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人类历史的深层动因_人类进步论文

成本:人类历史的深层动因_人类进步论文

代价:人类历史的深层动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代价论文,人类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的进步总伴随着一定的代价。恩格斯在谈到文明的发展时指出:“数千年的文明制度的建立,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落为代价的”,“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9页)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付出与牺牲,代价以其特有的方式隐含在历史动因的深处,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其成果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他先以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为例,说明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进而剖析了这些阶级斗争背后的经济原因,认为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5—247页)阶级斗争不是社会历史的最后动力,它是阶级社会历史进步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派生的,应该从社会基本矛盾中寻找历史进步的终极根源。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生产力又是更为根本的因素,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已经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为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的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动力和源泉。

而生产力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发展的?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探索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讲:“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它既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又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马克思认为,这种“既得的力量”是一个系统,它包括劳动者(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这三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人们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马克思对构成生产力要素的最抽象的概括是将其区分为人和物两个方面。在人和物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中,在充分强调物的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作用,因为作为生产“主体出现的只是人”,而且“不过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从其本质上讲就是指人们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动因也在于人的作用。人的作用的发挥,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对物的因素的正确估价,以及自身的选择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物的条件,只有把自身的选择置于一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生产力的发展才成为可能。马克思告诉我们:“历史什么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奋斗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8—119 页)人类正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将潜在的生产力释放出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作用于对象。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人自身的发展,即通过人的生产劳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将其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来实现。但是,由于固有的必然性,人求得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必然以一定的付出和牺牲(包括物的付出和人的牺牲)为前提来实现,人们实践过程中的成本,消耗,付出,牺牲,以及人必须为之所承担的消极后果都作为实践进程的代价存在。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的方式来获得,代价使生产力的发展由可能成为现实。

人的发展不可能离开自身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人既创造着对象,同时也塑造着自己的形象,“人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着人自身”(马克思语)。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是实践活动中的两个最基本的互相作用的环节和过程,无论是主体客体化过程还是客体主体化过程,都使得它们各自的实现必须以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的方式来获得。也就是说,以代价的方式求得实践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

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主体为了实现对对象的改造必然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来进行。但是,在现实的发展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很难统一起来。一方面,兼顾到了合人的目的性,却有违背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实践进程总是通过付出代价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客观世界“走着自己的路”,它不只为主体发展而存在,当主体违背客观外部世界的规律而只按主观意志行事时,必然产生代价。另一方面,人又有自己的目的和意志,他不仅仅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还要按其目的行事,当实践的发展进程不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和人的目的要求时,人的发展必然要付出代价。再者,历史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总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或手段,但是工具或手段并不可能完全发挥其功效,人也不可能对工具或手段进行完全充分的利用。人的活动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必须选择某种特定的、最优的手段(对最优手段的选择决定了对象化的本质只是本质中的一部分),这种选择必然使发展的其它目标和手段得不到实现和作用,而作为代价付出。其次,从已有的历史来看,历史主体本应该追求全面的发展,但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只能实现某一主导方面的发展,这样,局部的发展或进步与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不完全同步,也使得历史主体的活动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再次,历史主体的认识总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历史主体本质力量的外化受到很大的阻碍,而必须以付出代价的方式才能获得进展。第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主体的特定目标只能利用特定的手段来实现。对这一特定手段的选择必然会造成历史主体本质力量的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发挥。得不到发挥的部分就作为代价付出。另外,历史主体总是同时以个人、群体、社会三种形式存在,历史主体之间的交融、冲突使物的付出、人的牺牲成为一种必然性现实。正如法国的佩鲁所指出的那样,历史的进步总是“发生于各种活动和相反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于人类行为都彼此冲突的评价中”。

在客体主体化的进程中,客体本身的属性使主体的实践进程也必然与一定的代价相伴随:(1)客体属性的显露需要一个过程,人的努力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当人探究的目的与客体本身属性的显露相符合并一致时,实践结果将会出现正效应,反之将会出现负效应(代价),而人的认识实践活动不可能使主体客体达到完全的统一,这就使得实践的进程必然以付出代价的形式进行。(2 )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能力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人的认识来自于实践,来自于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无论是人的实践活动,还是认识主体,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即它们只能在一定的,当时所能达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和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实践和认识才能达到什么程度。因此,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相对真理。认识就其正确反映客体的一定方面的客观实际来讲,它具有真理性,但就其不能和没有反映客体的全面的客观实际来说,它又具有历史局限性。人的认识的这种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必然带来人们判断、选择和实践活动的历史局限性,进而必然会造成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某些不合理性,从而使人们的选择和实践付出一定的代价。

