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官吏别名研究_宋朝论文

中国历代职官别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官论文,别名论文,中国历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事物异名,是名物称谓中一个特殊而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从事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对异名的考释构成了训诂注释的重要内容。自秦汉《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独断》,以至明清《本草纲目》、《事物异名》、《事物异名录》、《称谓录》,及当代之《古今人物别名索引》、《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清人别名字号索引》、《同义词词林》、《敦煌俗语字研究》、《汉语大辞典》等等,对事物异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收录与解释。关于语词、人名、地名之异名,已有专门工具书与多种专著问世。相比之下,职官异名研究与整理显得滞后,迄今未有可供寻检之工具书问世。不少古籍整理与研究著作,或综合性汉语辞典、专门的职官辞典、学术史专著,或多或少都存在误读职官别名的错误,有的则因职官别名费解索性绕过不作注释,直接影响学术文化产品的质量与水平。显然,编撰《职官别名辞典》,成了一项急迫的任务。有感于此,笔者特撰此文,就重视中国历代职官别名研究问题,发表一些个人见解,抛砖引玉,期望得到学术界同仁之响应。

一、职官别名的分类

讨论职官别名,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何谓职官别名?职官别名,应是相对于正式官称而言,即诸凡非正式官称,统可称之为职官别名。所谓正式官称,系指通过诏令发布,或官品令、式,吏部条法,会典所规定的正式官名。我们常用并引以为据之二十五史《职官志》、《百官志》,《唐六典》、《元丰官志》、《庆元条法事类》、《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等所列载职官名为正式官名。需要注意的是,正式官称具有特定时限性与变称。如秦代中尉,至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执金吾(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汉太初以后,有以“中尉”称执金吾者,则此“中尉”乃“执金吾”之旧称,或唐代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之省称,已非正式官称,当以别名视之。又如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太史监为司天台(注:《唐大诏令集》卷一○一《改太史监为司天台诏》。),此司天台为太史监之变称。光禄寺,秦代称郎中令,汉改名光禄勋,梁称光禄寺,隋、唐尚称光禄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称司宰寺,武后光宅元年(664年)改名司膳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称光禄寺,五代、宋沿称光禄寺,辽避太宗耶律光讳改称崇禄寺,明、清仍称光禄寺(注:(清)纪昀等编纂《历代职官表》卷三○《光禄寺》;唐玄宗御撰《唐六典》卷一五《光禄寺》)。一个正式官司、官职之设置,有的在历史上存在时间短暂,很快消失;有的历经许多朝代而被沿用下来,虽其中或有数度变称。假如不注意鉴别某一正式官名的特定时限性(包括其变称),就会混淆职官正称与别名之区别,或认同一官为两官、两官为一官。

职官别名,是一个普泛的概念。它实际所包含的称谓有众多名目。细而论之,可概括为以下诸种类型:

简称 简称与正式官称(即职官全称)不同,是属于与全称不同的派生称呼。史实上,在官场交往与书札、笔记、文集中,一本正经地使用职官全称较少,大量而常见的是使用职官省称。比如出现于明代笔记中的“提学副使”(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二二《宪台笞属吏》。),就是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副使、提督学道的省称;唐代“中尉”(注:(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五《初除户曹·喜而言志》:“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为“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省称;宋代“国、舍、虞、比”(注:(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一六《中舍》。),为国子监博士、太子中舍人、虞部司郎官、比部司郎官之略称;汉代“均长”(注:(清)吴式芬等:《封泥考略》卷四《辽东均长》。),为“均输长”省称。对历代职官简称之识别并非易事,缘大量职官省称仅截取职官全称中三二字,甚至一字,与职官正称面目大不相同,非娴熟该朝官制者容易误读。如有的点校者,将宋代“走马承受”这一职官简称,错断为“走马”、“承受”:“寇公在长安走马,承受奏其僭侈。”(注:(宋)李心传:《旧闻证误》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把“走马”当做“遛马”。究其实,“走马承受”之全称为“诸路经略安抚总管司走马承受并体量公事”(注:参龚延明《宋代职官别名汇释选》,《宋史研究集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因其全称文字太多,在宋代奏疏、文移、小说、笔记、史籍中,多用其“诸路承受公事”、“走马承受公事”、“走马承受并体量公事”、“走马承受”、“走马”、“承受”等诸种省称。显然,职官简称构成了需要辨识的职官别名的重要部分。

总名 职官称谓中,总名之称由来已久。晋朝杜预在论述《春秋》笔法时说:“诸侯之卿,皆必有名。其总名为大夫。”(注:(晋)杜预:《春秋释例》。)总名,这是某种类型职官的集合名,它具有相对范围内的地位、职掌、权限或特权相同或相近之属性。也就是说,凡以总名称呼的官称,如三老、台丞、八座、大小九卿、九卿、执政官、言官、经筵官、监司、法从、宦官……等等,皆为某些正式职官的有内在联系的合称。总名由正式官名组合,但又不同于单个正式官名,故归属于职官别名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同一职官总名,朝代不同,其所包含的正官也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兹举例如下:

三老 汉代有郡国三老、县三老、亭三老、乡三老,总名三老。《汉书·文帝纪》:“三老,众民之师也。”《汉书·武帝纪》:“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父闳,为郡三老。”《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注引《正义》曰:“亭三老。”

八座 高级尚书官之总名。汉魏至明清皆有此称。历朝所包含之尚书官未必相同,然大体不外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六部(或六曹)尚书。东汉以尚书令、仆射、六曹尚书为八座,魏晋、南朝尚书令、二仆射、六曹尚书为八座(注:《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上;(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八《八座》。),两宋以六部尚书为八座(注:(宋)张纲:《华阳集》卷三《李擢除徽猷阁直学士与郡》:“中台政事之原,尚书均为八座。”),清朝六部尚书、侍郎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为八座(注:(清)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汉大臣不由正途出身者》。)。

九卿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唐、宋以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卫尉寺卿、宗正寺卿、太仆寺卿、大理寺卿、鸿胪寺卿、司农寺卿、太府寺卿为九卿,明、清两朝以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为九卿(注:(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二二八引《辨释名》;(明)张居正:《张太岳集》卷三八《谢御笔之疏》;(清)纪昀等纂《历代职官表》卷二二《大理寺》。)。

