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垄断的形成及其特征_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论国际垄断的形成及其特征_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论国际垄断的形成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6)04-0004-05

一、国际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指通过对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或状态。由于对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垄断也可以称为对某种产品市场的垄断。垄断分为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国内垄断是指对国内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国际垄断是指对世界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国际市场的垄断是在国内市场垄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资本在国内集中到一定程度,并在国内市场形成垄断的时候,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获取更大的利润,它们必然向国际市场发展,从而导致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集中,最终形成国际市场的垄断。国内垄断开始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国际垄断则开始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

应该指出,国际垄断是一种趋势。尽管世界各个产业都在向垄断的方向发展,但是垄断的进展程度是不同的。部分产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部分产业是垄断与竞争并存,部分产业还存在相当程度的竞争。下面具体来考察一下生产集中程度较高的产业的国际垄断情况。

民用航空器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产业,世界民用客机市场基本上被美国的波音公司(Boeing)和欧洲航空防御与空间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 Company,以下简称空客公司)所瓜分。按照美国《幸福》杂志在2005年以销售收入为标准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排名,① 波音公司位于第76位,它的总资产是539.63亿美元,2004年总收入是525.53亿美元,利润是18.72亿美元。空客公司位于第109位,它的总资产是791.97亿美元,2004年总收入是395.03亿美元,利润是12.81亿美元。这两家飞机制造商将只生产100座以下民用客机的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远远甩在后面。庞巴迪公司在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仅排在第379位,总资产200.80亿美元,2004年总收入是158.39亿美元,利润是-0.85亿美元。

波音公司在民用客机的总产量方面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据ATW市场数据统计,在2003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营的包括干线和支线的民用客机共计16168架,波音公司制造的飞机占58%,空客公司制造的飞机占16%,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制造的飞机各占5%和4%。这4家飞机制造商制造的飞机已经占了世界运营民用客机的83%。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主要生产干线民用客机,庞巴迪公司和巴西公司则主要生产支线飞机。目前,除了俄罗斯和少数几个国家使用俄罗斯的干线民用客机外,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基本上使用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干线民用客机。近几年来,波音公司在民用客机年产量方面受到空客公司的挑战。2005年,空客公司生产民用客机378架,波音公司生产民用客机290架,空客公司处于领先的地位。至此,空客公司已经连续5年超越了波音公司。另外,2005年,空客公司获得1055架民用客机的定单,波音公司获得1002架民用客机的定单,空客公司也超过了波音公司。② 然而,不论是波音公司领先空客公司,还是空客公司领先波音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在主宰着世界民用客机市场。

信息产业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广的产业,如果选择其中关键的硬件和软件产业进行分析,世界信息产业同样是一个寡头垄断产业。例如,计算机硬件的关键部件是芯片。芯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中央处理器(CPU),它是在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的部件;二是存储芯片,它是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储存的部件;三是多媒体芯片,它是用于处理和控制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数据的部件。在这三种芯片中,中央处理器(CPU)是技术要求最高的最重要的部件。但是,世界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市场基本上是被美国英特尔公司(IntelCorporation)所控制,它一家公司就占据了中央处理器(CPU)市场80%的份额。③ 英特尔公司建立于1968年,主要生产微处理器、芯片等信息产业的产品。自从英特尔公司1971年发明了第一个微处理器以后,从奔腾Ⅰ到奔腾Ⅳ,再到赛扬,它始终控制着全世界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市场。不论是什么公司生产计算机,基本上都要向英特尔公司购买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英特尔公司不仅几乎完全控制了中央处理器(CPU)市场,而且也是半导体(semiconductor)市场的主要寡头厂商。在2001年,仅英特尔公司一家公司半导体的销售量占了世界销售量的1/4。④ 英特尔公司有91000个雇员,在全世界有294个分支机构,2004年的总收入是342亿美元,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公司中位于第53位。

