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_国有经济论文

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_国有经济论文

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现状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统计分析论文,零售业论文,现状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有了很大发展,零售业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传统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逐步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演化。本文以1994年有关数据为依据,详细研究零售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结构现状,说明多种经济网点、人员、销售额、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一、我国零售业网点所有制结构分析

截止1994年底,我国零售业网点达1226万个,每百人一个零售点,表一显示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现状。

表一 1994年我国零售业网点所有制结构表

合计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私有经济 个体经济 联营股份外商 其他

港澳台经济

经济

网点数(个) 12260399

2484756947047329511168073 16057 59795

结构% 100 2.03 5.67 0.60 91.07

0.13 0.4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509、513页整理。

表一显示,在零售行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网点分别占2.03%和5.67%,两者相加其比重不到10%;个体经济网点绝大多数集中在个体经济。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零售行业个体经济网点数量巨大的特点。

二、我国零售业人员所有制结构分析

截止1994年底,我国零售业从业人员为2733万人,表二是我国零售业从业人员所有制结构状况。

表二 我国零售业从业人员所有制结构表

合计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私有经济 个体经济 联营股份外商 其他

港澳台经济

经济

人员数(人) 27327926 3657149

4228382

489409

18446466 390565115955

结构% 100 13.38 15.47 1.79 67.501.43 0.4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510、513页整理计算。

表二显示,1994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13.38%,集体经济占15.47%,个体经济占67.5%。个体经济从业人员是零售业的主体。表明个体经济在我国零售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变动和经济效益现状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变动情况。零售业是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业的主体,对其所有制结构变动分析可以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国零售业改革开放之初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经济类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格局。表三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其所有制结构变化过程。

由表三可以看出,1980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96%,其中国有单位占51.43%。1985 年国有单位占40.42 %, 比1980年下降10个百分点,集体单位占37.17%,比1980年下降7个百分点,国有单位下降速度快于集体单位。个体零售额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1985年比1980年上升15个百分点,达15.35%。1985年1990年, 国有单位比重下降幅度减缓,集体单位所占比重下降7个百分点, 个体比重继续上升,1990年达18.91%,其他经济类型1990年比1980年提高6个百分点。1991年到1994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所有制比重几乎以相同幅度下降,个体和其他经济以相同幅度上升。尤其是其他经济零售额增长异常迅速,体现出零售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特点。尽管1994年国有单位零售额仍居第一位置,但比个体零售比重只高出3个百分点。

表三 1980—1994年各种经济类型零售总额结构变动表 单位:亿元

年份 合计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合营 个体 其他

2140

1100.7954.9 0.4 15 69

19801 0.51430.4462 0.0002

0.007

0.0322

43051740 1600.312.7 661 291

19851 0.40420.3717

0.003

0.15350.676

8300.1 3285.9 263140.3

1569.6773.3

19901 0.3929 0.317 0.0049

0.1801

0.0932

9415.6 3783.72826.251.5

1844.4909.8

1991

1 0.41290.3002 0.0055

0.19590.0966

10993.7 4539.83068.280.32228

1077.4

1992

1

0.41290.2791 0.0073 0.20270.098

12462.1 4676.4 274136.3 3016.9

1991.5

1993

1

0.37520.2199 0.0029 0.2421

0.1598

16264.7 5193.93375.270.4 4626.6

2998.6

1994

1

0.31930.2075 0.0043 0.2845

0.184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524页计算整理。

2.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现状分析。所有制不同,其经营管理方式,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也不相同。下面对1994年各种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现状进行分析,本文仅分析人均零售额指标。表四是1994年我国零售业各种经济类型人均零售额。

由表四可以看出,外商投资经济人均零售额为20.5万元,位居第一;其次是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人均零售额分别为16.1万元和15.3万元,表明外商港澳台商股份制经济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上具有相当优势;国有经济人均零售额为10.5万元,高于全国零售额平均水平;私营经济人均零售额最低,仅1.5万元, 表明私营经济在经营和管理上的诸多缺陷和不足。

表四 1994年各种经济类型人均零售额

从业人员数商品零售总额人均零售额

(万人) (亿元) (元/人)

合计

888 6584.6 74151

国有经济 365.7 3852.9 105357

集体经济 422.8 2019.1 47755

私营经济 48.974.8 15297

联营经济

5.231.6 60769

股份制经济30.3

464.6 153333

外商投资经济

1.632.8 205000

港澳台投资经济 1.930.6 161053

其他经济 11.678.2 674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513页和519页计算整理。

四、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现状分析的几点结论

以上对我国零售业网点、人员、商品销售和零售业经济效益所有制结构现状作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1.国有经济仍是我国零售业的主体,但规模经营水平尚需提高。

2.集体经济在零售业中其地位仅次于国有经济,但集体经济零售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3.个体经济是我国零售业的必要补充但加强个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也是我国零售业管理的重点。

4.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我国零售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我国零售业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目前,还应该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继续扩大试办合资商业零售企业首先鼓励发展面向大众,见效快的中档模式。

标签:;  ;  ;  

我国零售业所有制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_国有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