别名 职官别名,古已有之。蔡邕谓:“三公”别名“天子之相”(注:(汉)蔡邕:《独断》卷上《五等爵之别名》:“三公者,天子之相。相,助也。”)。汉人已有职官别名之说。唐宋以后,职官别名更为常见。洪迈说:“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于此,以示子侄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御史大夫为亚台、为亚相、为司宪,中丞为独坐、为中宪(以下从略)。”(注:(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此类别名,属狭义别名,不同于职官省称、总名,系职官正称之派生、简化,或以类相连(综合),而是“以它名”拟称之。具体地说,从字面上看,与职官正称几无形似之处;而是从正式职官之职能、班位、待遇、渊源甚至官司方位、官员服章上,取其某种特征、典故、喻意的比拟称呼。上引的唐人所称职官别名,称太尉为“掌武”,取其在秦、汉初职“掌武事”(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司徒别称“五教”,语出《尚书·舜典》,司徒“敬敷五教”,即布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教。司空别称“空土”,取其职掌“空土”(挖窑洞以避风雨为民居),源出《尚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孔传:“冬官卿主国空土。”唐代侍中、左右散骑常侍冠均系金蝉珥貂(注:唐玄宗御撰《唐六典》卷八《门下省·左散骑常侍》。),因侍中品高(正三品)、散骑常侍品次于侍中(从三品),故有“大貂”、“小貂”之别称。御史大夫,在汉为仅次于丞相的三公官之一,故别称“亚台”;因是副相,又别称“亚相”;在隋、唐为御史长官,于是又有“司宪”之别名(注:唐玄宗御撰《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御史中丞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在东汉朝会时各享专席独坐之待遇,故有“三独坐”别名(注:《后汉书》卷二七《宣秉传》。)。

以上例证说明:狭义的职官别名与职官省称相比,自有明显的特点,即不是在字面上对职官全称的压缩、省略,而是一种寓意式的名称。因而,它比简称更难以识别。为了方便,可将职官别名细分为:

其一,拟古官称。即从某官司或某官的职能上比拟古官称,这类别名甚多。如隋唐以下至明清,常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拟《周礼》“六官”,吏部称天官,户部称地官,礼部称春官,兵部称夏官,刑部称秋官,工部称冬官(注:(明)余庭璧:《事物异名》卷上《君臣》:“吏部官:天官。周云。”(其余六部从略))。

其二,用典称。如唐、宋文人或以“专城”别称刺史、知州,“银章暂假为专城(唐刺史)”(注:(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一七《初著刺史绯又答贺客》。)、“不历半刺(宋通判)亦窃专城(知州)之寄”(注:(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五三。),此“专城”源自古诗“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注:(宋)潘淳:《潘子真诗话》(转引自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之典故。历朝御史台或别称“乌台”,出自西汉御史府柏林乌鸦群集之故事(注:《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先秦时,夷狄之族称中原之主为“父天母地”,周王及后世皇帝遂有“天子”、“天下主”别名(注:(汉)蔡邕:《独断》卷上;(汉)应邵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卷下。)。宋代故事,教授上下班许乘骑至厅前(不是门外)上、下马,颇为优待,故有“上马官”之别称(注:(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称谓》。)。

其三,俗称。为官场、民间习常便称,先流行于口头上,后渐渐录入文字。如清代俗称总督为“制台”、“制军”,巡抚为“抚台”、“抚军”,承宣布政使司为“藩台”、“藩司”,提刑按察使司为“臬台”、“臬司”(注:(清)高静亭:《正音撮要》卷三《官职·外官》。)。明代俗称巡抚为“大抚台”、巡按御史为“大柱史”(注:(明)程允升:《雅俗故事读本》五《文官》。)。宋代“世俗称列寺卿曰大卿,诸监曰大监,所以别于少卿、监。自国初以寺、监寄禄之时已然,相承甚久。”(注:(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

除上述古官称、典故称、俗称之外,可以归入职官别名大宗的,还有尊称、美称、号称、谚称、谑称(讥称)等等。

尊称 如北魏尊称司徒为“司徒公”(注:《魏书》卷一四《广阳王传》:“拜侍中、司徒公。”),尊称丞相为“千岁”、“相公”(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五月辛巳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丞相称相公》。)。明代、清前期内阁大学士、六部长贰以及翰林院、詹事府相互尊呼“老先生”(注:(清)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卷一二《京师官场之称谓》。)。唐、五代、南宋武臣尊称为“太尉”(注:(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七《节度使称太尉》;(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宋)庄绰:《鸡肋编》卷下《王三十太尉》。)。

美称与雅称 在历朝除授制诏,或表启奏疏之类公文,及文人往来书牍、诗词吟咏,并所撰杂文、墓志神道碑等文字中,常用雅称、美称,以指代正式官称。如以“白云司”雅称刑部(注:(明)王世贞:《汇苑详注》卷一四《职官部·刑部侍郎》。),“三事”雅称三公(注:(北周)庾子信:《庾子山集注》卷一三《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上公”、“师臣”雅称太师(注:(宋)苏辙:《栾城集》卷三二《西掖告词·富弼赠太师》。),“一麾”雅称刺史(注:(唐)李商隐:《樊南文集》卷一《代安平公华州贺圣躬痊复表》。)等等。美称,如御史大夫为“亚相”(注:同上书同卷《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京兆尹为“师表”(注:(明)王世贞:《汇苑详注》卷一五《职官部·京尹》。),唐宋中书舍人、知制诰为“一佛出世”(注:(宋)叶廷邦:《海录碎事》卷一一上《臣职中书舍人——一佛出世》。),汉“以五马为太守美称”(注:(明)程允升编、(清)周达用补注《故事读本》五《文臣》。)等等。

号称 带有某种特权(或亲近皇帝、或掌机要),或以威望,或以某种特点,或自诩,而含有夸耀成分的称号。如商朝大臣傅说号称“梦父”(注: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三叶;朱芳圃:《甲骨学商史》之《商》三。),汉代皇后号称“天下母”(注:《后汉书》卷一○上《皇后妃·明烈阴皇后》。),汉代“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三《宰相》。),唐代翰林学士“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注:《新唐书·百官志》一。)宋代入内内侍省都知号“内宰相”(注:(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后集》卷五三。),南宋钱塘县尉号称“八仙”(注:(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一四。),明代锦衣卫指挥使号称“缇帅”(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五《世官》。)等。

谚称 带有讽喻性之俗称。如宋代官吏选拔,常有不遵循成文法式,因人立例之事,故时人谚称吏部为“例部”(注:《宋史·选举志》四。);宋徽宗朝,宦官童贯授使相,遂有“媪相”之谚称(注:(清)翟灏:《通俗编》卷五《仕进》。);明代翰林检讨差充亲王府讲读,谚称“假翰林”(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四《藩国随封官》。),讽指在亲王府充王府官之翰林官,在仕途上从此沉滞,不如翰林院翰林官在仕途上得以优迁。

讳称 因避讳改前代官名,或改本朝官名。如西晋,避景帝司马师讳,改“太师”为“太宰”(注:《晋书·职官志》。),改三国魏官称军师祭酒为“军谋祭酒”、“军祭酒”(注:(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二十五史补编》第二册。)。新旧《唐书》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人部”、“户部”(注:陈垣:《史讳举例》卷二《避讳改官例》。)。宋代通判,避真宗刘皇后通讳,改称“同判”(注:(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避讳》。)。

