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论文_刘丽娟

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论文_刘丽娟

勃利县小五站镇卫生院 15454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常规生活检验项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调查者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及生化检查,对比两组调查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肝炎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肝炎组TBIL、ALT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ALB及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LB与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检出能力,并且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经济性高,可依据临床比较、分析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效率。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常规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实质及功能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患者可并发黄疸发热等,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重点防治的急慢性传染病[1]。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其中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临床调查显示,我国乙肝患者已达总人口数量的8%-10%,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及筛查工作[2]。本研究探讨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指标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肝炎组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45.2±9.4)岁,肝炎病程时间6个月~35年,平均病程时间(21.2±1.4)年,其中乙型肝炎52例,丙型肝炎28例,已发生肝硬化22例,合并有黄疸发热9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同意;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联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11)》[3];检测前7d内未服药治疗;无精神疾病病史;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已进展为肝癌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先天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人员,男61例,女39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4.1±5.6)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

1.2 检测方法

采用我院TOSHIBA L20型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生化检测,血细胞分析采用雅培CD-18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被检者检测前12h禁食,取次日空腹外周血液作为血样标本,常规离心后制成血清标本并进行血生化检测及血细胞分析,检测所用试剂及标准质控品均使用原装仪器配套产品;质控品的测试均在控制范围内进行。

1.3 观察指标

血细胞分析主要检测调查者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测主要观察调查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肝功能白球比(A/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细胞分析及血生化检测结果

对比两组调查者的血细胞分析及血生化检测结果,肝炎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肝炎组TBIL、ALT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ALB及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的生化检测结果

对比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患者的血生化检测结果,乙肝患者ALB及A/G水平明显高于丙肝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T及TBIL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不仅会对患者的肝脏实质及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同时可累及机体多器官受损,其中以血管、骨髓受累程度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的抑制与血管内皮的损伤[4],是全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实验室检查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常规筛查方法,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并且TBIL、ALT、ALB、A/G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其ALB与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研究回顾及结果分析可知,病毒性肝炎患者脾功能异常亢进,可严重影响骨髓功能及造血干细胞[5],引起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进而造成血小板计数降低。肝脏是机体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6],当肝功能损伤时直接影响患者机体血清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因此通过常规血生化检测可检出患者血清白蛋白及总蛋白的异常变化,间接表明患者肝功能情况[7],综合血细胞分析及血生化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可提高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确诊率。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检出能力,并且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经济性高,可依据临床比较、分析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效率。

参考文献:

[1]毛诗海,程训民.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4):124-126.

[2]马志慧.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627-628.

[3]陈艳红.病毒性肝炎相关检验项目的回顾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35-36.

[4]毛远丽.实验室检测病毒性肝炎指标的质量保证[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6):16 -17.

[5]刘晓静.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生化检验指标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0):27-28.

[6]赵龙凤.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J].健康向导,2012(2):18-20.

[7]吴冬云.对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测价值的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2,12(4):51-52.

论文作者:刘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论文_刘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