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论文_矫秀红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论文_矫秀红

鸡西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且找出临床治疗的方法,这样再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主要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分析治疗来找出存在的差异,从而找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胃肠镜;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

在进行消化内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时,我们要明确产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通常都是较为突然的,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那么治疗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我国在急诊消化内科上也采用了急诊内镜作为观察分析的主要手段,并且在应用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表现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也逐渐有所提高。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的分析需要通过对比观察的方式来进行,以我院的具体案例为基本标准,通过随机的观察和对照来作为分析的主要方法,其中消耗内科收治的患者为134例,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不同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有67人,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止血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通过胃镜治疗来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有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92左右,而对照组的有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74左右,这样就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对照组有着很大的优势,这样也说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比较对照组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观察组的之血时间在一小时内的比例要优于对照组,按照对相应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以看出,止血时间上对照组也要优于观察组,并且患者在治疗后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对比分析看出,目前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上不仅有着安全高效的特点,同时治疗效果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进行上消化道出血上采用急诊内镜的治疗方式也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简介。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际分析对比研究中我们要将研究的内容绘制成资料图表,其中134例急诊患者中的基本信息也要有所体现,其中消化性溃疡有62例,胃粘膜糜烂有34例,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15例,而贲门黏膜撕裂17例,Dieulafoy病6例,在不同的病例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例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后在进行观察对比,其中每个分组的男女比例以及患病的特征等也要有所体现,这样在患者性别、年龄不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更具代表性,同时,就诊的时间以及治疗的周期也要有所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治疗方法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也可以体现出治疗的具体效果。

1.2治疗方法浅析。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止血质量,而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治疗的方法,不同分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以及止血治疗的方法上也要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1.2.1采用常规止血治疗法。对于贲门黏膜撕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等患者要先进行常规止血治疗的方法,并且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还要进行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这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可以进行持续性的经脉滴注方法来进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胃镜下治疗。相比常规的止血治疗方法,胃镜下治疗针对消化性溃疡、弥漫性渗血患者有着更多的优势,在进行甲肾上腺素注射后,要在定量的情况下来进行冲洗病灶,如果出血的情况依然没有得以制止,那么病灶粘膜下还要进行肾上腺的注射。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进行治疗时,要进行甘油酸钠的注射,其中注射量要控制在5~10 ml左右,并且注射完成后还要进行曲张静脉套扎治疗,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质量效果,而胃镜下治疗法也是目前消化道出血质量的最佳方式之一。

1.3疗效判定 呕血、黑便消失,血压、脉搏正常为显效, 呕血停止,黑便颜色减轻,失血性休克及循环衰竭改善为有效;持续呕血、黑便,失血性休克及循环衰竭加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67例中,显效18例,显效率为26.87%,有效44例,有效率为65.67%,无效5例,无效率为7.46%,总有效62例,总有效率为92.54%;对照组67例中,显效11例,显效率为16.42%,有效39例,有效率为58.21%,无效17例,无效率为25.37%,总有效50例,总有效率为74.6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3,P<0.01)。

2.2两组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24 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94,P<0.01),在24~48 h的比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9,P>0.05),止血时间≥48 h的比例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5,P<0.01)。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1],呕血和或黑便是常见临床表现,本组中单纯黑便者占55.22%(74/134),呕血伴黑便者26.87%(36/134),单纯呕血者17.91%24/13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传统一般以内科药物止血治疗为主,如果无效,需进行手术治疗,这个过程时间较长,往往延误了诊治时间。而急诊胃镜既可以明确出血的病因,又能迅速止血,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内科医生应用于临床[2-3],可以明显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胃镜止血治疗包括药物喷洒、注射、止血夹、热凝、硬化治疗等。本资料中用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黏膜弥漫性渗血者,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钛夹止血用于Dieulafoy病患者,凝血酶局部喷洒贲门黏膜撕裂患者,效果较好。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4%,对照组为74.6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且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胃镜止血治疗较单纯药物止血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使用胃镜治疗急诊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止血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慧敏.内镜急诊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4):126-127.

[2]王翠.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71-72.

[3]谢永鹏,张楠,臧秀贤,等.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价值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8):704-707.

论文作者:矫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分析论文_矫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