此外,又有戏谑称。如宋代遥郡防御使谑称“秃头防御”(注:(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明代宦官戏称“椓人”(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六《内臣妾抗疏》。);宋代七寺闲剧不同,故而戏称太府寺卿为“忙卿”、司农寺卿为“走卿”、光禄寺卿为“饱卿”、鸿胪寺卿为“睡卿”等(注:(宋)王得臣:《麈史》卷下《谐谑》。)。归入别名类,尚有借称,如“兜鍪”历来为武官之借称(注:(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王宣子讨贼》;(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五《世官》。);“獬豸”为御史之借称(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侍御史》,转引胡广《汉官仪》;(宋)戴埴:《鼠璞》卷上《獬豸》。);年号、陵名、庙号为皇帝借称,宋神宗赵顼(注:(宋)王得臣:《麈史》卷上《官制》。)、明英宗朱祁镇借称“裕陵”(注:(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明内阁诸臣》。),明神宗朱翊钧借称万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借称乾隆,明熹宗朱由校借称熹庙——“余与君同事熹庙”(注:(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五二《吏科给事中赠太常寺卿侯君墓志铭》。),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形形色色职官别称中,还有一种副产品——僭称。其一为卑下官僭称高品官或高贵官,如宋内客省使、客省使、引进使、四方馆使等,许僭称“太保”(三师官),县主簿、县尉许僭称大理评事(注:《宋会要》仪制五之六《群官》。)。其二,社会上三教九流,受官本位影响,僭称朝中官称,明代“北人谓医曰大夫,南人谓之郎中;木工、金工、石工之属,皆为司务。”(注:(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四《郎中待诏》。)唐、宋妓辈僭称“录事(录事参军)”、“酒纠(录事参军)”(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由此可见,职官别名不但在官场,且在民间广泛流行。

二、职官别名的孳生规律

职官别名古已有之,生生不息,数量繁富。那么,它的产生有无规律可寻呢?回答是肯定的。根据笔者近期完稿的《中国历代职官别名词典》(注:龚延明编著《中国历代职官别名辞典》(250万字),书稿已于1997年交上海辞书出版社,待出版。)所收一万余条条目材料分析,别名的产生有以下途径:

首先,割取职官全称中几个字作为职官简称,这是构成职官别名最常见的途径。清人钱大昕曾指出:“宋人文集、小说,称人官名,往往割取两字,盖流俗相称之词。如云‘抚干’者,安抚司干办公事也;‘运干’者,转运司干办公事也;‘总干’者,总领所干办公事也;‘制机’者,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也;‘帅机’者,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也;‘帅准’者,安抚司准备差遣也。”(注:(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官名俗省》。)钱氏用“割取两字”概括宋代职官简称形成的特点,颇为生动,也符合宋代省称大多截取正式官称两字构成的规律;此外也有截取一字(如给事中之称“给”、中书舍人之称“舍”(注:《皇宋两朝中兴圣政》卷四七《正给舍之职》。))、三字以上者(如诸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并体量公事之称“走马承受”、“走马承受公事”等)。当然,不唯宋代,汉唐以至明清,莫不如此。所不同是,秦汉正式官名不长,大多为二字、三字,四字以上很少,因而省称相对要少得多。然割取二字之省称,也见之于史籍或汉代碑刻。如《汉邯郸鸿胪钟纪碑刻》之“鸿胪”(注:(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九《职官部》五《鸿胪》。),为汉九卿之一大鸿胪省称;汉扬雄《将作大匠箴》中所云“侃侃将作,经构宫室”(注:(清)严可均:《全汉文》卷五四《扬雄》四。),其“将作”即“将作大匠”简称。全称四字以上者,或截取三字或四字作为省称,如汉给事黄门侍郎省称“黄门侍郎”、“黄门郎”(注:《后汉书·献帝纪》:“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名六人”之注文。);汉张释之“为公车令”(注:《汉书》卷五○《张释之传》。),公车司马令“或但曰公车令,省文”(注:(清)钱仪吉:《三国会要》卷二五《卫尉卿·公车司马令》。)。唐宋以后,因差遣日益增多,职名字数也随之增多,导致职官省称数量猛增。明清常用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等,皆非官职全称。明代之“总督”,正称应为“总督某处军务”,如“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注:《明会典》卷二○九《都察院·督抚建置》。)清代“巡抚十五人”(注:《清会典》卷四《吏部》。),巡抚之正称应为“巡抚某处地方提督军务”,如“巡抚江苏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理粮饷”(注:《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巡抚》。)等。明代布政使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

按察使全称为“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注:《明史·职官志》四《布政司按察司》。)。

略称,也是省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略称是摘取全称中一字,如“中行评博”为明代内阁中书、行人司行人、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博士之略称(注:《明史·选举志》三《选人之法》、《任官之事》。);“知通”为宋代知某州军州事与通判某州军州事之略称(注:《吏部条法残本·吏部七·差注门》,《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一《知通同掌经总制钱》。);“左、右”为明代六科左给事中、右给事中略称(注:《明史》卷二三五《张养蒙传》;(明)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翰詹科道”为清代“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略称(注:《清史稿·选举志》五。),等等,十分常见。不但正式官称常用略称,别名也使用略称,如“豸骢”(獬豸与骢马使略称),用作都察院御史别称(注:(清)孙承泽:《山书》卷一《申饬大小亲民官》。);“珪符”(珪执与竹符略称),南朝用作刺史别称(注:(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六,(南齐)王融《永明十年·策秀才文五首》:“顷深汰珪符。”)。也有正式官称之略称与别名略称连称构成别名者,如“豸绣”,“豸”即“獬豸”(御史别名)之略称,“绣”为西汉绣衣直指御史(正官)之略称,明代或以“豸绣”雅称都察院御史(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一三《朝班》。)。