人的发展的最终实现,必须通过在实践中扬弃代价来获得。实践的发展内含着进步与代价的矛盾。代价是实践过程中一种具有反省、刺激和推动作用的因素,它既有理由表明各种现存事物逐渐废弃以及一些新的实践形式的诞生,又具有使人类实践进程永不陷于沉睡而继续追求新的目标的效果。实践进程中所必然付出的代价对实践的进程来讲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发展的命运、方向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代价实际上是对某种实践目标的否定和牺牲,不扬弃这种代价,实践就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代价以折射的形式蕴含着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人类的实践活动总表现为一定的历史进程,在历史进程中,对代价的扬弃成为获得新进程的一个必备环节。历史的进程总离不开一定主体以某种方式对外部世界的实践改造,实践主体改造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属“人化产品”,但这种产品是通过不合理的异化方式取得的,如异化劳动。而在一定条件下,异化就是历史进程中的代价。异化既使人类历史渗透了悲剧色彩,同时又必然被视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历史进步。在人类的实践进程中,通常以对代价的扬弃获取进步的目标和方式。马克思的哲学纲领目标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对这个人所付出代价的“旧世界”的分析批判中,才能发现未来新世界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方式、纲领、方向、目标和条件,因为在他看来,以代价形式出现的东西对发展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东西。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以牺牲个人全面发展为代价,所以他把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想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以人的异化劳动的产生为代价,所以他把自主劳动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理想目标;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的个性发展以牺牲人的个性发展为代价,所以他又提出自由个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现代西方某些有识之士现在也开始注意到资本主义自身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并寻求救治之策:针对自然环境污染,人性异化,两极分化,个人利已主义滋生等,提出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树立人和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和团结精神,缩小两极分化,追求社会公平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以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这一根本问题,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总之,实践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实践必然以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的方式实现。在实践的进程中,由于代价的存在,实践获得了自己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方式和动力。代价以一种否定的形式蕴含着实践的成果,对实践进程付出代价的扬弃始终在支配和推动着人类实践史的每一段进程。实践的发展正由于代价而成为可能。人的活动总是目的性与能动性的统一,总有其内在的实践本性。实践的发展与进步使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可能,并进而使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可能。

传统动因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的深刻动因,社会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变迁都可以而且应该从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中找到根据。生产力本身的运动也是由内在的矛盾引起的。其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的运动系统。这种动力观严格地依据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源泉”这一原理,并将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视为一个系统,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事实:任何一种发展乃至运动都必然与一定的代价相伴随。发展必须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才能获得。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亦难以离开这个规律。而且在生产力系统要素及其要素的相互作用中,代价居于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从代价的角度理解和看待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必然形成这样的模式:“代价——实践——人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代价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必须借助一系列的中介环节:生产力要获得发展必须以其内部的要素,以劳动者的发展即人的发展为主要的推动作用和实现力量,而人的发展的实现除了实践这一蕴含着人的能动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外没有别的出路,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真正人的真正发展。而且“社会的发展从其本质上讲也就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展开的过程”(高清海语)。实践的进程由其内在的矛盾决定,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的进程中都必然要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这一方式来实现。如果把人的实践活动放置到社会历史领域中,这一特点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的牺牲与物的付出(代价)总与历史的发展相联系。人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就是人解决其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也就是人逐步摆脱自然的强制的过程。摆脱这种束缚的努力与付出,包括人才、物力、财力的付出,都是实践进步中的代价。自然条件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文明进步就越快。反之,恶劣的自然条件则使人为生存与发展付出更大的代价。另外,科学认识的实践也是人的实践形式之一,科学认识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而是一种联系广泛的复杂社会现象,更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消耗。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道德的沦丧(卢梭语);技术统治人类使人面临自己的威胁,这些都是代价。在实践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应的代价与之相影而随。代价支配着人的实践,代价推动着实践的进步与发展。而只有实践的进步才有人的发展,只有人的发展才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才会有社会的运动。

代价作为人类历史的深层动因与生产力作为人类历史的深刻动因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代价动因使生产力内在的矛盾运动成为可能。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是对代价的克服与扬弃的必然结果。

相信必然,便会正视历史;重视了代价,我们就会谨慎地选择,并力求以较小的代价求得较大的发展。我们既不必为自身的发展所付出的如此多的代价而过多地伤悲,也不必因害怕付出代价而缩手缩脚。必然性的残酷不会使我们却步,偶然性的不确定也不会使我们迷茫。相信代价推动历史,并不是对代价的过份渲染和赞美,而忽视了代价则是对历史的武断。

标签:;  

成本:人类历史的深层动因_人类进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