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西师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论文_王娟

论述西师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论文_王娟

王娟(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18)

摘要: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提高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其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存在形式化问题,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学科的综合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065-01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趣味性融入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中,使数学课堂拥有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教学课堂当中,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其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

1结合生活展现教学趣味

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其社会经验和接触的事物也较少,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理解能力受到局限。但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所在。因此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增强理解能力即是数学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实物联系的方式,即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所教导的数学知识和实际实物相联系,使其可以产生较为直观的立体概念,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提高其逻辑性,让数学学习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习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如,在教导学生认识长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接触的事物进行测量,如自己的铅笔盒、自己的书本等。通过测量身边的事物,学生会对长度存在概念,同时掌握了长度的测量方法,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帮助其分清长度单位,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存在立体上的概念,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测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了测量技能,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技巧和使用情况,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教学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创新,使学生可以对学科产生兴趣,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动手学习,例如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导学生三角形等图形知识时,可以安排学生使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如纸张、筷子等工具进行图形的建立,让学生通过材料和工具将不同的图形建立起来,最好可以制作可变性图形,如长方形可变化为平行四边形等,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3情境教学创造真实场景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必须以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并以小学生的水平和经验创设有利于小学生认知的情景范围。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而兴奋。因此,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在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激发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举例而言,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创设了“小小商店”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首先,笔者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小售货员”的角色,然后把事先准备的铅笔、衣服、牙膏、水杯等物品标明价格放到讲台上,顾客来到“小小商店”,向“小收银员”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这不仅需要“顾客”自己清楚要付多少钱,“小售货员”还要判断自己收到的钱是否满足商品的总价。这不仅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4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气氛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不同于幼儿园的学校学习环境,必然会对学校产生陌生甚至畏惧的心理。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无法和学生和谐相处,融洽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降低,更不要谈什么趣味教学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让学生放松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树立学习的信心。由于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是依靠语言进行的,因此语言感情的自然流露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幽默风趣、慷慨激情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平易近人,温柔可亲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减轻学习的过度压力,更好地融入课堂和学习之中,并且认为学习是一件可以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的事情。

5总结

总之,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思维不能集中,教师通过编讲精彩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的学习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讲授枯燥的数学理论.结合实际生活,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采取编讲故事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教学目标.这才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技巧[J].茅丽莉.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年09期

[2]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徐海明.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年09期

[3]小学英语教学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J].黄小英.新校园(阅读)2018年06期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论述西师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论文_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