其次,采择《尚书》、《诗经》、《周礼》、《左传》等经典中官名、词语作为正式官名别称。如汉人称侍中为“常伯”(注:(汉)应劭撰、(清)孙星衍辑校《汉官仪》:“侍中,号曰常伯。”)、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事”(注:《汉书》卷七三《韦贤成传》:“登我三事”师古注:“三事,三公之位。”)、“三事大夫”(注:《后汉书·章帝纪》:“司空融典职六年,勤职不怠。……‘三事大夫,莫肯夙夜。’”注:“三事,三公也。”),此“常伯”、“三事”皆出自《尚书》(注:《尚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三事大夫”出自《诗经》(注:《诗经·小雅·雨无止》:“周宗既灭,靡所止戾。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唐韩愈在知制诰任上所草《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敕:地官之职,邦教是先。”(注:(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外集》卷五《除崔群户部侍郎制》。)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所拟《郑絪可吏部尚书制》:“敕:天官太宰,循序常尊。”(注:(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五○《中书制诰》三《郑絪可吏部尚书制》。)以上所用户部别名“地官”、吏部尚书别名“天官太宰”(即冢宰),皆采自《周礼》官名“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注:《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卷一《天官冢宰》、卷九《地官司徒》。)。汉唐开风气之先,宋元明清承其绪,此风愈演愈烈。“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注:(明)程允升编、(清)周达用补注《故事读本》五《文官》。),已成常式。并由此又派生出称吏部尚书为大冢宰、天卿、太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地卿,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春卿,刑部尚书为大司寇、秋卿,兵部尚书为大司马、夏卿,工部尚书为大司空、冬卿,似此类别名,在明清笔记、文集中触目皆是。如“郑冢宰三俊”、“傅司马宗龙”、“甄司寇淑”(注:(明)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纳言,通称尚书”(注:(明)黄一正:《事物绀珠》卷八《称谓部》上《部寺官通称谓类》。),“李大司马世杰”(注:(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集》卷一一《礼部堂官不由科目》。)等等,不胜枚举。

其三,沿用前朝古官称,以为别名之用。隋唐以后,科举制兴起,举子应试制作程文,讲究声律虚实不同,倘提及官名,多不宜用正式官名,而另选用古官名替换。仅用《五经》等官名已不敷应用,渐扩及沿用前朝古官,以比拟本朝官称。宋人王应麟在《玉海》中指出:“制辞须用典重之语,仍须多用《诗》、《书》中语言,及择汉以前文字中典雅者用。官名须于《职官分纪》寻替换字。如‘尚书’为‘中台’,‘吏部’为‘选部’,‘礼部’为‘仪曹’,似此类每件寻两三般,盖临时有声律虚实之不同也。”(注:(宋)王应麟:《玉海》卷二○二《辞学掼》之《制》。)每一官要找出二三个别名,而且储藏在脑海里随时准备听候调动、使唤,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供应试举子备用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职官分纪》、《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等,就应运而生。宋人孙逢吉所编撰之《职官分纪》是其中一种,其特色是专讲历代官制沿革。《职官分纪》承《唐六典》体例,每叙一宋官,尽量追本溯源,至于《周礼》、《尚书》方止。历代官名得以比类相从、一脉相承。“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之遗风,在宋代更加张扬,大量古官名保持着生命力,并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地演化成为宋代职官的别名。如《职官分纪》叙“礼部尚书”,首冠《尚书·舜典》中的伯夷“作秩宗”典掌三礼;《孔子家语》中有“不和不和,则饬宗伯”的记载。于是“秩宗”、“宗伯”就成了宋代士子常加引用的礼部尚书别名。并引《唐六典》所载:“礼部尚书,周之春官卿也。……宋、齐、梁、陈皆号祠部尚书,后魏称仪曹尚书,后周依周官置春官府大宗伯卿一人。隋为礼部尚书,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礼部。光宅元年,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注:(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一○《礼部尚书》。)这样,礼部尚书一官,就有“秩宗”、“宗伯”、“春官尚书”、“春卿”、“祠部尚书”、“仪曹尚书”、“司礼太常伯”、“大宗伯”等古称、变称,它们也就成了宋及宋以后礼部尚书别名。礼部据此并可别称“秩宗”、“春官”、“祠部”、“仪曹”、“司礼”。于是,文官、举子拟制、奏状、作文、赋诗,就大有回旋余地了。这也导致了宋代及其以后职官别名的大量涌现。试以南宋周必大《辞免权礼部侍郎奏状》为例:“左朝散郎、试秘书少监、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直学士院、兼权兵部侍郎周某状奏:奉圣旨周某可除权礼部侍郎目下供职者。……比叨起废,急被

眷知蓬阁(秘书省)、史闱(国史院、实录院)、禁林(学士院)、武部(兵部),身兼数职,莫非清华。……而况秩宗(礼部)典乐以和邦国。”又《谢礼部侍郎表》:“惟宗伯(礼部),古之清曹;惟贰卿(此称礼部侍郎),今之膴仕。”(注:(宋)周必大:《周文忠公全集》之《历官表奏》卷一。)可见,在臣僚奏状等文书中,每每不直书正式官名,为求典雅,要引用《尚书》之“秩宗”、《周礼》之“宗伯”以拟称本朝礼部之名;或以唐官“武部”(注:《新唐书·百官志》一《兵部》。)(天宝十一载改兵部曰武部)别称兵部。以汉唐等前朝官名作为本朝官之雅称,在宋形成了风气。汉官秩名如“郡太守”、“郡守”、“刺史”、“二千石”等,常用为知州、知府别名;唐官名如“东台”、“西台”、“文昌”、“凤台”、“鸾台”、“紫微”、“宪台”、“麟台”、“太常伯”、“少常伯”等等,多被宋人引作职官别名使用(注:参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宋神宗元丰时,新建尚书省,则以“文昌府”(唐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为额(注:《玉海》卷一一六《元丰文昌府》。)。南宋程俱所编宋代秘书省制度之作,则以《麟台故事》为名。以前朝古官为本朝正式官名雅称之风气,经三年一度科举考试推波助澜,至明清长盛而不衰。如明人所撰《事物异名》,将当时常用之职官别名采掇成帙,吏部别称“选部(汉灵帝改此名),文部(唐明皇改云),铨司(《唐史》),省眼(旧说)。”刑部别称“宪部(明皇改此),比部(同上),白云司(黄帝时云),秋台。”(注:(明)余庭璧:《事物异名》卷下《公廨》。)要而言之,将前朝古官引为本朝职官别名,并层层累积,是职官别名孳生之重要途径。

