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四所学校创新项目的发展与效果--对阳光工程的分析_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论文

中美四所学校创新项目的发展与效果--对阳光工程的分析_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论文

中美四校创新项目的开展及其成效——对BASK项目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项目论文,成效论文,四校论文,BASK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把不同国籍的学生和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中美学校共同商讨建立了合作项目,BASK就是其中一个项目。BASK项目是由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Phillips Academy Andover)倡议发起,中国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云南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共同参与的关于环境问题的中学生暑期研究项目。BASK是Beijing、Andover、Shanghai and Kunming四个不同地区首字母组成的单词,在英文中有“晒太阳”的意思,寓意四方学生在一起度过一个充满阳光智慧的夏令营。

      自2013年开始运行以来,BASK项目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暑期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体验,对中美双方学校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当然,该项目在运行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以促使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的办学理念、BASK项目的创建及其成效等作一介绍和分析。

      一、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在世界中学习”的理念

      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建立于177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安多福学校有很强的历史感和传统感,同时它也不断地去挑战自己,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其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创新,不断地去思考和实践创新的教与学。

      学校的重要关注点是所有的在校园外开展的项目,它称这个过程为“在世界中学习”。它有非常高远的目标,即让安多福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在毕业之前都要有不同程度上的在世界中学习的经历,至少对于学生来讲在一些社区能够开展这样的社区活动,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全球背景下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勇于跳出自己的区域并能够拥有全球视野。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明白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那么,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元化的世界中来开展他们的生活?这既是个人的活动也是团队合作的活动,需要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在这些经历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不同的源头来获取丰富信息的能力,把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化归纳与整合并和他人分享的能力,能够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地理解什么是团队的一员并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体会到什么是同情、同感,什么是谦逊,还希望他们有好奇心,并懂得尊重,能够具备自己的力量和控制感、紧迫感。

      为了实现“在世界中学习”的理念和目标,学校不断地探索怎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并思考学生在校外的这些体验怎样与学校本身的课程设置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学校还加强跨学科的协作和学习。对于学生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确保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体验中把每一个学科相应的信息集中到自己身上来,并且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安多福学校会继续致力于号召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地参加到这类活动中来,不管这些活动是全球性的、本国国家性的还是地方性的。学校还会不断地鼓励教师或者还没有参与任何项目的教师去开发新的项目。

      正是由于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持有“在世界中学习”的理念和目标,它才不断去探索、开发与其他国家学校之间的合作项目,中美四校之间的BASK项目才能够诞生。

      二、BASK项目的主要理念及活动安排

      在BASK项目设立初期,一些教师对这个项目缺乏信心,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觉得项目中有跨学科的融合,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在其他学科或跨学科领域都有充足的训练,或者知道怎样去开展跨学科的合作。为了测试这个项目是否可以运行,2012年夏天,来自安多福学校、人大附中、大同中学和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的教师在昆明召开了教师会,共同商讨这个项目的可能性。在探讨时,来自四所学校的化学老师、经济学老师和德育老师一起讨论基地的环境问题,看是否能将跨学科的探索继续下去。经过探索后发现,他们可以共同探讨同一个问题,可以一起协作完成跨学科的探索,这个项目是可行的。随后,BASK项目分别在2013年暑假、2014年暑假开展了两次交流活动。这两年属于项目的试运行阶段,主要采取跨国、跨地区、跨文化、跨学科课题研究的新模式对云南的环境、生态、人文开展课题研究。

      (一)BASK项目的主要理念

      在这两年的试行阶段,BASK项目有以下主要理念。一是它基于跨学科的背景,主要涉及科学、经济学、道德和社会政策几个领域。二是项目本身规模不大,每年都是24个学生,力争使每个教师和学生能够每时每刻在一起讨论项目的开展情况。例如,在班里,经济学老师在与学生探讨经济学理念时,他就要和科学老师沟通好,确保这个理念是与下面的科学理念息息相关的。三是该项目不仅把所有的课程以跨学科的角度联系起来,而且还把学到的知识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昆明及周边进行实地考察。

      BASK项目是一个学术项目,学生是集中生活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学生与中国的学生结对形成语言和文化合作伙伴,以彼此帮助。语言和文化合作伙伴两个人一般是安排同一性别的学生,以便于他们在活动开展的后半环节住在一起。同时,语言和文化合作伙伴两个人要确保在课堂上都能够听懂,或者能够跟上课堂的进展或关键内容。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时,教师会停下来,语言和文化合作伙伴两个人要去交流,彼此去理解。同时,项目开展的后半环节还是以合作伙伴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科研,即在最后一周,小伙伴一起进行项目中相关话题的科研活动,并在最后两天对自己的科研活动进行汇报。