再如,计算机软件包括许多类型,计算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就需要有不同的软件。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其中的一种基本的软件。计算机要正常运行,就需要操作系统。世界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几乎被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所完全垄断。微软公司建立于1975年。1985年,微软公司与IBM公司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由于IBM公司当时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微软公司从OS/2操作系统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并迅速发展起来。后来,微软公司独立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并于1985年研制出Windows1.0。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出迅速排斥了别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竞争。1992年,IBM公司的OS/22.0只销售了100万套,而Windows3.0则销售了1000万套。随后,微软公司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逐渐取得了无人可以匹敌的地位,世界各家计算机公司所生产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配备Windows操作系统。

汽车产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汽车市场同样被少数几家公司所控制。但是,世界汽车产业的垄断程度低于民用航空器产业、中央处理器产业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产业。

世界7大汽车公司分别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德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Daimler Chrysler)、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s)、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s)、德国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qen)、日本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s)、日本日产汽车公司(Nissan Motors),它们在美国《幸福》杂志2005年按照销售收入排列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分别居第5、6、7、8、15、27、29位。根据对有关汽车公司网站的查询结果,2005年通用汽车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的产量分别为917万辆、405万辆、800万辆、194万辆、524万辆、335万辆、289万辆汽车,这7家汽车公司的总产量达到3464万辆。2005年全世界汽车产量约6000万辆,这意味着这7家汽车公司的产量已经占了其中的58%。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2000年曾经分析了世界汽车产业生产的集中度,得到了如表1所示汽车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的结果。

表1 世界汽车生产的集中度(单位:万辆)

跨国汽车公司 1996年产量1999年产量

世界5503.656286

通用汽车公司

840.0833.6

福特汽车公司

675.0722.0

丰田汽车公司

475.6540.1

大众汽车公司

397.7485.3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286.1482.7

日产汽车公司

274.2472.0

菲亚特汽车公司(Fiat)

258.6259.6

本田汽车公司

208.4249.6

三菱汽车公司

194.3242.3

雷诺汽车公司(Renault) 180.4208.1

最大的5家公司占世界产量的比例 49% 54%

最大的10家公司占世界产量的比例69% 80%

资料来源:UNCTAD,WorldInvestmentReport,2000,p128

类似于这些产业的寡头垄断情况,在其他的许多产业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在金融行业,世界最大的25家银行在1999年的总资产占世界最大的1000家银行的总资产的33%。在制药行业,最大的5家制药公司的销售额占世界药品销售额的28%,最大的10家制药公司的销售额占世界药品销售额的46%。⑤ 在通讯行业里,2003年诺基亚公司的手机销售量是179339210台,占据整个世界市场销售量的33.6%;同年,诺基亚公司移动通讯设备的销售量是5445307台,占据整个世界市场销售量的56.9%。⑥

二、国际垄断形成的方式

从资本的角度分析,资本在世界范围内集中的方式仍然是资本的积累和积聚。资本的积累是指不断地通过利润的资本化来扩大资本的规模,资本的积聚则是指通过与其他资本的融合来扩大资本的规模。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积累和积聚,又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下述三种形式:到外国建立企业、兼并和收购外国的企业以及与外国合资建立企业。其中到外国建立企业属于资本的积累,兼并和收购外国的企业以及与外国合资建立企业属于资本积聚。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的统计,1990年以来世界以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世界以及发达国家兼并与收购的数额、世界兼并与收购的数额与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的比例如表2所示。从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积累和积聚这个角度来看,对外投资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在迅速地扩大,从1990年的20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0000多亿美元。2000年以后直接投资的规模有所减小,但仍然在6000多亿美元以上。这意味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积累和积聚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还愈演愈烈。

