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共76例脑出血患者,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n=38)与对照组(n=38)。76例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予以持续气道湿化处理,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用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湿化良好率为94.7%(36/38),对照组为81.5%(31/38),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可提高湿化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术;持续气道湿化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66-02
气管切开术,属于急救手术,主要用于缓解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呼吸困难,解决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的呼吸衰竭现象,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持续气道湿化,给予适宜的护理,是湿化效果的保障[1]。在此,本文探讨分析了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共76例脑出血患者,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n=38)与对照组(n=38)。干预组,男性有25例,女性有13例,最小30岁,最大75岁,平均(50.3±6.28)岁。对照组,男性有22例,女性有16例,最小34岁,最大79岁,平均(51.4±6.98)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临床资料,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虽然,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76例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并给予持续气道湿化,在此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吸痰护理:吸痰时,坚持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每次,吸痰时间≤15s,按照气管——口腔——鼻腔的顺序,予以吸痰。值得注意的是,吸1次,更换1根吸痰管,治疗用的无菌生理盐水,标明气管、鼻腔、口腔,防止交叉感染,预防肺部并发症。吸痰后,吸纯氧5min。(2)气管切口护理:术后早期,可见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若出血多,或者呈现出皮下气肿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妥善处理。为避免因系带松弛,造成套管脱落,需对系带松紧度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带下可伸一指为佳。气管外口所用湿化纱布,选用双层且没有须边的无菌湿润纱布,盖在管口上,及时更换。另外,每日,消毒2次,维持室内温度于20~22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床头等,及时更换床单与被套。(3)病情监测:术后,护士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例如,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留意有无抽搐、呕吐、头痛等症状。此类患者,病情发展快,需密切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立即给予对症处理,以防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1)湿化效果:①良好:顺利插入吸痰管,痰液稀薄,量适中,吸出容易,且肺部呼吸音较清晰。②不良:难以插入吸痰管,痰液黏稠,量较少,不容易吸出,肺部呼吸音粗,甚至伴有干啰音。③过度:顺利插入吸痰管,痰液表现为泡沫状,或者呈水样,量较多,肺部可见湿罗音[2]。
(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100分为总分,分值越高,表示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查,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湿化效果
关于湿化效果,干预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者湿化效果[n(%)]
2.2 护理满意度
评价护理满意度,干预组评分为(93.2±4.51)分,对照组为(82.6±6.31)分,经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8.424,P=0.000)。
3.讨论
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黏膜失去了正常的加温、湿化及滤过等作用,加之吸痰频繁,气道黏膜及纤毛运动遭到损伤,引起气道干燥,造成痰液干涸,增加呼吸道黏稠分泌物,诱发排痰、咳嗽障碍,增加肺部感染几率。持续气道湿化,通过湿化呼吸道,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可预防呼吸道感染[3]。在此期间,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保障湿化效果,而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质护理,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全面贯彻落实护理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护理整体水平。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的切实利益,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医疗服务上,均紧紧围绕患者,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在吸痰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气管切口护理,注重病情监测,确保湿化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湿化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持续气道湿化中,优质护理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韦莉萍.21例脑出血术后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10):921-922.
[2]陈冬梅,赵士曼,何永莲,林艺珍.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快速冲击法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5,(02):9-11.
[3]李俊红.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96-98.
论文作者:王薇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气管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术后论文; 气道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