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空间构造安全性设计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_姜虹臣1,a,李楠2,b,刘荣斌3,c,倪敏4,d,

1.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成都 610041

摘要:自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决议提出建设“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后,近年来,我国儿童活动空间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儿童活动空间中,缺乏思考的构造设计是儿童安全的重要威胁。文章通过构造设计层面的分析调研,从建筑空间的微观视角出发,对儿童活动空间安全问题给予优化策略。

关键词:儿童活动空间;安全性;构造设计;优化策略

1引言

当下,儿童安全性权益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儿童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引起规划及建筑学界的高度重视。更多设计师将儿童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以达到保护儿童安全成长的重要目的,因此合理的安全性构造设计迫在眉睫。

2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现存问题

建筑空间由于多数建筑构造设计不合理,对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建筑空间中,柱、栏杆扶手、窗台、门槛、地面等某个我们认为不存在危险的建筑细部构件都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

(1)凸出的阳角

建筑物中存在较多凸出阳角,凸露出的构筑物易对儿童造成较大伤害。例如:柱、窗台板、门框、凸出墙角及墙垛。此类构筑物对儿童的伤害较大。

(2)楼梯及栏杆、扶手

栏杆、扶手是指在建筑空间内楼梯间的栏杆扶手。楼梯栏杆对在建筑空间活动的儿童主要造成坠落、磕碰、擦伤等伤害。其构造设计主要问题存在忽略儿童人体工学尺寸,易出现栏杆间隙过大、高度过低、无儿童栏杆扶手。

(3)门槛

门槛是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塑料条或金属条,是多数地面凸起的位置。任何带有棱角凸起的门槛,易使儿童绊倒摔伤。

(5)地面

室内地面常采用光泽度较高的抛光砖,地面铺设过多抛光砖,易造成儿童滑到摔伤事故。(6)裸露的管道

多数建筑在内部交通流线空间内存在大量裸露在外的管道、供暖设施。由于构造设计层面没有妥善处理,裸露在外的管道设施易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3儿童活动空间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1)地面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9(a) 光滑地面构造(作者自绘)

图9(b) 防滑地面构造(作者自绘)

如图9(a,b)所示,将光滑的地面铺设材料变为磨砂防滑材料可以有效增加摩擦力,在儿童活动时可以有效防止儿童滑倒、跌倒。专业的软型磨砂防滑材料还可以抵消儿童滑倒、跌倒时带来的冲击力,将危险降到最低。

(2)建筑空间内裸露的供暖设施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0(a) 裸露的供暖设施(作者自绘)

图10(b) 被包裹的供暖设施(作者自绘)

如图10(a,b)所示,建筑空间供暖设施悬挂于墙体表面的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1(a) 裸露的供暖设施(作者自绘)

图11(b) 被包裹的供暖设施(作者自绘)

如图11(a,b)所示,建筑空间供暖设施设置于墙体内的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3)建筑空间内凸出的阳角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2(a) 尖锐的阳角(作者自绘)

图12(b) 圆弧形阳角(作者自绘)

如图12(a,b)所示,建筑空间内凸出的尖锐直角,通过构造设计的手法将直角变成带有弧度的圆角,可以有效的防止儿童碰撞、磕伤。

(4)室内楼梯踏步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3(a) 光滑踏面(作者自绘)

图13(b) 防滑踏面(作者自绘)

如图13(a,b)所示,将楼梯踏步面设置三道凹槽,可以有效增强儿童上楼梯时的摩擦力,防止儿童攀爬楼梯时出现滑倒跌倒等意外事故。

(5)室内门框边墙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4(a) 直角形墙角(作者自绘)

图14(b) 圆弧形墙角(作者自绘)

如图14(a,b)所示,改造后的门框边墙构造方案,将本为直角的墙角变为圆弧形,以圆滑的形式代替尖锐的部分,可以有效保护儿童不受伤害。

(6)室内柱的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5(a) 直角形柱角(作者自绘) 图15(b) 圆弧形柱角(作者自绘)

