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论文_张瑞萍, 尹朝娥

张瑞萍 尹朝娥

(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杭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法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社区的120例孕产妇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性的原则将这120例孕产妇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围产期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实验组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观察、统计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围产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产检次数、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围产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方面,两组孕产妇在接受健康管理前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健康管理后,实验组的围产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检次数方面,实验组为(11.45±3.16)次,对照组为(6.13±2.6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方式方面,实验组孕产妇中自然分娩的有41例,对照组孕产妇中自然分娩的有2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孕产妇中实施系统化的健康管理,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使其自觉地、定期地进行产检,还有利于提高社区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实施效果

近几年来,现代化医疗事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以社区为中心为孕产妇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各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社区医疗服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社区的120例孕产妇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孕产妇的最低年龄为23岁,最高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为(27.21±3.33)岁;孕周在8周到32周之间,平均为(21.13±1.36)周;42例初产妇,18例经产妇;8例为初中学历,12例为高中学历,17例为专科学历,23例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两组孕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围产期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讲座,为社区孕产妇进行集中授课;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让孕产妇进行学习;让孕产妇学习自我保健知识、孕期保健知识、心理卫生知识等。

对实验组的孕产妇实施系统化的围产期健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孕早期。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为孕产妇行健康保健指导、个人卫生指导、以及营养补给教育;为其建立健康资料档案,记录孕产妇的个人史、家族史、既往病史以及体检状况;有妊娠危险或其他并发症的高危孕产妇应及时转移到上级医疗机构。第二,孕中期。应分别对初产妇、经产妇进行随访,全面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孕妇的身体状况,并通过产科检查、体格检查、问询等方式对孕产妇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应及时将高危孕产妇转移到上级医疗机构。第三,孕晚期。定期进行随访,指导孕产妇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母乳喂养、自我监护等工作。产妇分娩后的3到7天内进行1次家庭随访,掌握产妇产褥期的保健、护理情况,指导孕产妇做好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工作,应及时将出现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以及子宫复旧不佳等产后并发症的孕产妇转移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观察、统计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围产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产检次数、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

本篇论文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围产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方面,两组孕产妇在接受健康管理前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健康管理后,实验组的围产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随着现代化医疗事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社区为中心为孕产妇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使孕产妇自觉地、定期地进行产检,还有利于提高社区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玉华,吴见安,许梅莲. 探讨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8:171-172.

[2]李惠霞,巫云辉,麦艳冰. 深圳市光明新区全人口孕产妇社区全程陪护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5:1741-1743.

[3]陆勇,黄勤瑾,梁敏红,张宜民. 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全覆盖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09:62-64.

论文作者:张瑞萍, 尹朝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探讨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论文_张瑞萍, 尹朝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