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对策分析论文_赵云,李燕飞

独立学院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对策分析论文_赵云,李燕飞

赵云 李燕飞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300380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独立学院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提出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四项举措:即注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依据就业分析,及时调整招生计划,优化专业布局,生源地结构;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形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工作前置;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注重就业服务的扩展,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全程化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001-02

一、前言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我们大多数时间只看到它有益的一面,如补充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改革,普及高等教育等,而我们往往忽视了社会对于独立学院负面的影响。尤其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环节,用工单位在招聘初期往往会看重学生的出身,犹如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在一档招聘节目中关于应届毕业生的说法:“就应届毕业生而言,不算有工作经验的我们还是首选985、211学校的学生”。这明显的对于非重点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这类高校,在就业的这个环节里,不会得到公平的待遇。独立学院一直以培养应用技术型的人才为目标,而实际上,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多都是照搬母体校的,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体系,或者说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就是低配版的二本学生,比上不足,比下呢?跟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相比,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差出一大截,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届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820万,比2017届多出了30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严峻,而处在本科层次底端的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很大冲击,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窘境,建立一套围绕大学生活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势在必行。

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理论实践能力,提高其职业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独立学院依托母体校,努力创建一个完善的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学生实施更加细致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然而,因为独立学院相关教育改革发展滞后,各方面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创新,导致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就业理念陈旧

独立学院对于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安排在毕业阶段,重视短期的政策引导、就业信息公开和就业技巧的引导,往往忽视了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也就是全过程就业指导。以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为例,新生入学教育仅仅安排了“说专业”两学时的职涯规划意识教育,二年级的下学期才安排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四的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于这中间的六个学期缺少相应的教育、引导和监督。

2、就业服务浅显

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依托于独立设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由于相关人力资源和引导理念的限制,服务流程不够系统,就业指导工作多为群体性指导,缺乏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就业指导仅浮于表面,仅仅安排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教学活动,学生缺乏就业知识的实践环节,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在学生自身的潜力挖掘、自我认知、职业认识、综合素质提升、创新意识提高等多方面也有所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就业队伍不专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依附于学工处就业部门、二级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等,上述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负担较重,难以在就业指导全过程各环节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更难以实现针对性、细致化的引导服务。另一方面,从事就业指导的高校教师,兼职多、专职少、意识不高,且缺乏长效培训机制,流动性大,师资不稳定。目前,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重课程、轻服务,学生仅仅在课程体系里获得了一些就业知识,但是大量的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答,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体制未能建立,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咨询服务和个性化指导。

4、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独立学院已经意识到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加强了对于学生招聘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组织,校园宣讲会的联系等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就业指导队伍建立过程中,班级就业指导工作往往落在了辅导员肩上,辅导员往往以组织主题班会的形式,将就业知识笼统的传递给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注重了过程,没有注重结果,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三、独立学院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几点建议:

1.注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依据就业分析,及时调整招生计划,优化专业布局,生源地结构。独立学院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从学生教学改革上大胆创新,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入手,结合每年应届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分析,积极调整专业布局,生源地结构。大胆创新学生理论实践环节。以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为例,每年学校组织学生到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目前已针对不同企业设置了“3+1”人才培养方案;“2+2”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改革要求,学院积极配合,安排跟企业产教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2.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形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工作前置。建立一条体系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指导体系,依据企业的用工要求,及时的调整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建立一揽子帮扶培养方案,形成每一位学生自入学到毕业就业,都有专业导师指导,都有职业规划师辅导,都有就业,职涯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学习,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的建立,促使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

3.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全程化,想要走出一条特色,必须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首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将职业达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邀请到学校开展讲座,建立一套外部专家+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分阶段组织引导服务,开展课内外就业实践锻炼,如开设就业简历大赛,职业规划大赛,面试大赛等,将学生的就业知识与就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4.注重就业服务的扩展,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独立学院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观念,把就业指导工作扩展到毕业生就业服务上,尤其是毕业生就业跟踪体系建设,及时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积极地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系统性的特征,需要注重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独立学院要注重经验积累和模式创新。不断地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地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春燕.高职院校“1+1+1”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分析[J].华章,2011,27:218.

[2]徐蕾.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1):41.

[3]孙丹娟.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全程化的长效机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3):135-136.

基金项目: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辅导员精品项目:“掌握新媒体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2018年天津市辅导员精品项目:“心理也要扶贫--独立学院大学生帮扶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赵云,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团总支书记,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担任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学;李燕飞,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机械系副书记,讲师,从事学生管理,心理教学等工作

论文作者:赵云,李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独立学院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对策分析论文_赵云,李燕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