如图15(a,b)所示,凸出墙面的柱经改造后将原本凸出的棱角变为圆弧形,可以有效保护儿童在活动、玩耍时不受伤害。

(7)室内楼梯栏杆、扶手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6(a) 无防攀爬处理的栏杆

图16(b) 防攀爬处理的栏杆

图16(c) 防攀爬处理的栏杆

图17(a) 无儿童扶手的栏杆(作者自绘)

图17(b) 有儿童扶手的栏杆(作者自绘)

如图16(a,b)、图17(a,b)所示,针对儿童身材较小、喜爱攀爬跳跃的特点,经过改造的楼梯栏杆、扶手,在两个栏杆中间加设一根栏杆,加设儿童楼梯扶手,增加儿童放攀爬构造设计。可以有效保护儿童在攀爬楼梯时不坠落,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

(8)室内窗台板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8(a) 有棱角的窗台板(作者自绘)

图18(b) 无棱角的窗台板(作者自绘)

如图18(a,b)所示,室内凸出的窗台板极易对儿童造成磕碰伤害,经过改造后的窗台板将窗台板凸出的部分去除,可以避免尖锐的板角给儿童带来伤害。

(9)室内墙垛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19(a) 直角形墙垛(作者自绘)

图19(b) 圆弧形墙垛(作者自绘)

如图19(a,b)所示,室内墙垛凸出的直角是儿童易受伤害的重要位置,经过改造后的墙垛将直角改为圆弧形,有效避免尖锐处与儿童直接接触,防止儿童受到伤害。

(10)室内裸露在交通环境中的管道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20(a) 裸露在外的管道(作者自绘)

图20(b) 被包裹的管道(作者自绘)

图21(a) 阴角管道(作者自绘)

图21(b) 被包裹的阴角管道(作者自绘)

如图20(a,b)、21(a,b)所示,室内交通流线中多数存在裸露在外的管道设施,这些设施不论在住宅空间或教学空间中都是对儿童人身安全的潜在威胁,经过改造后的管道设施构造方案,将裸露在外的管道用轻钢龙骨做支架、挂石膏板、外贴软性包装等构造方式包裹住,有效避免儿童与管道设施直接接触,从而保障儿童安全。

(11)室内门槛构造设计改造方案

图22(a) 单面圆滑门槛(作者自绘)

图22(b) 双面圆滑门槛(作者自绘)

如图22(a,b)所示,室内门槛是儿童绊倒的多发位置,有些室内门槛做的过高或棱角分明,儿童在不经意过门槛时极易被绊倒,上述两种构造设计方案将门槛高度降低,以圆弧形代替直角门槛,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发生绊倒的几率。

4结论

文章从对儿童行为心理的研究出发,以微观构造设计角度切入,发现儿童活动空间存在的缺陷,提出问题并进行构造设计改造,为今后儿童安全性设计抛砖引玉,力争将建筑构造对儿童的威胁降到最低,保护儿童健康茁壮的成长。以期对儿童或特殊需求人群带来较多帮助。

参考文献

[1]乔忠慧.基于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 2016(4):6-8.

[2]周珂,黄婧,严江萍. 儿童坠楼50案例分析培养生死概念让孩子别玩命 [J].安全与健康,2013(8).

[3]陈红,高帅. 儿童行为特性与行为空间安全性研究 [J].华中建筑,2013(11) :52-55.

[4]杨燊. 基于儿童通学安全的社区空间环境调查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2016(3):8-10.

[5]林娜. 基于儿童心理及其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设计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 2016(3):4-5.

论文作者:姜虹臣1,a,李楠2,b,刘荣斌3,c,倪敏4,d,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儿童空间构造安全性设计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_姜虹臣1,a,李楠2,b,刘荣斌3,c,倪敏4,d,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