其四,以特征命名的职官别名。构成此类别名的职官,或舆服独具特色,或职守有特异之处,或位遇别具一格,或官称自有特点,而形成某种标志、特征,一呼即应,易为众人认同。如汉御史冠獬豸角(独角),汉以后御史或别称“獬豸”(注:(汉)胡广:《汉官仪》,见《初学记》卷一二《侍御史》;(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诗经》“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此“衮职”为西周天子别称,则以周天子服衮冕故(注:《毛诗正义》卷一八《大雅·蒸民》。);汉侍中冠金蝉右貂,貂、貂蝉就成了汉及后世侍中之别名(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侍中》;(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六《门下省·侍中》。);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冠加笼巾貂蝉”(注:《宋史·舆服志》四。),于是在文人笔下就有“先生三度貂蝉了”之词,“貂蝉”成了宰相雅称(注:刘克庄:《水龙吟》,唐圭章编《全宋词》第4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20页。)。汉魏以来,郡太守以上银印青绶,因此有“腰艾”别称(注:《后汉书》卷六五《张奂传》,《后汉书·舆服志》。);县令、县长铜印墨绶,故别称“铜墨”(注:(梁)萧统编《文选》卷三六,(南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因位遇别具一格而得名的,如唐代刑部比部司郎官享有宫中廊下食之待遇,故有“比盘”别名(注:(唐)李肇:《国史补》卷下。);殿中侍御史朝会知班,“得立五花砖,绿衣,用紫案、褥之类”,因此号称“七贵”(注:(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宋代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台官上朝,皆由朱衣吏人导引、告喝,特异于他官,故有“三告官”别名(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故事》。);宋代寄禄官中散大夫俗称“十样锦”(注:(宋)洪迈:《夷坚志》甲集卷七《刘粲民官》。),享有“马前执破木板、宴殿用金器、国史许立传”等十种权利(注:(宋)无名氏:《南窗纪谈》。),故有此称。清代,享有“世袭不降封”特权之亲王,京师俗称“铁帽子王”(注:(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一。)。以职守特征得别称者,如汉侍中为皇帝亲执虎子(唾壶),故有“执虎子”俗称(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侍中·叙事》;(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官名沿革轻重不同》。)。唐、宋起居郎、起居舍人,因上殿记注立于陛下第二螭首旁,而有“螭头”别名(注:(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宋诗“对立两螭头”(注:(宋)龚* 臣:《东原录》。),即指此。唐诗“白笔横秋霜”以“白笔”称御史,源于“汉御史簪白笔以奏不法”(注:(明)卓明卿:《卓氏藻林》之《臣职类·唐诗》。)。历代尚书有“喉舌”之别称(注:《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明)王志坚:《表异录》卷一二《职官部》。),以其职掌出纳王命,恰与《诗经》中仲山甫“出纳王命,王之喉舌”相应(注:《诗经·大雅·蒸民》。)。唐代知制诰职掌草拟诏命,故有“掌书命”别名(注:(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唐代中书舍人在参议军国事时,各持所见,杂签其名,故有“五花判事”别称(注:(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九《中书舍人类》。);以其编制为四人,又别名“四户”(注:(宋)乐史:《广卓异记》卷一四《父子三人中书舍人》。)。以官名自有特点,而产生谐音别称,如大理评士,谐称“袋里贫士”(注:(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一○《谈谑》。);清代差遣磨勘大臣,“人又以‘魔王’(魔与磨同音)呼之。”(注: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3年版,第44页。)它如以共同特征孳生的别称,有学官(国子监官、地方学校教授、教谕、博士之类)、宗官(宗正寺、大宗正司、宗人府官)、法官(大理寺、刑部官)、日官(太史局、钦天监官)、宪官(御史台、都察院官)、言官(拾遗、补阙、司谏、正言、六科给事中等等),举不胜举。国王因封国名只一字,如赵王、秦王,因而别称“一字王”(注:《金史·百官志》,(清)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三四《三答袁简斋书》。);郡王封郡为二字,如混同郡王、兰陵郡王、中山郡王等,故有“二字王”别名(注:(清)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三四《答袁简斋书》;(明)张志淳:《南园漫录》。)。

其五,以官司所处方位孳生别名。以东南西北中、左右前后、内外上下构成别名,为数不少。如汉魏尚书台别称“中台”(注:《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坐召三台。”注引《晋书》:“汉官尚书为中台。”《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唐、宋以门下省别称“东省”、“左省”、“左曹”、“东台”,尚书省别称“南省”、“中台”,中书省别称“西省”、“右省”、“右曹”、“西台”(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中书令·事对》;(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四四《中书令·左右曹》;(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二一《唐门下省》一;(宋)曾巩:《曾巩集》卷二三《相制》。)。宋代内侍省与入内内侍前因在宫中位置一前一后,又有“前省(内侍省)”、“后省(入内内侍省)”之别称(注:(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内侍两省》。)。北齐尚书省位于宫北,故别称“北省”(注:(唐)杜佑:《通典·职官典》四《尚书省》。)。南齐御史台别称“南司”(注:《南史》卷四八《杜杲传》。)。宦官因在宫内执事,故历来有“内臣”之别名(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注引《续汉书》;《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四年十二月;(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八《周镰论用内臣》。)。元代御史台有“内台”别名(注:(元)熊梦祥、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御史台记》。),相对于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而言。宋代御史台也有“内台”别名,系相对于诸路监司别称“外台”而言(注:(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四三。)。明代都察院别称“内台”(注:(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九《官制》。),相对于带右都副御史之制台(总督)、抚台(巡抚)称外台而言。明代京师由南京迁至北京,南京所保留之官司冠以“南”字,遂有“北”、“南”之分,如北太宰(北京吏部尚书)与南太宰(南京吏部尚书)(注:(清)夏燮:《明通鉴》卷七九,熹宗天启四年六月癸未朔:“去岁南太宰、北少宰,皆用陪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一一《屡兼二品正卿》。),“北礼部”与“南礼部”(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一三《礼部六尚书》。)、“北科(北京六科给事中)”与“南科(南京六科给事中)”(注:(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六:“南科嚣然劾之,而北科亦为助驳。”)。

其六,源于典故之别名。研究历代职官别名可以发现,不少别名,系由与该官有关的某种典故引申而来。“五马”,汉魏以来常用为郡太守、州刺史、知州或知府之雅称。唐诗“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注:(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八《马上作》。)此以“五马”喻刺史。“吾乡戴凤翔又得凤翔知府,在郡凡三年,五马之荣”(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二二《嫌名》。),此“五马”喻明代知府。“五马”之用典,一谓出自《诗经》“孑孑干,良马五之”,郑玄以为周代州长驾五马(注:《毛诗正义·庸风·干旄》,并参(宋)方勺《泊宅编》卷中。);一谓出自《艳歌罗敷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五马”为太守之驾乘(注:(宋)潘淳:《潘子真诗话》(转引自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唐宋给事中与明清六科给事中别称“夕郎”、“青琐郎”,源自汉代给事黄门侍郎“日暮,入对青琐门拜,谓之夕郎”典故(注:(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孙星衍校集本)。)。宋代学士院、明清翰林院别称“玉堂”,源自宋太宗为学士院“红罗飞白‘玉堂之署’”匾额(注:(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县衙别称“琴堂”,源自春秋鲁国孔子弟子宓子贱治单父县,弹鸣琴不下堂,而县治之典故(注:《吕氏春秋·察贤》;(明)余庭璧:《事物异名》卷下《公廨》。)。府治或别称“黄堂”,源自古吴郡太守厅屡失火,后涂以雌黄以防火,遂有黄堂之名(注:(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官宇》。)。

