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给排水施工,其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使用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以及污水排放等的便捷性。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的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对其展开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 给水排水工程;设备技术;施工工艺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企业的广泛重视。
1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设备技术的现状
我国建设部曾发表《小康型住宅厨房卫生间设计通则》一文,《通则》中明确规定:“对建筑的厨房与卫生间给排水技术设计的标准,其中涉及的六大环节、三个阶段、两个结合。”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日益提高,居民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备技术和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关注。如今居民除了对建筑面积、建筑布局、建筑朝向、建筑周围的绿化有一定的要求,还对建筑的厨房给排水管道和卫生间等室内的给排水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企业开发商而言,如何才能提高建筑的给排水设备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已经成为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不仅如此,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建筑质量的优与劣。因此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给排水方案,毋庸置疑已经成为设备管理工作的首要解决问题。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备主要由供水设备、热水设备和中水处理设备三部分组成,企业建筑施工工程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针对每个地区和城市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造和修建。例如:我国广西地区,民族建筑众多,古老等,城市建筑企业通常会采取分区供水的方式,分别设置水泵、水池、水箱,确保为居民提供水资源,满足企业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备技术和施工工艺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党和政务、施工单位给予解决,例如:供水设备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和综合治理、变频加压给水长此以往会导致供水热度不稳定、没有形成统一的排水管理体系,居民家中经常出现排水管道堵塞等情况。因此,企业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设备技术的水平,创新施工工艺,与时俱进,优化和改良建筑给排水施工方式,从根本上保证给排水管道能够在今后的居民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
2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备技术探讨
2.1 供水设备
建筑给排水工程供水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变频调速泵组供水设备,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已经指出变频调速泵组供水方式的可靠性,但变频调速泵组供水设备技术要注意选择的水泵组要在高效区多台运行。考虑生活用水的人数及生活规律等因素,使用多台大小不一的水泵组运行,可以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水泵组的配置要按用水量的大小进行选择,譬如集中供水的建筑,由于难以准确计算用水量,供水设备可采用大泵和小泵等多台水泵,并在晚间用水量少时,加以气压罐和小泵的组合水泵组进行供水,避免高耗能的供水状态。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供水设备中,大部分是采用恒压变频供水泵组的技术,该技术低耗能。但是,采用恒压点移到管网的供水点附近,可以改变变压变流量的供水状态。二是叠压供水设备,该设备也称为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由变频供水设备、稳流罐、压力传感器、真空抑制器及控制器组成。叠压供水设备的使用效果和节能效果,主要取决于市政管网供水的稳定性和泵组的选择。因此,叠压供水设备要在征求当地市政供水部门的批准前提下,利用市政供水网的压力,让水泵的工作达到叠压供水设备的节能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叠压供水设备可以运用真空抑制器控制和稳流补偿器的技术,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时,运用该技术可以将真空抑制器打开,当稳流补偿器中进入空气,同时通过稳流补偿器中设置液体控制,进而达到叠压供水设备最大效能的使用。
2.2 热水设备
热水设备的选择要注重节能方面的考虑因素:首先,热水设备在给排水工程中,要保证热水系统冷、热供水的压力平衡;热水设备必须换热效果充分,能够达到热媒的热量合理地利用。其次,给排水工程要选择热效率高的热水设备,特别是选择排烟温度低,燃料燃烧完全的热水设备。在热水设备的技术运用中,热水循环泵的流程和流量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精确的计算。启停泵温度的控制应根据热水管网的大小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温度。最后,热水设备主要由管材、水表及阀件等器件组成。相关器件的选用除了要满足热水设备的工作压力和热水的温度外,还要满足管道与阀门的相连接的地方要保证密封性,防止耗能漏水。热水设备要配置温度自控控制阀门装置,以避免热水设备由于温度波动大造成能耗的增大和不安全的现象产生。
2.3 中水处理设备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中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开发能使建筑工程的用水达到合理运用。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非常宝贵和日益缺乏的资源,水荒的现象在大城市中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通过中水处理设备开发中水处理技术,使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供水紧张。中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通过拦截和水解酸化等技术,去除水中的污染杂质,为保证后续水处理的预处理方式。二级处理,主要通过物化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深度处理,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介质过滤等技术,保证用水和水质的安全性。中水回用,主要由中水处理设备采取独立的管道输送,自来水不能与管道直接连通,从而运用该技术能确保用水的安全。中水处理系统最重要的是设备的组合,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针对水质相关要求运用合适高效的中水处理设备。譬如,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的中水处理设备,就是运用预处理技术,通过格栅网拦截污水,然后运用生物降解的技术进行二级处理,并且结合杀菌消毒的深度处理技术将原水回用为生活用水。中水处理设备应用必须要注意,中水的供水管道不能与生活用水的管道相连接。
3提高给排水设备技术、创新施工工艺有效措施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逐步提高建筑给排水设备技术水平、创新施工工艺,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施工单位在进行给水工程作业时,在安装给水管道之间应该反复测量管道支架的坡向、高度、坡度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针对特殊部门的管道,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穿层的供水管道应该安装防水层避免出现渗水现象,穿墙的管道,不要设置管道接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供水设备的正常运转。施工单位还要转变传统的施工工艺,与时俱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排水管道安装施工之前,要严格遵守施工规定。首先在隐藏管道前测试水压,减少管道分水器的使用;其次,要在伸缩缝处修建止水隔离带,防治出现漏水现象;最后,施工完成后一定要检查后浇带处是否符合要求,做好保护工作,防治污染。
4 小结
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设备技术及施工工艺成为必要。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运用现代化的给排水设备技术,并且结合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才能确保给排水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以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宋坚.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J].给水排水.2005.
[2]张如心.住宅工程水暖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4.
[3]陈光耀.姜文源.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论文作者:钟旭光,章建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给排水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热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