表2 1990年以来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19901991

1992

1993 1994

世界直接投资流量 2078.83 1612.781692.382276.94

2594.69

发达国家

1720.72 1170.921125.831440.04

1518.28

世界并购的数额1505.76 807.13 792.80 830.64

1271.10

发达国家

1430.70 774.48 729.95 722.41

1124.61

并购数额/直接投资 72.43% 50.05%46.85%36.48%

48.99%

19951996

1997

1998 1999

世界直接投资流量 3410.86 3929.224878.787011.24 10920.52

发达国家

2187.38 2348.682840.135038.51

8490.52

世界并购的数额1865.93 2270.233048.485316.48

7660.44

发达国家

1731.97 1970.222712.695095.89

7015.78

并购数额/直接投资 54.71% 57.78%62.48%

75.83%

70.15%

20002001

2002

2003 2004

世界直接投资流量 13965.39 8259.257161.286325.99

6481.46

发达国家 11342.93 5963.055477.784421.57

3800.22

世界并购的数额

11438.16 5939.603697.892969.88

3805.98

发达国家 10889.61 5359.853415.482569.35

3397.99

并购数额/直接投资 81.91% 71.92%51.64%46.95%

58.72%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网站http://www.unctad.org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第二,除了个别年份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约60%以外,其余年份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很大的比例,甚至高达80%。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发达国家意味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首先选择了在发达国家进行资本的积累和积聚。这样,资本不仅可以控制发达国家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借助于发达国家已形成的雄厚资本使自身迅速地扩大。

第三,在所列举的15个年份中,除了有4个年份世界兼并与收购的数额与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的比例接近50%,其余11个年份该比例远超过50%,甚至达到81.91%。尽管没有到外国建立企业以及与外国合资建立企业的数额,但是也足以判断与资本积累相比,资本积聚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主要方式。

到了21世纪,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集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2003年所排列的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共有4家,它们分别是沃尔玛连锁店(Wal-Mart Stores),2563.39亿美元;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 Mobile),2370.54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325.71亿美元;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Group),2017.28亿美元。⑦ 如果将这4家跨国公司放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2003年世界211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排列,那么这4大跨国公司分别居于19、21、22、24位。⑧

在前面所分析的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中,垄断寡头们同样是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波音公司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民用客机的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它仍不断通过兼并和收购来取得垄断地位。1996年,波音公司收购了罗克韦尔防务及空间系统分部。1997年,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2000年,波音公司收购了休斯航天和通讯业务分部。特别是在1996年12月15日,当世界航空器产业中排名第一的波音公司宣布与排名第三的麦道公司合并时,引起了民用航空器产业的震动。这两家公司合并之后,波音公司拥有20万名职工,可生产民用、军用飞机以及所有航空航天工业产品,这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空客公司的竞争,从而引起了欧洲联盟激烈的反应。

汽车产业也不例外。汽车产业近年影响最大的一次兼并是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1998年5月7日,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合并。根据双方的协议,合并的资本达到约920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工业合并事件。克莱斯勒公司主要生产卡车、面包车、吉普车和运动车,轿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不到1/3。戴姆勒—奔驰公司则以生产名牌豪华轿车闻名于世。两大汽车公司合并将使双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原戴姆勒—奔驰公司豪华汽车之外的汽车生产领域。合并后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轿车和卡车的生产方面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其他汽车公司也不甘落后。1999年,通用汽车公司将它持有的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Isuzu Motors)的股份从37.5%提高到49.0%,以加强了对五十铃汽车公司的控制。2000年,通用汽车公司将它持有的瑞典萨伯汽车公司(Saab Motors)的股份提高到100%,从而完全控制了萨伯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早在1925年就通过收购林肯汽车公司(Lincoln Motors)来加快它的发展。1999年,它又以500亿瑞典克朗收购了瑞典沃尔沃集团(Volvo)中的汽车公司,以巩固它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从1987年到1999年,世界最大的20家跨国公司参与的跨国兼并与收购有1279宗,占世界跨国兼并与收购宗数的2.87%;涉及的金额是5338亿美元,占世界跨国兼并与收购金额的18.92%。⑨