      同时,BASK项目也会关注学生的兴趣,这个项目在开展中没有考试、没有成绩。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交流和学习,就是为了“学”本身。同时,项目在每天都会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每个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

      另外,BASK项目对中美学生的构成也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安多福学校派出12名学生,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各派出4名学生。学生人数的这种构成可以使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之间形成一对一的交流。同时,在教师方面,安多福学校派出4名教师,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和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各派出2名教师。从目前师生比例来看,教师数量是比较多的,为项目后期发展中学生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可能。

      (二)BASK项目的一日活动安排

      早晨,教师会组织学生一起上课,如语言文化课、经济学、社会政策、道德或者生物、化学等。下午,一般会召开学生研讨会,或者体育运动,或者外出考察。晚上,教师会确保学生有一定的作业,但是这个作业量不会大,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与语言和文化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的,或者是与学校的校友一起来完成的。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把传统的中国体育活动和美国的体育活动相结合,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在生活方面,师生一般都会住在活动附近的酒店里,并且尽量确保学生和教师住在同一层。例如,女生住在宿舍的这一边,中间会有女性教师陪伴着她们;另一边住的是男生,中间也是有男性的教师陪伴着他们。在外出考察方面,项目会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实践体验。例如,2014年暑期的交流项目中,中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和科普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对盘龙江、石龙坝水电站、文海湖、金沙江等水域水质进行检测和研究;学生还实地参观了昆明方德波尔格玫瑰花卉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云南首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污水处理厂、云南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和充满神秘气息的禄丰恐龙博物馆及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及时地将一天的生活记录下来。该项目开设有专属的博客,学生可以在上面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收获。

      三、BASK项目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挑战

      (一)BASK项目试行两年来取得的成绩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BASK项目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BASK项目实现了中美四所学校的校际深度合作。参与的学生共计24位,采取一名中国学生对应一名美国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形式,形成了良好的跨文化互动交流平台。中美教师全英文授课,采用课程学习、学生自主研讨、小组合作和科普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博的学科知识背景,为项目的最终结题提供了基本支撑。此外,每日丰富的体育、协作游戏,也让中美两国学生加深了友谊,形成了浓浓的跨文化合作氛围。第二,BASK项目培养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领导才能、跨学科研究能力、解构思考能力、环境科学研究能力和全球公民意识。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不仅克服了语言障碍,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是对中美环保问题的形势和障碍有了独到的研究与见解,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尝试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和学科领域多元地发现和解读问题。

      其次,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教师要参与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来,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协作,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他也会去观察不同学生对不同教学风格的反应。教师对这些数据的收集,有助于其日后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基本上是每天的任何时候都相处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们进行了这种全面的互动,不论是在课堂上、体育活动中、考察中、用餐时还是在宿舍里。这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存在的挑战

      首先,跨学科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过经济学这个领域,以前也并没有想过科学与经济学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从几个不同的学科对问题进行分析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教师来讲,他们要评估学生的跨学科整合和科研能力及最后的产出,首先需具备跨学科协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估。其次,无论是对于中国教师还是对于美国教师来说,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教师的持续性。BASK项目持续三周,且处于暑期的中间阶段,基本上占去了他们的整个暑假。教师是否能够反复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是一个问题。同时,由于教师在学期中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其在项目开展的准备工作方面可能会做得不够充分。最后,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虽然他们的英语普遍都比较好,但是首次进入完全用英语学习各个学科的项目拓展还是会遇到一些挑战。

      总体来看,BASK项目开展两年来,受到了四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给中美学校都带来了益处。对于这个项目的未来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例如,为了减少学生在跨学科课题研究中的难度,我们可能要把一些课程(如经济学)录下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来上课,以免到暑期项目开展时还要从头学;在项目结束后,要考虑采用哪种方式可以使项目的理念和学生的课题持续发展,如召开视频会议、建立在线平台等;学生回到学校之后要能够与没有参加项目的小伙伴分享他们在项目中的体验和生活;等等。

      “在世界中学习”的理念中,要使项目开展起来并保障其顺利实施,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变得至关重要。为了推动BASK项目的持续发展,笔者还希望安多福学校、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和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能够持续发展的,并且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有持续性。同时,四所学校之间要能够自由地开展对话与讨论,分享彼此的理念和想法,能够为彼此提供新的学习体验机会,能够鼓励学生用全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能够在学生所在的地区或者在全球这个平台上全面地去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这种做法能够不断地给学生带来挑战,并在挑战过程中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世界的成员。

标签:;  ;  

中美四所学校创新项目的发展与效果--对阳光工程的分析_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