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以东阿县为例论文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
——以东阿县为例

卢凡凡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00)

摘要: 老人如何安享晚年是当代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占2.3亿,其中1.2亿在农村。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有33.3%的老年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剩余66.7%老年人中约50%处于相对贫困。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无人养老等社会问题凸显。养老的难点和短板在农村,农村是我国养老问题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地方,因此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是破解农村养老困境、释放老年人口“二次红利”的首要措施。

关键词: 精准扶贫;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1 精准扶贫与老龄化现状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形成“政府支持、多方参与、依托农村、民间操作”的格局,以自家居住地为中心,在养老上做到邻里自助、互助。实现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充分重视农村的失能、失智、高龄、重病、贫困等困境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如图1、图2所示,我国处于相对渐进的老龄化格局,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以青壮年为主,预计2050年我国老龄化将极为严重,因此当前要加强对政策模式的调整,对2020年后减轻养老负担和减少贫困有预见性意义。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可以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方式解决,由于老龄人口缺乏能动性,适合低保、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等兜底保障性措施,各类农村适用保险与农村养老模式有效衔接,实现农村老龄人口精准脱贫、妥善养老。

2 精准扶贫与农村养老的关系

农村贫困问题是养老问题的根源,受经济条件制约,其家中有劳动能力的壮年进城务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以往计划生育、城镇化等政策影响下己经逐渐“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农村家庭结构又面临着“空巢化”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造成了“白发老人”因缺少经济收入带来的生活质量不佳,同时也缺少来自子女的精神陪伴。

当前,“靶向”扶贫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契机,于此同时解决好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村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可有效攻克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应给予农村地区更多的政策倾斜、资金补贴,对于家中有年迈老人的青壮年而言,可以顺势在农村地区创业就业,为家乡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1 老年人口比例趋势图

图2 老年人口数量走势图

2.1 精准扶贫是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关键

农村地区老年人在养老金等问题上缺少保障,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空心化”状态,使得农村老年群体缺少物质和精神补给,农村无疑成为我国养老问题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地方,农村养老问题牵动我国的养老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等政策措施,在相关领域进行政策兜底,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老人的生活环境。此外,国家由“输血”改为“造血”,在农村地区实行产业带动,“扶上马再送一程”等帮扶策略,吸引原有年轻人回乡创业、再就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同时,年轻人有充分的时间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在精准扶贫的号召下,给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2.2 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为脱贫攻坚助力

2017年5月22日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山东省老龄化人口占57.7%,已大面积进入“银发时代”。据《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数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约占2.3亿,其中1.2亿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农村留守老人无人为其养老等社会问题凸显。现在的农村是以留守儿童、老龄人口为主要人群,2020年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与农村养老问题紧密相关,解决好其生活问题才能抓住精准扶贫的关键点,才能建成覆盖全面的小康社会。通过举办老年人群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排解其精神孤独之余为年轻群体提供生活经验,妥善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日常问题,激发农村老年人口的“二次红利”,为脱贫攻坚助力。

根据《东阿县居家医养试行管理办法》,借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组建家庭护理服务队伍,加强上门服务医护规范,将有医学经验的老年人集合在一起,助力医养服务,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建立健全医养制度规范化,针对居家养老医养服务的对象,展开疾病预防工作。

3 东阿县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积极探索智慧型养老,全县共有3个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社区)积极引进智慧系统,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加强医护人员与居家老人的联系,让居家养老服务更贴心、更放心。

3.1 “健全机制+政策引导”

①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痛风、继发性高血脂症者。②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和重大手术的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3.2 “针对性指导+疾病的早期发现”

马略卡岛(Mallorca)位于地中海,面积3640平方公里(南北75公里、东西100公里),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马略卡岛上到处是砂质的海滩、陡峭的悬崖、种植着橄榄或是杏树的田野等自然风光。

乡镇服务队每季度定期上门服务,对巡诊服务时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告知签约对象及老人子女。通过巡诊,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切实解决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医疗问题。

3.3 “智能互联+全天候监控”

据山东省东阿县卫计局2018年统计,该县不断完善养老方式,积极探索“1+1”居家养老模式。响应党的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形成“政府支持、多方参与、依托农村、民间操作”的格局,让老年人在自家的土地上颐养天年,让老人在集体生活中解除孤独、在互相帮助中缓解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

4 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LoRa的优势在于技术方面的长距离传输能力。单个网关或基站可以覆盖整个城市或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在一个给定的位置,传输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或障碍物,但LoRaR和LoRaWAN链路预算优于其他任何标准化的通信技术。链路预算通常以dB为单位,是在给定的环境中决定距离的主要因素。通过小量基础设施建设,便可以覆盖到整个国家[6]。

激发老年人口的“二次红利”,使其绽放夕阳红。响应精准扶贫政策导向,在农村地区建立老年人精神文化场所,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倡导“百善孝为先”,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举办老年保健、养生、读书看报等活动,让老年活动丰富多彩,排解因子女缺失带来的孤独感。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杜绝返贫现象发生。使贫困的老年人能够得到应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在扶贫救助待遇上要做到“保基本”,让基础养老金制度向农村地区政策倾斜,基本保障其在无子女物质提供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正常生活需要。

从表4可以看出,在刀具长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刀具直径的增加,换能器谐振频率有较大下降,最大应力值有小幅降低;在刀具直径相同时,随着刀具长度变长,换能器谐振频率和最大应力值逐渐降低,刀具直径越大,下降的幅度也越剧烈。不同尺寸刀具下,换能器的位移节点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与不安装刀具的换能器位移节点位置相同,但在刀具直径为7mm,长度在40mm以上时,位移节点位置从49mm处跳跃到53mm处,已经不能满足换能器的安装固定要求。

信息化养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贫困地区建立“互联网+村庄”的模式,帮助村干部和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进行信息培训,形成养老信息互联互通,贫困老年人的需求可以第一时间反映到上级部门,更加精准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实现帮扶对象精准化。

参考文献

[1]马菲菲,程杰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2017,38(04):81-85.

[2]赵庆芳.如何更好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精准扶贫中作用[J].经济纵横,2018,(05).

[3]杜彦.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精准养老问题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8,39(06):98-102.

[4]赵增华,王丽.精准扶贫:破解农村养老困境的契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10):25-27.

[5]王琳杰,王丽波.精准扶贫下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以铜仁市甘龙镇为例[J].市场周刊,2017,(07).

[6]戴沅均.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框架[J].农业经济,2018,(05).

[7]张明锁,韩江风.构建“慈善+扶+产业”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J].中州学刊,2018,258(06):62-67.

[8]张华.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地区农村养老服务问题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J县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21:123-126.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0.003

作者简介: 卢凡凡,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农村发展、脱贫扶贫。

标签:;  ;  ;  ;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以东阿县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