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流经济学并购动机研究综述_规模经济论文

西方主流经济学并购动机研究综述_规模经济论文

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企业并购动机的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机论文,经济学论文,主流论文,企业并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2)05-0015-05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并购动机的解释

新古典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特定阶段西方经济理论的称谓,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划分,它大体相当于庸俗经济学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出现之前的微观经济学说。新古典企业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企业的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的诞生也无不与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着种种联系。就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而言,新古典企业理论仍是目前影响最广最深的企业理论,也是最为精辟的企业理论之一。

新古典企业理论假设,企业承担着集中、组织社会资源以生产社会所需产品的职能,企业是根据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也就是企业总是在既定投入和技术水平下实现产量极大化和单位成本极小化。企业的活动总是以追求效率为基本特征的,而社会资源也总是向效率高的企业流动。因此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企业总是追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所希望的尽可能多的产品。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可写为:Q=f(N,L,K,E)

其中N代表土地;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E代表企业家才能

在短期的情况下,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是既定的。

于是生产函数的形式被写成:Q=f(L,K)

上式的经济学含义在于:企业生产的产出水平是由投入的生产要素组合所决定的,生产函数就是用来描述这种投入和产出的转换关系的。新古典企业理论巧妙地将特定的生产函数形式明确地反映出生产中的数量关系,给生产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关系即被该函数固化下来,即一定的投入总是对应于一定的产出,不存在任何的变化,在此设定下,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生产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的确定成为单纯的数学求解过程。在给定企业生产函数的条件下,如果假定投入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和生产出的产品的生产价格为既定,这时企业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对投入和产出水平做出选择。新古典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界定了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别,可变成本是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同比增加的,而不变成本在短期内总量是既定不变的,所以随着生产数量的逐步递增,分摊在单个产品的不变成本会有一个逐步递减的过程,这时产品的平均成本同样也是递减的。但这个过程不会是无限的,由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生产函数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比例关系,当企业的生产数量增加到一定的时候,企业的平均成本又会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存在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生产成本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新古典企业理论将这种现象称为规模经济。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

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第三个层次是多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最简单的多工厂水平的规模经济是一个企业或公司一个一个地复制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使规模扩大,产量水平提高,从而使企业或公司的成本水平逐步降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长期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包络线研究的就是这种情况。当多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品种增加时,多工厂的经济性又常常被称作范围经济。在存在多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时候,如果产品分散在各个具有独立性的工厂分别进行生产时,总成本要大于归属于同一企业的多个工厂进行生产时的总成本。

新古典经济学对规模经济的论述对企业的横向并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就有动力扩大企业的规模,而扩大企业规模速度较快的方法就是进行企业并购。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来自于生产相同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解释并购行为也只能适用于横向并购。但新古典企业理论对其它类型的并购行为就缺乏解释力。新古典企业理论将基于非寻求规模经济的并购行为解释为企业力图达到垄断的目的,而不是提高效率(即企业并购是出于追求、维持和加强其市场地位的垄断地位的目的)。不过这个解释明显地具有牵强附会的嫌疑,现实的经济实践表明,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而非是垄断的力量。经济史学家钱德勒对史实的研究表明:如果规模扩张不会提高企业的效率,那么这种规模的扩张是不可以维持的;而如果规模的扩张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那么,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任何已经存在的垄断力量都不能够阻挡的。钱德勒的结论无疑给新古典企业理论对基于非寻求规模经济的并购行为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反证,这也说明新古典企业理论仅仅只能够较好地解释横向并购现象,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X-效率理论对企业并购动机的解释

新古典企业理论框架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明显。对其进行挑战的理论二战以后纷纷出现,1959年鲍莫尔提出了销售最大化的企业模型,1963年马里斯提出了以资产增长为目标的企业模型,威廉姆森于1964年构建了经理对报酬感兴趣的企业模型。

美国学者哈维·莱宾斯坦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企业并非如新古典理论假设的那样是内部有效率的,与此相反,企业内部常常是无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变动会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这说明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企业也不是利润极大化的(即厂商并不按边际分析原理经营);存在着劳动和资本以外的某种东西在工业化国家的增长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哈维·莱宾斯坦认为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假设过于严格,因此必须放松过于严格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假设,重构一个更加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新的理论体系不仅能说明市场配置效率,而且也能说明企业的X-效率。1966年哈维·莱宾斯坦将X-效率理论第一次提出。莱宾斯坦界定了X-效率与X-非效率的区别,前者是指在所有与管理技能相联系的各种未知因素都存在的条件下,企业从既定数量的资源中能够取得最大可能的产出,后者则是指在一些企业组织中,存在着一种非配置低效率(即由于管理行为中的缺陷或不足而导致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之间出现的缺口)。X-非效率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实质是一种组织或动机的(低)效率,X代表造成非配置(低)效率的一切因素。在企业要素投入量给定的情况下,如果要素投入变化可以使得某些产品的产出增加而没有其他产品的产出减少,就说明该企业存在X-非效率,如果要素投入变化不可以使得某些产品的产出增加而没有其他产品的产出减少,则说明它是X-效率。

