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捆绑式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永

攸县人民医院 湖南 412300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ARDS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机的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式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30.15±23.49)h,住院时间为(7.17±0.51)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捆绑式呼吸机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捆绑式;ARDS;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ventilator bundled therapy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Methods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120 of the ARD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al subjects.The 1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personal wishes.Group,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ventilator,and 6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 bundled ventilator.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ventilato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ime of use,length of hospital stay,and complications.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33%,P<0.05.The ventilator use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130.15±23.49)h,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7.17±0.51)d,significant.The contro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8.33% and 23.33%,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bundled ventilator therapy for ARD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patient's ventilator use time and hospital stay,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ventilator;bundled;ARDS;clinical efficacy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监护病房当中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最有效的治疗ARDS的方法就是机械通气[1]。为了改善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本文对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选取的120例ARDS患者分别采用呼吸机常规治疗和呼吸机捆绑式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ARDS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这120例患者都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签订了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120例患者当中,原发疾病的类型包括重症肺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多发伤和肠梗阻等。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当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8.74)岁;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当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在2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2±9.0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呼吸机常规治疗的方法实施通气治疗,采用的呼吸机是由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Version型呼吸机,具体操作如下:先对对照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然后置入气管套管,然后将气管套管和呼吸机连接起来;将呼吸机的呼吸模式设定为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潮气量为5-10mg/kg;氧气浓度为50%-100%;呼气末正压味15cmH2O;呼吸频率为14-18次/min,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血气检测结果随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机参数。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式的方法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具体操作如下: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型号与对照组相同,先将患者的床头抬高大约30°-45°左右,同时在患者的下肢处垫上软枕,防止患者的身体下滑;然后由医护人员每日早晨八点将患者叫醒,让患者停用镇痛和镇静类药物,并对患者实施自主呼吸试验,确认患者能够达到脱机条件以后,可以脱离呼吸机,并拔管;再给予患者消化道黏膜保护制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防止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在患者脱机后的早期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平均每隔两个小时对患者进行1次声门下吸痰操作,并定时采用洗必秦进行口腔护理;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加强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2]。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和呼吸窘迫情况改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判定,显效:患者能够安全脱机,可正常进行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窘迫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能够安全脱机,可进行正常的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窘迫和缺氧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者无法脱离呼吸机进行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窘迫和缺氧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更加严重[3]。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 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出许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n(%)

3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的是由心源性以外的肺内、肺外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等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包括了呼吸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该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临床预后差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是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4]。

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的是运用一组干预手段综合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方法,采用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是通过这种方法对患者的炎症标志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30.15±23.49)h,住院时间为(7.17±0.51)d;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78.67±28.13)h,住院时间为(12.41±2.31)d;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与同类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5]。

总之,采用捆绑式呼吸机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静,董晨明.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8):762-765.

[2]杨静,董晨明,李俊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捆绑式治疗及其与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关系[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8):544-548.

[3]王春宝,刘玉静,司晓明.甲强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RDS 100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71-73.

[4]刘莉莉,柏亚妹.32例ARDS患儿俯卧位下呼吸机雾化吸人治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s1):263-264.

[5]刘英勋,滕晓辉,宋蕾.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18):3424-3426.

论文作者:刘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呼吸机捆绑式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