也有以名臣入典为别名者。如东汉考城县主簿仇香力主“以德化人”,而与政尚严猛之县令不合,遂辞官而去(注:《后汉书》卷七六《仇览传》。)。宋以后,“呼主簿为仇香”(注:(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五《主簿·古今事实·仇览鸾栖》。),即源于此。南朝谢朓诗“茂宰深遐眷,幽客带江皋”(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齐诗》四,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以“茂宰”雅称县令,取汉卓茂任密县令有政声之故事(注:《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周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注:《尚书正义》卷二八《冏命》。),于是就产生出太仆寺卿称“冏卿”之别名(注:(明)张溥:《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明)璩崑玉:《新刊古今类书纂要》卷五《仕宦部·太仆寺》。)。商代伊尹为汤之辅相,其别称“阿衡”,成了后世宰相、内阁首辅之别称(注:《史记·殷本纪》;(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九《阁部轻重》。)。汉唐间,或以宰相位别称“伊周”,“(周勃)为汉伊周”(注:《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赞》。)、“处贵有余兴,伊周位不如”(注:《全唐诗》卷二三八,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伊”指伊尹,“周”指辅佐成王之周公。

此外,其他或以寓意构成别称,如司隶校尉职掌纠劾皇太子以下,百僚畏惧,故有“卧虎”之称(注:(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三○《职官部》四八《司隶校尉》;《晋书》卷四七《傅咸传》。);唐、宋御史台门北向,加之御史专纠不法、整肃纲纪,所谓“简上霜凝,笔端风起”,故有“霜台”之别称(注:(唐)崔篆:《御史箴》(转引自《初学记》卷一二);(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高逸》。)。宋代礼部祠部司职事空闲,于是号称“冰厅”(注:(宋)张纲:《张华阳集》卷六《吕本中除祠部郎官》。)。或因皇帝言论及有关官司职能,如汉明帝对群臣所言:“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注:《后汉书·明帝纪》。),影响至广,其后,“百里”、“百里长”、“百里宰”等等,就成了县令别名(注:《后汉书》卷七六《仇览传》;《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全唐诗》卷二七三戴叔伦《送李明府之任》。)。值得注意的是,由别名派生别名,此为历代别名如滚雪球,越往后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喉舌”为汉尚书之别名,而由“喉舌”,南朝时又衍生出“喉唇”(注:(梁)萧统编《文选》卷五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尚书为喉舌,而以为喉唇,无乃好异。”至唐宋,“又有喉吻之说,是以《胡宗愈启》曰:‘崇禁台喉吻之司’。”(注:(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一《喉唇喉吻》。)“冏卿”为太仆寺卿别称,又派生出“冏少”、“冏贰”(太仆寺少卿)(注:(明)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清)侯方域:《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冏丞”(太仆寺丞)、“冏台”、“冏寺”(注:(清)夏燮:《明通鉴》卷七三,万历三十五年八月丁丑条;(清)王用臣:《幼学歌》卷四《各衙门官职称名·五寺衙门》:“太仆乃冏台。”)(太仆寺)等别名。三国时鱼豢《典略》称:“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注:(三国)鱼豢:《典略》(转引自《职官分纪》卷一六《秘书省》)。)由此,派生出“芸台”、“芸局”、“芸省”、“芸阁”等秘书省、秘书监之别名(注:《全唐诗》卷六七三周朴《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宋大诏令集》卷一六六《令执政举文学政事行谊之臣可充馆阁之选三人诏》;(元)王士点等:《秘书监志》卷八《正旦贺表·至正元年程益》。),又衍生出“长芸台”、

“芸阁吏”、“芸香吏”(秘书省或秘书监官)(注:(宋)李纲:《梁溪全集》卷三八《秘书省》;(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九《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全唐诗》卷八○五李冶《寄校书七兄》。)之称谓。

综上所述,职官之产生途径颇多,然并非随意、不可捉摸,自有内在规律可寻。它们是一定的政治制度、职官制和与之相应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其来龙去脉,与中国历代职官制度发展与变迁史紧密相关,亦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诸如职掌、地位、舆服、特权、文字等诸特征息息相连。

三、研究职官别名的意义

职官别名曾经广泛地渗透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其数量之庞大,据我多年研究的结果统计(注: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辞典》(250万字,1997年已交上海辞书出版社,待出版),收录了历代一万余条职官别名。),决不少于中国古代全部正式官名之数量。如此庞大数量的职官别名体系,作为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官制研究的对象,实在是被忽略得太久了。除了宋朝洪迈、清人钱大昕、俞樾等偶尔有几则谈及职官别名笔记,汉代《独断》、明代《表异志》、《事物异名》及清代《事物异名录》、《称谓录》等著述中采录了一些职官别名外,迄今未有专门的职官别名专著。

日、美分别出版过《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华帝国官名辞典》(注:〔美〕Charles O.Hucker,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les in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在国外出版关于中国职官的辞典的创举,值得赞赏。然有关职官别名,“查日本各工具书,无别称,英文Hucker官名字典更没有。”(注:〔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子健:《建议编制〈宋代官职别称〉并为国际用》,1985年8月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曾瑜、郭正忠、陈志超,并转杭州大学龚延明。参龚延明《评日美出版的中国官制辞典》,《中国史研究通讯》1986年第11期。)

国内久享盛名、影响最大的两部辞书《辞海》、《辞源》,因体例所限,所能收录的官名本身数量就少,职官别名采录就更少了。进入90年代,12卷本《汉语大辞典》出齐,又有《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注:张政烺、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官制大辞典》(注:俞鹿年:《中国官制大辞典》(上、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历代官制辞典》(注:徐连达主编《中国历代官制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宋代官制辞典》(注: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等近10部官制辞典先后出版,职官别名条目收录有不同程度扩容。其中徐连达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辞典》提出“职官方面的别称、省称、俗称、合称、泛称等也都尽量地予以收录”,已重视对职官别名的搜集与研究。然职官别名所占总条目比例极少。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则以较全面地收录宋代职官别名为其一大特色,但亦只限于宋代。以上工具书,都只能解决某个断代或某些常见职官别名,而要了解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全貌,以敷史、子、集三大部古籍阅读、整理与研究,仍然存在障碍。

事实上,由于史学界对职官别名的研究跟不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古籍整理和研究的质量,并不可避免地给文史研究工作带来间接影响。笔者就阅读所及的一些古籍点校本、注释本及辞典条目的释文,发现不少误点、误标、误释的毛病,恰恰出在官名上,而职官别名理解难度更大,出现的错误也更多。下面援例以证之。