莱宾斯坦提出的一整套X-效率理论的假设,是主要针对新古典的传统观点而提出来的,其运用范围更广泛,也更实际。这些基本假设是:(1)个人的经济生活是最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恰当单位不应该是笼统的企业和家庭,而应该是比它们更为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即个人);(2)任何个人都具有双重个性:一方面具有关心标准和责任,注重细节和计算的倾向;另一方面又具有不关心标准和责任,不注意细节和计算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的并存和对立,决定了个人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是完全无理性的,而是具有选择的理性;(3)劳动契约不是完善的;(4)个人的工作努力是具有一定个性的个人对其外部环境作出反应的结果;(5)在企业内部,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雇员在目标和利益上并不总是一致的,所有者和雇员分别由不同的个人组成,根据选择理性假设,雇员只具有有选择的理性,只是部分地关心企业的行为标准和对企业所负的责任,所以所有者和雇员在目标和利益上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6)个人行为具有惯性特征,即个人通常在其惯性区域(就是一组行为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个人将按习惯和常规行事)内活动,当个人处于其惯性区域时,外部冲击不会对个人行为产生值得一提的影响,只有当外部冲击达到一定程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个人才会改变其行为模式;(7)生产过程不是一种机械过程,企业也不是一种将投入转变为产出的高效转换器,X-效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内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企业内部,上司、同事和传统等因素都会对于个人的努力水平产生影响,所以即使是拥有相同投入和技术装备的企业,也会由于企业内个人努力的程度不同而导致不同的产出水平。

基于上述的假设,X-效率理论认为劳动投入在生产中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劳动投入在生产中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而且取决于劳动者的工作态度。由于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劳动者对于其提供的努力水平,具有相当的自由决定权。而作为代理人的劳动者和作为委托人的企业主在目标和利益上的差异,会使劳动者的努力水平背离企业主的目标,从而导致努力熵的出现。而管理活动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同企业内部的努力熵作斗争(刘小怡,1997)。企业的管理水平越低,同努力熵作斗争的效率就越低,劳动者的努力水平就越低(而劳动者的努力水平越低,则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就越低)。与此相反,企业管理水平越高,同努力熵作斗争的效率就越高,劳动者的努力水平就越高(而劳动者的努力水平越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就越高)。由于在经济实践中,不同的企业是具有不同的管理水平的,不同的管理水平的结果是各个企业的管理效率也是不同的。而不同企业的管理效率的差异会产生并购的内在动机(即效率动机)。如果企业B比企业A的管理水平高(同努力熵作斗争的效率就越高),管理效率自然也比企业A高,那么企业B就有动力将本企业同努力熵作斗争的高效率输送到A企业,然后提高A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带来相应的收益。

X-效率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重要重构和重要补充,它揭示了新古典理论所没有重视的个人因素,动摇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对规模经济的论述,对企业的横向并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X-效率理论从管理协同的角度对横向并购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X-效率理论对于其它类型的并购行为,特别是混合并购行为却没有普遍的解释意义。

三、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并购动机的解释

委托代理最早是由罗斯于1973年提出来的。米尔利斯和斯蒂格利茨随后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逐步使委托代理理论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实质是对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委托代理关系大量地表现为股份公司中资本所有者和企业最高决策者(董事会或总经理)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和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每一个管理层级上。企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原因,在于信息非对称性,股东(委托人)所掌握的经营信息大大少于经营者(代理人),因而委托人想完全监督代理人是不可能的,委托人难以准确判断代理人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去增进股东的利益;代理人就可以利用这种信息非对称性采取机会主义的“搭便车”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除此以外,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也会引起委托代理问题,企业的所有者(股东)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取较多的资产收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股东唯一的行为目标);而代理人的行为动机却是多元的(除了获取个人经济收入动机外,还包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动机,扩大自己调动资源的权势的动机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代理人行为动机的多元性决定了其行为目标的多元化,代理人不仅有经济收入目标,而且有名誉、地位、权势等目标,在这诸多目标中,代理人的报酬收入目标与企业盈利直接相关,从长远来看存在着共同点,但短期内可能发生矛盾,其它代理人的个人目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联系,但并不是一定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基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的原因,所以代理人完全可能用其个人目标代替股东利润最大化目标,损害所有者(委托人)的利益。现代代理理论主要研究现代公司中所有者与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的研究,成为代理理论或激励理论研究的主体。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效果最大化)。委托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必须让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企业行为分析,可以对企业的收购活动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詹森和麦克林曾系统地就该问题进行阐述。詹森和麦克林认为当管理者(代理人)只拥有公司所有权股份的一小部分时,便会产生代理问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一些组织和市场方面的机制得到有效控制;报酬的安排和管理者市场也可以使代理问题得到缓解;股票市场则提供了外部监督手段(因为股价可以反映管理者决策的优劣),低股价一般会对管理者形成压力,使其改变行为方式,并且忠于股东的利益,当所有这些机制不足以控制代理问题时,接管市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后一种外部控制手段。接管通过要约收购或代理权的更换,使外部管理者战胜现有的管理者和董事会,从而取得对目标企业的决策控制权,其实质就是如果企业管理层(代理人)因为代理问题而导致经营管理滞后,企业就可能被接管,并购行为也就发生了。

