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思想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郑海燕

精益思想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郑海燕

(国网福建龙岩供电公司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自从丰田公司推行精益生产后,精益思想迅速火遍整个制造业。许多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等利用精益思想在制造业进行生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简单介绍了精益生产的内涵和思想,并对生产计划和可靠性进行了描述。此外以精益思想和可靠性为基础,以订单方式生产为例,简单阐述了精益思想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可靠性分析的内容。

关键词:精益思想;生产计划;控制;可靠性

引言

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质量和成本为理念的传统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而以质量、成本、服务和准时交货为理念的经营模式占据市场。我国的制造企业在评价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制定可靠的生产计划以及保证生产计划得到可靠的执行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题,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就不能保证产品准时、保质保量地交货,从而会对生产成本的降低造成影响。因此,要用可靠性的理论研究客户的订单评价,企业的生产能力评估,生产过程控制,设备管理这几个方面,提高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1 精益生产方式的内涵

1.1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是JIT,是Just In Time缩写,中文意思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而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最大程度消除浪费。企业中的浪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浪费是指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工作,但是不会产生附加价值;第二类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附加价值且可以立即省去的劳动。因此,精益思想要求企业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对自身的生产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准时准量的完成客户的要求,避免浪费,为自身创造附加价值。

1.2 精益生产的原则及关键点

精益思想要求企业要清楚的了解订单业务中每个产品的价值,使产品在从最开始的设计到最后完成及交货后都尽善尽美。因此,企业要在生产管理中做到精益求精。精益思想具有五条基本的原则,第一,挖掘客户心中的价值;第二,对公司的价值流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且最大程度的消除浪费; 第三,通过客户的需求拉动价值流动;第四,鼓励员工积极的参与,并对员工进行产品授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第五,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产品的要求,每个产品都要尽善尽美。

2 生产计划控制及其可靠性描述

2.1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内容框架

企业生产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企业保证准时交货的必要条件,还对企业能否可靠、准时地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是关于生产活动中各个方面的计划,主要包括生产指标、生产的进度以及相应的布置工作,它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生产计划工作由长、中、短期三个层次的计划组成。

2.2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可靠性构成框架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和时间内,某个体系或物质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生产计划与控制可靠性是指企业接下客户订单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能力,制定出相应的生产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交货周期使顾客满足的能力。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很复杂的系统,想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制定可靠地生产计划并且可靠地执行生产计划,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客户的需求,要非常清楚的知道顾客想要的什么;然后,根据顾客的需求,对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看企业是否能够达到要求; 若企业的生产能力足够,接下来就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制定详细准确的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中要保证人手够用物料充足、设备完好,并且做好管理和检查;此外,还要对企业的库存非常了解,并把生产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不得偷工减料,制造劣质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精益思想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可靠性分析

3.1 订单评价管理

订单评价管理主要是依靠订单的要求和订单提供的价值,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评价准则,从而为生产计划确定订单处理优先级与可靠度需求,最终提供一个有可靠依据的综合过程。制造企业在接受到客户委托制造的订单后,不但要进行订单的评价,而且要有对订单的客观评价,分析判断订单能否对自己企业带来价值。在进行订单式生产模式下,尤其要考虑产能极限的问题。所以要考虑订单处理的优先级问题。不同的订单受到企业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制造企业需要详细细分所有客户。企业对订单的重要性依靠着订单对应的客户、订单本身的潜在价值和订单产品的特性等综合因素来判断,所以企业应该有一套订单评价体系,迅速对客户的订单的做出评价,避免接受了很难完成的订单,放弃了重要的订单的问题。另一方面,订单也要有主次之分,因为重要的订单一般是有很高的交付可靠性,那么可以提前计划、优先考虑主要订单,在调控生产过程时提高主要订单的任务的优先级和可靠度。对次要的订单给与一般的交付可靠度。

3.2 企业的生产能力的评估

企业必须要基于精益思想中准时化,消除浪费,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核心观点在进行订单式生产模式时接受到客户的订单,首先要做的是对订单进行详细评价;其次是对企业自身能力的评估,主要由剩余生产资源数量,自身生产能力评估,外协或者外包商的承接能力,交货期是否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等组成。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信誉就需要十分准确地评估自身的能力,在自身产能满足不了订单所需生产能力时,可以考虑与客户协商修改订单或者企业放弃订单。特殊情况下假如订单对企业特别的重要,在自身产能不足时,可以外协或者外包来弥补,此时依据企业的生产能力来选择外协和外包。

3.3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流程是通过价值流分析优化的。价值流能够确定每个生产工序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因为工作任务的量对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具有直接的影响。

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完成的作业的标准包括:生产线标准时间,作业顺序,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三项指标。生产线生产一件产品或零件都有规定好的合理的标准时间,在完成此项工作时工作人员的用量要采用最小化原则。通过作业评价和作业分析标准化各项作业,对于生产工作中不必要的作业要学会放弃。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工作成本。由于每个工作人员完成作业都有规定的时间,且每个人的成果通过各种设备连连成一条生产线,不仅缩短了生产时间,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3.4 设备管理

连续流动生产对企业的生产十分有利。将生产设备做好相应的调整,生产线才能实现基本的连续流动生产。按照设备类型对设备进行调整,而是要考虑车间面积、设备尺寸、工艺流程等条件,根据生产的物品的工艺顺序进行布置,还要通过设备布局优化的方法来进一步优化。功能不同的设备相邻布置,这样物料就能够按顺序进行流动,从而形成前后衔接的连续流动的生产线。对于关键步骤或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增加设备数量,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样把各个工序连成一条线,前面的工序完成就可以立马到下一个工序继续进行加工,在制品倒流现象不会出现,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浪费。工序之间连续性不会造成在制品的积压。此外,连续流动的生产线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很高,设备要一直处于良好可用的状态,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测管理以及维护保养,制备完善的设备管理及预防的制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可靠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管理,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准确的对自身能力做出评估,准确地制定生产计划,可靠地完成生产,实现整个成本低、效率最高、质量最优的生产模式,使企业能够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之茵.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2] 董明望,张坤,徐云. 面向精益生产模式的过程控制分析[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2).

论文作者:郑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精益思想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郑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