其一,因未能识别职官省称,致标校、注释失误。

如《日知录集释》第459页:“请命各处巡抚、侍郎并同府县官用心核实。”(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按:明代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巡抚侍郎”为一官,系明代文书中常用之省称,不当用逗号隔开分成两官。《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第13页:“力田 高后元年(前187年)令郡置孝悌力田一人。”(注: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按:孝悌与力田为三乡官。据《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可见,“孝”为“孝者”省称,“悌”为“悌者”省称。《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因未及识辨简称而导致误标与误释。又如《东坡志林》卷一《记梦》:“宣德郎广陵郡王完大小学教授眉山任伯雨德公”(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校点注释本,1983年版。)。按:此处“大小学教授”系王宫大学教授、小学教授省称,校释者误认“完大”为广陵郡王之名。“完”系“宫”字误刻,应与前面“王字相连”,即“广陵郡王宫”。全句标点当改为:“宣德郎、广陵郡王宫大、小学教授眉山任伯雨德公”。并由于误标、误点,导致曲解原意,竟将“小学”注释成“文字、音韵、训诂等专称”。职官简称,看似容易识别,但随着时间推移,过去了的名物制度,日益变得难以理解。诚如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卷十八《居官箴言》中所指出的:“宋无名氏《爱日斋丛钞》云:‘王实之迈以南外宗教,为之箴。’王实之曾为南外睦宗院教授,此云‘南外宗教’,在当时固共知之,传至后世,或不得其解矣。”

其二,因未能理解职官别名,致标注失误。

《李调元诗注》:“一朝列宿承新命,十载冬官旧有声。”诗中“冬官”为清代工部之别名,注者误释为“唐以后至清,皆有春夏秋冬之官掌司四时。”(注:(清)李调元著、罗焕章等注《李调元诗注》,《送虞部赵检斋瑗师出守卫辉》,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50页。)这纯属望文生义。

《汉语大辞典》第11册第549页:“青琐闼:①宫门。借指皇宫;朝廷。南朝梁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闼,遥望凤凰池’。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明无名氏《鸣凤记·三臣谪戍》:‘望天涯魂消魄冷,空留着青琐闼谏诤虚名。’王闿运《常公神道碑》:‘爰初杨华,承明出入;秉正青闼,端言文笏。’”按:《汉语大辞典》释“青琐闼”为朝廷、皇宫,不确,实为汉魏南朝给事黄门侍郎、唐宋元明清给事中借称。《汉语大辞典》上引四书证,恰恰都是借指给事黄门侍郎、给事中。如“摄官青琐闼,遥望凤凰池”,其本意为摄官黄门郎,遥望中书令。《初学记》也引了此诗,其背景点得更清楚:“扬雄为黄门郎,三叶不徙官。散骑常侍范云与王中书诗云:‘摄官青琐闼,遥望凤凰池。’”(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侍中·事对》。)唐宋以“琐闼”、“青琐”(皆青琐闼省称)为给事中常用别名:如宋王随《杭州放生池记》:“朝奉大夫、给事中、知杭州军州王随,忝职琐闼,承乏方面。”(注:(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五。)宋楼钥《辞免除给事中状》:“进官青琐,尤惧非宜。”(注:(宋)楼钥:《攻媿集》卷三二《辞免除给事中状》。)又,《宋史刑法志注释》:“帝尝谓宰相曰:‘御史台、閤门之前,为四纲维之地。’注:閤门——官署的大门。”(注:《宋史刑法志注释·续册》,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第65页。)按:此“閤门”为东、西上閤门省称。此种省称常见于宋人笔记中,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惟閤门、御史台加方心曲领尔。”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閤门官有东上、西上閤门使,号横行班。”以是知“閤门”系“东、西上閤门司”或“东、西上閤门使”之省称。把它释为“官署大门”不免有主观臆测之嫌。又如《中国历史大辞典》之宋史分册,将“閤职”(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误释为“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閤门通事舍人(宣赞舍人)、閤门祗候、带御器械”(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4页。),即将横行诸使、带御器械与閤职混为一谈。又有校勘者不识职官别名而误校正史文字者:吴怀连《〈宋史〉校勘四则》:“《宋史》卷四○九《高定子传》:‘法

从论思百官轮对。’‘法从之论思’,意思不可解。‘法从’当是‘侍从’之误。”(注:《中州学刊》1987年第5期。)考“法从”一名,始见一《汉书·扬雄传》:“常法从。”意为法当从。但尚未成为侍从官别名。至宋,“今世通称‘侍从’为‘法从’。”(注:(宋)程大昌:《考古编》卷八《法从》。)“进升法从,在于公议。”(注:(宋)曾巩:《曾巩集》卷三七《赵州贺提刑夏倚状》。)显然,“法从”为侍从官(待制以上)之别名,已在宋代流行。上引校勘文字系属误校。可见,正确了解、把握职官别名,于阅读、校勘古籍整理何其重要。

其三,因未能区别同名异义别称而导致误读、误释。

古代官制,代有变迁,有因有革,同一名称,其内涵往往随朝代更迭而起变化,前后不尽相同,甚至变得完全不同。这种变化,对正确把握职官别名更增加了难度。如常见之“中书”,汉代为“中尚书”、“中尚书令”省称(注:(唐)杜牧:《樊川诗集》卷二《李给事二首》:“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汉书》卷三六《刘向传》:“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显干尚书事。……天子召见向,以向为中垒校尉。”《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系宦官充“尚书令”、“尚书”;魏晋为“中书令”、“中书监”(士人充)省称(注:(清)杨晨:《三国会要·职官》二《中书》:“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唐、五代、宋为“中书门下”、“中书省”、“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省称;“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一《总序》。)此两“中书”,前者为“中书省”简称,后者为“中书门下(政事堂)”简称。“中书侍郎,旧称中书。”(注:(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起问吏:‘舍人甚官职?’对曰:‘此虞中书(按:指中书舍人虞允文),朝廷侍从也。’”(注: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一七《虞允文》。)“中书”,又为元朝“中书省”(注:《元典章》卷八《吏部》二《民官子孙奏荫》:“中书吏、礼部,承奉中书省札。”)、明清内阁所属“中书科中书舍人”之简称,如《养吉斋丛录》所载:“又国初中书科中书,列于都察院衙门”(注:(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一。)。“道光间,新进士用中书者少。……近日,公私文字皆称‘内阁中书’,唯《缙绅》内尚存‘舍人’字样。《古夫于亭杂录》云:‘唐、宋以来,中书省为宰相之署,今内阁中书舍人尚沿中书舍人旧名。’若止云‘内阁中书’,则是以古署名为官衔,踳误甚大,此不可不知也。”(注:(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二;(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四《官名》。)假如我们不明了“中书”在不同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可作为数种不同官名简称,凡是遇见“中书”,概注为较知名的“中书省”简称,难道不会张冠李戴,把原来的官司或官名误认为别的官司或官名吗?这种担心不是过虑的。元人修《宋史·职官志》,就因误读《文献通考》“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