对代理成本问题的研究还产生了另外一个解释企业并购行为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FCFH)。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代表人詹森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定义为超过所有投资项目资金要求量的现金流量,且这些项目在以适用的资本成本折现后要有正的净现值;企业如果想实现股价最大化,自由现金流量就应该支付给股东(委托人),但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降低了管理者(委托人)所控制的资源量,削弱了他们的权力。对于企业所有的自由现金流量如何使用,股东(委托人)和管理者(代理人)之间在公司的战略决策方面会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从而使得代理成本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的管理者会使用自由现金流量进行对外收购活动,而收购活动将会降低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减少后,与管理者(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之间在自由现金流量支出方面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代理成本也会减少。

委托代理理论将企业并购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出路,这种从企业权利结构和利益结构入手解释并购现象的方法很有价值(也很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经济实践清晰地表明:并购行为并非仅仅是为了较少企业的代理成本。与委托代理理论将企业并购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出路的结论相反,一些学者认为:并购行为本身是代理问题的表现,而不是代理问题的解决。如穆勒提出的经理主义理论认为经理的报酬是与企业的规模正相关,因此企业并购的动机在于经理对企业规模的追求。再如罗尔提出的自负假说则把并购行为归因于经理对自己的能力的自负。

四、其它企业并购动机理论

经济实践中企业界的购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购并数量、规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这些都迫切需要新的购并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不断涌现的大量购并活动。除了上述并购理论以外,西方学者一直不断地试图从其它的角度揭示隐蔽在大量并购活动之后的真正动机。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企业并购行为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当企业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时,如果交易成本过高,使得市场不再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那么此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并购形式将市场交易内化为企业的内部交易行为以节约资源配置的费用;当然企业并购行为发生以后会增加额外的组织费用;企业会将所增加的额外组织费用和将市场交易内化所节约的资源配置费用进行权衡,在二者大致相等的时候,企业达到了规模的均衡,从而确定企业的边界。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并购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当一家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估价高于市场对该目标企业的估价时,称之为目标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通常采用两种比率来衡量公司价值是否被低估,一是托宾比率(又称Q比率,即股票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二是价值比率(即股票市场价值与资产的帐面价值之比)。目标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就会有企业采取并购手段,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市场势力是指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强大的市场势力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垄断权,这种垄断权有利于企业保持垄断利润和原有的竞争优势。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机在于借助并购可以有效地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通过利用目标企业的资产、销售渠道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从而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保持长期获利的机会。

财务协同理论是基于一个有累积税收损失和税收减免的企业可以与有盈利的企业进行合并,从而实现合法避税的目的。该理论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企业并购活动产生的税收减免大于购并成本,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资产组合理论借助资产组合假说,认为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企业通常采用混合购并的方式,实现多元经经营。该理论隐含的假设前提是,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的市场风险足以弥补由此增加的管理成本和产生的新风险。但从目前来看,该理论显得不够有说服力。

五、对企业并购动机理论的评述

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最根本的动机在于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并购是企业的一种直接投资行为,其根本动机在于利润最大化,这一根本动机是隐藏在作为根本动机表现形式的形形色色的直接动机之下的。企业并购动机的多元性是指,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动机表现形式的直接动机是多元的(梁国勇,1997)。企业并购动机的多元性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对特定的并购行为而言,单一的动机是不多见的,大多数购并有着多元的动机;其次,可能引发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机是多元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每个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的情况下,资源的稀缺决定了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并购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的压力。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根据所处环境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采取各种竞争手段,并购就是其中之一。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并购(主要是横向购并)可以直接将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这一角度看,购并可谓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象征。因此,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动机相联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或者消灭竞争对手的强烈愿望也是重要的购并动机。

购并动机的一般理论框架

经济维 投机动机;财务协同动机;管理协同动机;规模经济动机;交

易成本动机

管理维 代理成本动机

战略维 资产组合动机;市场竞争动机

资料来源:王春、齐艳秋:《企业并购动机理论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22页。

企业并购理论迄今为止还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早期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试图运用一种理论或者假说来解释所有的购并活动。而事实上,不同的购并活动背后的动机常常无法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有学者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并购理论囊括在一个一般的框架之中,建立购并动机的三个维度,即经济维、管理维和战略维,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无疑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从购并动机的时间分布来看,前四次并购浪潮基本上都是由经济维所引发的,而第五次并购浪潮则更多的是由战略维所引发的,从纵向的角度考察,并购的动机正在从经济维向战略维过渡,在此之中偶尔夹杂着一些管理维引发的购并动机。

收稿日期:2002-06-06

标签:;  ;  ;  ;  ;  ;  ;  ;  ;  ;  ;  ;  ;  

西方主流经济学并购动机研究综述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