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崔颖

崔颖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 天津市 301900

摘要:为了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67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内容,观察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症状评分、肢体症状评分、入睡情况评分以及心理症状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症状评分、肢体症状评分、入睡情况评分以及心理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护理;血液透析;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血液透析是指将患者的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净化措施进行净化处理,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1]。在临床上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2]。因此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显得非常重要。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影响,进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3]。为了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67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为77岁,年龄最小为50岁,平均年龄为(66.1±2.5)岁;试验组血液透析患者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为76岁,年龄最小为51岁,平均年龄为(66.4±2.7)岁。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如性别、年龄等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向患者进行健康路教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遵医嘱用药等。

试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等方式,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帮助患者敞开心扉,取得患者的信任[4]。 (2)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因为受到疾病的影响多数患者往往会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发现心理障碍应及时进行疏导,可以多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治疗的案例,提振患者的信息等,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3)教授患者正确的压力释放方法,向患者介绍压力的释放途径,包括大声呼喊、向亲朋好友诉说等,避免在患者出现心理压力时产生过激的行为[5]。(4)向患者家属开展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家属更够为患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爱,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勇敢的面对治疗。

1.3 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症状、肢体症状、入睡情况以及心理症状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每个指标的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平均数和方差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症状、肢体症状、入睡情况以及心理症状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症状评分、肢体症状评分、入睡情况评分以及心理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因为其显著的效果,迅速在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本文为了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海英,李晓萍.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中的应用观察[J].甘肃科技,2016,32(9):119-120.

[2]刘玉荣.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61-262.

[3]周雅虹,赵惠芬,胡蓉芳,等.整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733-737.

[4]王金环.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67-970.

[5]王红伟.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7):162-263.

论文作者:崔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崔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