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论文_古丽米热▪阿布都热西提,买热也木姑&#9642

新疆岳普湖县人民医院 新疆喀什 844400

【摘 要】目的:研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的69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分析其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并作出对应的护理方案,以此为对照组;将改进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入住的69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率。结果:影响早产儿喂养耐受率的因素有胎龄、出生体质量、初次哺乳时间和足量喂养日等;观察组不耐受率为23.1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率,使得早产儿健康成长安全性好,可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护理方法

早产儿属于特殊群体,随着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但是接踵而至的是早产儿的喂养问题,大部分的早产儿均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喂养不耐受现象[1-2]。喂养不耐受包括胃呕吐、腹胀、以及便秘等。喂养不耐受对于早产儿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解决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问题至关重要[3]。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4],鉴于此,笔者对我科的早产儿进行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早产儿的年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2)出生12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14天;(3)外胃肠道无先天性疾病。满足标准的患者共有138例,以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院的69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4月-2015年4月入住的69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7例,女32例,出生时发生窒息者31例,母体异常者15例,产前利用糖皮质激素保胎者9例,胎膜早破7例,羊水异常3例,脐带异常4例;观察组男39例,女30例,出生时发生窒息者29例,母体异常者13例,产前利用糖皮质激素保胎者11例,胎膜早破6例,羊水异常6例,脐带异常4例。两组患儿各方面比较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喂养,观察组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1.严格把握初次哺乳时间和体位。对于出生体质量>1500g且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12h内开始肠道喂养,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则稍晚进行喂养;2.训练早产儿的吮吸能力。喂奶前给早产儿无孔橡皮奶头进行非营养性吮吸10min,每天6-8次;3.进行药物干预。对早产儿采用小剂量的红霉素(3-5mg/kg•d)缓慢静脉滴注,控制滴速,每次用药2h;4.喂养干预。胎龄>34周,吮吸和吞咽功能较好,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采用经口喂养;对于胎龄<34周,吮吸和吞咽功能不协调或者不能直接喂养的早产儿选择经口腔插入胃管间歇管饲法;病情较重的早产儿用注射器缓慢从口滴入。

1.3 效果评价[5]:观察比较早产儿的耐受率。喂养不耐受表现为:(1)呕吐、腹胀;(2)胃内参与奶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3)胃残余量被胆汁污染;(4)早产儿胃内有咖啡样物;(5)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率对比

观察组不耐受率为23.1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率对比(例,%)

3 讨论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比是否辅以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喂养不耐受的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不耐受率为23.19%,明显小于对照组59.42%。进一步通过比较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发现影响早产儿喂养耐受的因素主要有胎龄、出生体质量、初次哺乳时间和足量喂养日等。数据表明,胎龄<35周,出生体质量<2.44kg的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更高,因此在临床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早产儿初次哺乳时间和足量喂养日龄对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影响较大,因此在早产儿的喂养上应按照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严格控制初次哺乳时间。本文采取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严格把握初次哺乳时间和体位、训练早产儿的吮吸能力、药物干预、喂养干预等。早产儿的吮吸能力是通过非营养性吸吮来训练的,不仅能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而且能刺激迷走神经,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动力,提高肠道喂养的耐受性。与此同时,该类训练还可增加吞咽频率,促进反流物清除,减少反流的发生,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研究表明,红霉素能有效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因此我院增加了药物干预,也缩短了喂养不耐受的天数。而喂养干预则是根据早产儿吮吸、吞咽、呼吸功能协调发育成熟度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为早产儿补充各类营养。

综上所述,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率,使得早产儿健康成长安全性好,可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韩丽军,冯淑菊.早产儿照护者家庭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4):33-35.

[2] 许丽萍,任榕娜.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6):967-969.

论文作者:古丽米热▪阿布都热西提,买热也木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论文_古丽米热&#9642;阿布都热西提,买热也木姑&#964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