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但也使得网络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增加了电力体系的运营安全风险。
关键词: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1 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系统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引进,总体监控及保护等领域的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计算机受病毒及黑客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法份子或黑客能够根据数据传输的速率、长度、流量及加密数据的类型等各个方面干扰或者破坏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还可以结合分析网络的流量与密码对传送的数据进行解码,从而窃取重要信息。这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影响正常社会生产和生活,其危害和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2 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2.1工作环境存在安全漏洞
从目前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电力企业在信息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系统等方面存在许多安全漏洞,如不引起重视,这些漏洞将会对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影响。相关数据的流失、特定网络协议的错误等将给电力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2.2网络协议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根源。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电力系统中常见的Telnet、FTP、SMTP等协议中,主要是面向信息资源共享的,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2.3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过程中,受到病毒的侵害在所难免,但如果没有形成相配套的防护措施,那么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将不可限量。计算机病毒不仅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能够在相应文件及程序之间快速蔓延,而且还具有其他一些共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本身也是传送病毒的载体,危害性大。
3 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3.1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措施
3.1.1提高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性
首先就应该要提升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这样能够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电力企业内部系统的不利影响。在计算机中操作系统一般为其核心,只有提升访问控制系统的安全,才可以提升整个电力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性。在操纵系统的运用中,系统管理人员要及时对网络环境进行扫描检测,对系统存在的漏洞和补丁要及时进行安装,减少系统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3.1.2加强病毒预防
在互联网网络中,电力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少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病毒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防止病毒的入侵,保证电力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可以减少企业系统维护支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多,而且危害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背景下,加强计算机病毒预防,符合电力企业自身系统发展的需求,能够满足企业安全运行的需求。但是传统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要求,因此电力行业要提升自身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就需要将单机和网络防毒相结合,建立网络防毒体系,减少病毒对系统的侵袭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人员加强病毒的预防就需要在系统上安装相应的防毒程序,同时还需要将防病毒墙安装在网关处,从而保证系统对病毒的预防性,提升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
3.1.3合理使用防火墙
在进行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提高系统的防火墙质量,这样可以更好的阻止非法数据包的进入,同时还可以屏蔽网络中的非法攻击,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但是防火墙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信息的传输时间,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实时性数据管理时,需要采用专业防火墙,进而提升数据的传输速度,保证数据准确,提升系统安全。
3.2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环境措施
管理人员在对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时,还需要考虑计算机网络的外部环境,比如设备技术含量以及其他技术设施的建设质量等。在管理时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先进的网络运行环境,引进先进技术,为今后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提供设施保证。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监控管理系统,减轻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压力,提升管理效率。电力系统比较复杂,单单依靠人力管理还会存在许多的漏洞,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在发现系统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报警,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减少系统故障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在完善的监管系统中需保证系统机房的整洁,减少灰尘的进入,同时还要保证室内温度,进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管理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减少管理失误的出现。首先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即要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要定期进行检测盒维护,发现问题时如果可以解决要及时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的需要上报相应部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对系统进行维护。其次,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实现管理责任人员化,每个系统安全管理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保证管理质量,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三,要建立管理人员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需要进行监督,减少管理人员失误行为出现,同时在这样的监督中,还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中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技术行为,计算机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因此管理人员在管理时要及时了解互联网最新运行状态,了解网络系统运行数据,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系统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专业素质较低,一些企业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上比较随意,从而导致安全管理质量下降。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较差,在管理时他们不能够按照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出现问题时又相互推卸责任。第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在管理时他们不熟悉系统的运行操作程序,进而就会影响到管理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应对系统故障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升级后,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提高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的认识,保证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还要加大对他们的技术理论培训,管理行为不仅是对设备的管理,也是对技术的管理,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可以为管理实践做出更好的指导。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对于电力企业有着是非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对于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安全防护问题,电力企业还要做许多的工作,网络信息的应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必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定期的检测、评估、改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靠单一的产品或者技术就能完全解决并一劳永逸的。这些问题都需要电力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是电力系统应用发展的永恒话题。
参考文献:
[1]潘红梅.加强职工文化建设 培育员工健康心态的创新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2014(2).
[2]成明霞.计算机局域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4).
论文作者:王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系统论文; 网络论文; 信息安全论文; 病毒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