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一。)一段文字,以为“三省”为总括词,遂将文中两“中书”臆改一“中书”为“尚书”,凑成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未辨前一“中书”为“中书省”(闲省)之简称,后一“中书”为“中书门下(政事堂)”简称,改成了:“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注:《宋史·职官志》一《总序》,并参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后一“中书”(政事堂)——北宋前期宰相治事所,为“中书省”(挂名机构)简称之误导。致当代不少文史研究工作者,区分不清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与中书省两者权势天壤之别。如《欧阳修文选》《泷岗阡表》:“二府:中书省和枢密院,是宋代最高的文武政事机关,并称‘二府’。”(注:《欧阳修文选》《泷岗阡表》注3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11页。)《古文观止译注》《泷岗阡表》:“二府:北宋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注:《古文观止译注》《泷岗阡表》注27,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79页。)《中国文化史概要·宋辽金元官制》:“宋代中央要柄操于二府——中书省和枢密院。前者掌政权,后者掌兵权。”(注:《中国文化史概要》第一编《典章制度》第三章《历代官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类似注解,互相影响,如出一辙。其实,都是误读“中书门下”之简称“中书”为“中书省”了。北宋前期,号称对掌文武之柄的二府是中书门下与枢密院,非中书省,《宋会要》等史籍记载十分翔实:“中书门下在朝堂西,榜曰‘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印文行敕曰‘中书门下’。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丞郎以上带同平章事,并为宰相,而参知政事为之贰,与枢密院通谓之执政。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注:(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一七《三省》。)“本朝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注:(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一六。)

又如“玉堂”,汉代为大、小玉堂(殿堂名)省称,“上玉堂”泛指升高官(注:《汉书》卷八七《扬雄传》;《史记·孝武本纪》。),尚未定形为职官别名。唐代“玉堂”已成为秘书省代称:“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鳌详注《杜诗详注》卷一六《赠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九龄》。)宋以下,“世人专称翰苑”,则成为学士院(宋)(注:(清)翟灏:《通俗编》卷二四《居处》;(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翰林兼国史院(元)(注:(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玉堂燕集图》、《律诗七言》;《元史·百官志》三《翰林兼国史院》。)、翰林院(明、清)(注:(明)焦竑:《玉堂丛语·序》;(清)王用臣:《幼学歌》卷四《各衙门官职称名·京官各衙门》。)之别名。有的学者,对“玉堂”之种种不同官司别称,不经意,一见“玉堂”之名,就信笔释为大家较熟悉的“翰林院”。如著名词学大师夏承焘,在其选编的《苏轼诗选》中,将“玉堂阴合手栽花”,释为“元祐三年,东坡为翰林学士时,曾栽花于院中,……今已成阴。玉堂:翰林院。”(注:《苏轼诗选》,《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注3,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80页。)此属误释。宋代学士院与翰林院两者为迥然不同之机构:“翰林院 在宣祐门内东廊。掌供奉图画、弈棋、琴玩之事,常以翰林司兼领。待诏、艺学无定员。”(注:(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九五《翰林院》。)“学士院 掌制诰、赦、敕、国书及宫禁所用之文词。凡后妃、亲王、公主、宰相、节度使除拜,则学士草词,授待诏书讫以进。……官:学士二人,正三品。”(注:同上书六之五○《神宗正史职官志·学士院》。)《苏轼诗选》所以出现上述误释,是由于对清代翰林院性质与宋代学士院相近,而与宋代翰林院恰恰不同之史实不明,导致对“玉堂”八百多年来一直作为“翰苑”(翰林学士所在官司)别名之不同内涵不加以鉴别,一古脑儿归结为翰林院别名。这就提醒我们:同名异义别称,特别要重视研究,慎加区别(注:龚延明:《宋代学士院与翰林院、翰林司》,《文史知识》1993年第11期。)。

其四,未能准确把握职官别名的内蕴,注释含糊、不全面,或有意绕开。

注释,是古籍整理中难度较大的事业。要求注释者做到每一条注释精确无误,是不切实际的。这里只想从职官别名角度加以分析,如果我们重视和加强了对职官制度,特别是职官别名的研究,那么,涉及有关官制和职官别名方面的注释,也许就能做到更准确、全面。

如宋代“监司”,为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公事司之总名(注:《庆元条法事类》卷七《监司》。),作为一路的最重要管理机构,是明确由行政法规定的,不能随便增加和减少。比如宋代选人改京官,规定须有五位官员的荐举状,五人中明令其中一个为监司官:“选人常员折职司(监司)之弊,选人五削(五荐举状纸)用一职司,今有五纸俱是常员,乞以一削常员理为职司(按:即监司官)。”(注:《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二七《吏部条法·关升门》。)此为《吏部条法》中强调选人改官,其中必须有一员监司官为荐主。可是,海内外一些工具书和注释之作,对宋代的监司却未能解释全面:(日本)《中国历代职官辞典》释“监司”为“转运使、按察使”(注:〔日本〕日中民族科学研究所编《中国历代职官辞典》。)。《笔记文选读》释为“宋置诸路转运使兼带按察之任,谓之监司”(注:吕叔湘选注《笔记文选读》,《梦溪笔谈·范文正之荒政》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辞源》“监司”释文为“宋置诸路转运使监察各路,始以监司为通称。”(注:《辞源》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90页。)以上所引三家关于宋代“监司”释文,都不全面,只提及转运使,而缺了监司其余二官(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公事),这势必影响对宋代职官与选举制度之理解。

又如信手翻《李调元诗注》:“词臣拜命到边邮,一路旌旗当远游。入直兰台砖影过,出巡梧郡瘴氛收。”注文:“兰台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注:(清)李调元著、罗焕章主编《李调元诗注》,《送侍讲周稚圭升桓分巡苍梧》,第145页。)此注并未解答诗中“兰台”为清代何种衙门。其实,“入直兰台”之“兰台”,上承“词臣”(翰林院官),乃明清翰林院别称;且“砖影过”系用唐代翰林学士李程上班“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注:《新唐书》卷一三一《李程传》;(明)璩崑玉《古今类书纂要》卷五《仕宦部·翰林院》:“翰林院曰史馆、曰兰台。”)之典故,可作佐证;加上诗标题《送侍讲周稚圭升桓分巡苍梧》,亦相吻合。注文用汉御史台之兰台作笺释,隔靴搔痒,未能起到解疑释惑作用。

涉及职官别名的不确切标校、注释,容易发现;而对一些职官别名因费解放过不作注释的情况,则屡见不鲜,限于篇幅,不再举例。实际上,见难而退,不作注释,本身就是问题,同样关系着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水平。这种情况甚至也出现在一些著名学者、专家的选注本中。也许出于谨慎从事,在没有确切把握前,暂且放过。然而,无论怎样,都说明了学术界应当进一步重视对职官别名的研究。

标签:;  ;  ;  ;  ;  ;  ;  ;  ;  ;  

中国历代官吏别名研究_宋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