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资本在世界范围内集中的方式是资本的横向扩张、纵向扩张和范围扩张。资本的横向扩张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同样的产品,以形成对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垄断。资本的纵向扩张是指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生产上游产品或下游产品,来巩固对原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垄断。资本的范围扩张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生产相近的产品,来扩大它的垄断势力。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世界投资报告》统计,资本的横向跨国扩张一直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集中的主要形式,并且所占的比例还一直趋于上升。在1987年,跨国横向兼并与收购占59%,跨国纵向兼并与收购占8%。到1999年,跨国横向兼并与收购占70%,跨国纵向兼并与收购占4%。⑩ 关于资本的范围扩张,可以以微软公司作为例子。微软公司首先千方百计地取得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垄断。当IBM公司推出自己开发的OS/2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展开竞争,并在OS/2操作系统安装SmartSuite软件以取代微软公司Office软件时,微软公司故意以较高价格向IBM公司出售Windows95操作系统,并且不提供技术支持。微软公司取得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以后,又借助于该系统继续向别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以扩大它的垄断势力范围。1997年9月,微软推出互联网浏览器IE4.0版,并要求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必须同时使用该互联网浏览器,向当时的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生产商网景公司(Netscape)发起挑战。接着,微软又向计算机生产商提供包含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程序的Windows操作系统,试图排斥别的媒体播放器软件生产商的竞争。

三、国际垄断形成的新特点

在国际垄断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下述新的情况和新特点:

第一,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互推动。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看,国内资本的集中和国内垄断的形成要先于国际资本的集中和国际垄断的形成。首先,国内垄断的形成从时间来看要早于国际垄断的形成。其次,国内垄断的形成从逻辑上分析要先于国际垄断的形成。在国内资本和生产集中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在国内垄断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对于规模巨大的公司来说,国内的市场已经变得狭小了,它们必然要走向国际市场。要争夺和控制国际市场,这些大公司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本的积累和积聚,从而走向国际垄断。

但是,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这就是说,并不是在国内垄断完成以后才开始国际垄断。在国内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开始了国际垄断。接着,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不断发展并且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资本既通过在国际范围的集中来加强国内的垄断,也通过在国内范围的进一步集中来加强国际的垄断。例如,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是一次国际并购活动,但它加强了这两家公司在本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又如,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是一次国内的并购活动,但它加强了波音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曾指出:“从1980年到1999年,世界范围内并购的数目(包括跨国和国内并购)增加了42%;并购的价值(包括跨国和国内并购)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0.3%提高到8.0%。这个时期可以划分为两次大浪潮:一次是1988年到1990年,另一次是1995年以后。这一次的国际并购浪潮与国内并购浪潮一同发生。在整个90年代,跨国并购在全部并购中的比例没有什么变化,不论按照完成交易的价值还是数目都大约为25%。”(11) 这就是说,当资本在世界范围内集中的时候,它在国内同样在大规模地集中。

第二,对科学技术的控制日益成为国际垄断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国内垄断还是国际垄断,都是由资本的本质所决定的一种发展趋势。资本要追逐高额利润,势必要控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资本要控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势必要通过积累和积聚的方式来扩大资本规模,以排斥别的资本的竞争。这就是垄断的本质。因此,垄断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它并不是产品的自然特点产生的。在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的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和规模扩张对垄断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化,垄断越来越密切地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从现象上看,垄断是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垄断。从实质上看,垄断是生产这种产品的核心技术的垄断。当某些厂商掌握了某项核心技术时,即使它们的资本并不雄厚,即使它们的生产规模并不巨大,它们也可以控制依赖于这项核心技术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微软公司并不是一家拥有巨额的资本的公司,但是当它研制出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并显示了该系统具有强大优越性以后,它就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垄断。又如,虽然航空器产业的垄断依赖于巨额的资本和巨大的生产规模,但是对航空器生产和销售的垄断实际上依赖于对技术的垄断。民用客机制造业是高科技产业,不是任何一个拥有雄厚资本的厂商都可以制造民用客机的,甚至不是任何一个即使可以集中全国社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的生产的国家都可以制造民用客机的。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垄断了民用客机的核心技术,它们就可以垄断民用客机的国际市场。

