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处理对气道高反应患者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的预防效果观察论文_彭涛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 重庆 402360)

【摘要】目的:探究气道高反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预处理对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气道高反应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研究组70例。对照组未采用围手术期预处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预处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支气管痉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在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8例(11.4%),其中麻醉诱导后6例,术中2例。研究组在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1例(1.4%),出现在麻醉诱导后。研究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气道高反应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关键词】围手术期预处理;气道高反应;支气管痉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97-01

支气管痉挛是围手术期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药物选择不合理、麻醉深度不够、气管插管不当、呼吸道分泌物刺激、输血、手术刺激等均能够诱发支气管痉挛[1]。支气管痉挛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变窄导致体内二氧化碳蓄积,诱发呼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导致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我院对气道高反应患者给予围手术期预处理,以降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气道高反应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龄55~75岁,手术部位:五官科30例,骨科55例,普外科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研究组70例。所有患者中有17例无明显合并症,其中观察组患者18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4例脑血管疾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对照组患者20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5例脑血管疾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部位和所患疾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入院后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体温、尿量、神志心电图等情况,统计年龄、病程、哮喘严重程度、个人体格、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阻塞和感染等情况,筛选出有气道高反应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并对其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预处理:吸烟者严格禁烟2周,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术前使用3天以上茶碱和激素类药物。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长托宁1mg,特布他林雾化处理。麻醉诱导依次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均使用合适剂量。两组均采用全麻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两组均在可视喉镜下插入一次性气管导管,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等。

支气管痉挛处理:根据不同的病因实施相应措施:加深麻醉、调整气管导管、改手控呼吸、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mg,氨茶碱0.25g,氯胺酮1mg/kg,气管导管内喷入沙丁胺醇1~2次。

1.3 观测指标

统计患者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统计干预效果。

2.结果

对照组在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8例(11.4%),其中麻醉诱导后6例,术中2例。研究组在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1例(1.4%),出现在麻醉诱导后。研究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有13例(18.6%)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低体温情况,有3例(4.2%)患者有心律失常和高血压,在术后应用特他布林雾化处理及糖皮质激素等措施治疗后得到缓解。研究组有4例(5.6%)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无低体温、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情况。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

表 患者并发症情况[n(%)]

3.讨论

围手术期发生支气管痉挛的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可能是免疫机制、炎症和插管损伤等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2]。在麻醉过程中,异丙酚导致支气管哮鸣音的概率相对于其他巴比妥类药物更低,但对于异丙酚过敏的患者禁用。氯胺酮对于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具有很好的效果;依托咪酯则适用于循环功能异常或不稳定的气道痉挛患者。还可以应用维库溴铵等神经肌肉阻滞药物缓解肌肉痉挛,其对于支气管痉挛患者相对安全。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在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8例(11.4%),其中麻醉诱导后6例,术中2例。研究组在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1例(1.4%),出现在麻醉诱导后。研究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3例(18.6%)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低体温情况,有3例(4.2%)患者有心律失常和高血压,在术后应用特他布林雾化处理及糖皮质激素等措施治疗后得到缓解。研究组有4例(5.6%)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无低体温、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情况。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可能随时出现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合理用药,以缓解患者症状更好地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对于气道高反应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永忠,马树勇,宋文学,等.SLIPA喉罩在高原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03):269-272+277.

[2]钟挺,唐毅,肖兵,等.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预防双腔管插管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0):84-86.

论文作者:彭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预处理对气道高反应患者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的预防效果观察论文_彭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