成才,比一个编导的成才要快一些。而愿意当演员的,又比愿意当编导的要多得多。又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重演员轻编导,使很多青年编导艺术人才或裹足不前或水土流失。而培养新编导的工作和学校,也比培养新演员的工作和院校又少得多。我们呼唤多出快出新一代的关汉卿、汤显祖、李笠翁但不可能召之即来,路还长。
老一代的编导,也象老一代演员一样。我们还要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的编导,他们这一代和这一代演员一样,在文化水平、知识面,都比老一辈更优越一些。问题也同演员一样,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发扬当年“小演员”和“小知识分子”的“创劲”和“闯劲”定会出现新局面。
五是音乐问题。音乐是戏曲的灵魂。越剧音乐从《小歌班》的呤哦调到四工调到新越剧的尺调,音乐上逐步发展,才创造出抒情优美的曲调,吸引了不少观众。古人说:“戏曲腔调三十年一变。”而现四、五十年了吧!越剧的音乐还是如此。悲哀之音好象仍占了主要地位。可不可以变一变呢?应该不应该变一变呢?有人说,要变非大变才能出大新。有人说,不能变,越剧正是以江南柔音见长,粗犷雄伟听秦腔,高昂响亮推豫剧,越剧就是江南小桥流水潺潺之音。也有一些有志之士,正在试搞“越歌”。赞成者誉之为“新方向”大有可为,反对者贬之为“乱弹琴”,搞乱戏歌界线。反正:音乐改革问题,也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列入争论项目。
六是观众问题。观众是戏曲的基础,离开观众,任何戏曲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无人欣赏。有人说,越剧要扩大观众面。不能老停留在家庭妇女、女学生、女工、女职员。有人说,每个剧种都有它的基本观众群,怎么能无制限扩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有不少越剧改革闯将,主张抛开一批老观众,争取一批新观众,话剧导演胡伟民在导演外国戏《第十二夜》时就有过这么个想法。浙江演员茅威涛,也提出过这样的想法。老艺术家袁雪芬则主张不抛弃老观众,再争取新观众。而有人则认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不争取新观众,越剧的路将越走越窄”。怎么样看待观众和如何争取观众,这将是越剧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七是越剧男女合演问题。这也是长期纠缠很难解开的问题,有人说,男女合演是时代潮流所向,必然趋势,不男女合演,越剧就很难前进,将为历史所淘汰。有人说,女子越剧是越剧的最大特性,全国这么多剧种,留一个女演男的越剧,何妨大局,何必都要阳刚气?越剧就以柔取胜如何?这几年,越剧男女合演剧团所剩无几,可是赵志刚就偏能男小生独撑大局,向越剧男女合演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到底怎么看?到底怎么办?又是个重要问题。
八是现代戏问题。这个问题和男女合演问题互相牵连。越剧要不要演现代戏?能不能演现代戏?现在越剧剧目中的现代戏所占比例,大概小得很,今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女演员在古装戏中已树立地位,在现代戏中是否同样可行或者根本不可。这些问题都有待考虑,有待实践。
九是体制问题。越剧团的体制也是个值得研讨的问题。是象50年代那样要苏联大剧院体制,集天下英才于一堂,梁山108 条好汉都在一起,造成人才积压,还是象四十年代那样,雪声、芳华、玉兰、云华、少壮遍地开花,多出人才?但是,四十年代,能改革成功,五十年代也出了精品。八十年代红楼越剧团脱颖而出,又说明“独立发展”也出成果。倒底分散好,还是集中好?值得三思。还有领导方式,从院长制,到艺术总监制,又来个总经理制,走马换将,煞费苦心,倒底如何管理好领导好?大可一议。
十是团结问题。想当年十姐妹团结义演《山河恋》,谱成一曲越剧大合唱。今日怎样搞好越剧界大团结,从浙江到上海,乃至于小生花旦小团结,这也要列入十大问题之中。团结问题复杂,谈起来宜粗不宜细。点到为止。
还有十一、十二……,这些问题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有的只是略知一二。有的可能不成为问题,我也把它列上去了。但是越剧怎么了?越剧怎么办?这个大问题是很值得越剧界同志和广大越剧观众关心和讨论的。我只是起一个大框勾划的作用。充实的内容和精辟的见解,有待于专家同行和观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