如果人们能够收集世界各个产业的资料来分析它们的生产集中度,将会发现这些产业的垄断程度将与它们所需要的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在前面所列举的几个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中,所需要的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也是很高的。而没有列举的垄断程度较低的产业,如纺织业、制鞋业等等,所需要的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是较低的。

正由于技术的垄断越来越成为生产垄断的关键因素,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而且国内垄断与国际垄断可以同时发生。例如前面多次提到的微软公司,它一研制出计算机操作系统,就迅速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形成垄断。可以预料,在各种高度依赖于复杂的科学技术的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中,只要出现重大的技术创新,就会在依赖于该技术的商品生产中形成垄断。

第三,各国的反垄断法越来越受“国家利益”支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很早就制定了“反垄断法”。但是,从国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反垄断法”并没有有效地抑制垄断势力的扩张。在国际垄断的形成过程中,“反垄断法”更是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如果别国资本的垄断损害了本国的利益,该国政府将利用“反垄断法”来抑制垄断。当本国资本的垄断损害了别国的利益,该国政府将听之任之。

微软公司诉讼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微软公司控制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生产和销售以后,继续向互联网浏览器和媒体播放器系统扩展。不论从行为和结果来看,微软公司都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终于对微软公司提出起诉。从此以后,先后发生了数十起控告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的诉讼,如美国20个州的司法部长联合起诉微软公司非法妨碍竞争,美国各地100多家民间团体集体指控微软公司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欧洲联盟以及许多美国国内外的公司对微软公司的垄断行为提出的起诉等等。

但是,最后微软公司都以赔偿的方式庭外一一和解,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2001年11月,微软公司和美国各地100多家民间团体达成和解协议,微软公司愿意支付10亿美元的和解费,为美国12500所贫困学校提供电脑、软件与培训服务。2003年5月,微软公司和时代华纳旗下的AOL公司达成了7.5亿美元的诉讼和解协议,AOL公司可以免费7年使用微软的IE浏览器,并且可以接触到其基础代码。此外微软公司还向AOL提供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2003年6月,微软公司和Be公司达成了2300万美元的诉讼和解协议。2004年4月,微软公司和Sun微系统公司达成了7亿美元的诉讼和解协议,两家公司将在服务器领域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Java服务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融合。2004年11月,微软公司和Novell公司达成了5.36亿美元的诉讼和解协议。2005年3月,微软公司和Burst公司达成了6000万美元的诉讼和解协议,Burst公司将继续使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媒体技术。2005年7月,微软公司和IBM公司达成了7.75亿美元的诉讼和解协议,IBM公司还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用于购买微软公司软件的信贷费用。2005年10月,微软公司和RealNetworks公司达成了诉讼和解协议,微软公司除了支付7.61亿美元高额费用之外,RealNetwork公司的音乐业务Rhapsody可以在MSN上运行,游戏软件也在MSN游戏和Xbox360Live中获得一席之地,而Real公司则同意使用微软的搜索技术。

四、简短的启示

在国际垄断形成和发展的情况下,要实现我国经济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要注意下述问题:第一,要培育我国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以与外国寡头垄断厂商相抗衡,争取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第二,要支持和激励自主创新,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世界寡头垄断厂商的局面。第三,要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抑制外国寡头垄断厂商对我国市场的控制,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注释:

①引自财富网站http://www.money.cnn.com提供的数据。

②《空客连续5年世界领先》,《经济日报》2006年1月9日。

③《IT时代周刊》2006年1月20日,第48页。

④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2,p126.

⑤⑨⑩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0,p129,p127,p102。

⑥《IT时代周刊》,2004年3月20日,第25-31页。

⑦UNCTAD,The World' s Top100 Non-financial TNCs,ranked by foreignassets,2003.

⑧UNCTAD,Gross Domestic Product,by Host Region and Economy,1970-2004.

(11)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0,p129

标签:;  ;  ;  ;  ;  ;  ;  

论国际垄断的形成及其特征_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