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功--两个完全保险”分析_两全保险论文

“学习成功--两个完全保险”分析_两全保险论文

对“学有所成——两全保险”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有所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为孩子准备充足的高等教育费用是家长的责任,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家长们都在考虑:用怎样的方式为孩子储备这笔不斐的费用才好呢?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外,还有更好的方式吗?顺应家长的这种考虑,各大保险公司陆续推出“学有所成——两全保险”。

以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保单为例,展业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这种保险的特点:

(一)投保方便,领取灵活

这种险属于银行柜台险,只要在银行柜台即可办理所有投保手续,每期保费通过活期存折自动划款,而到期教育金的给付,也由银行代付。

交费方式:月交100元,至孩子17周岁末,可多交, 但最多不超过800元。

领取方式:下列两种方式任选其一:1.18—21 周岁每年领取; 2.18周岁一次性领取。

(二)早投益,保障全面

该险种适合给0—12周岁的孩子投保,投保越早,回报越高。 不论考上大学与否,到18周岁均可领取给付金,且有意外、疾病身故责任。

(三)免征利息税

面对这一新的投资方式,许多家长困惑了。到底是买保单划算,还是存银行划算呢?下面,我们就从现行银行利率(见表1)出发, 分析一下这两种方式的投资价值。

表1 现行银行储蓄率利

整存

一年二年三年

五年

零存 一年

三年

五年

整取

2.25%

2.45%

2.7%

2.88% 整取 1.98% 2.16% 2.25%

投保方案:假定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为他购买1 份“学有所成——两全保险”每月交保费100元,直到17周岁末,则到期给付见表2

表2 学有所成——两全保险给付金额表单位:元

投保年龄 18岁一次性领 18-21岁每年领 意外身故 疾病身故给付

或全残保额

0 25018 6496 6000事故发生前所

交保费之和

储蓄方案: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为他存大学教育金,每月存100 元进一3年期零存整取帐户,到期后,转存进一3年期整存整取帐户,以此方式滚动存储,直至孩子7周末,存款现金流量表如下(表3):

表3 存款现金流量表(税后) 单位:元

年龄 2岁 5岁8岁11岁14岁

17岁

3年期零存整取帐户 36933693

369336933693

3693

3年期整存整取帐户 03938

8139

12619

17397 22494

存款余额

36937631 11832

16312

21090 26187

注:税后指交了利息税之后

孩子从18周岁开始使用存款用于教育费用,若采用年金方式取款,家长对储蓄帐户的处理是:每年从帐户中取出年金,余额存入一年期整取帐户,取款现金流量表如(表4)。

对比表2和表4,显然,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分析,存银行比买保险要收益高。

另外,保单还有意外、疾病身故责任,若意外身故或全残则保险公司将给付6000元(如果存银行5年的本金已有6000元)。 所以假如孩子不幸意外身亡,除非事故发生在投保的五年之内,否则保单的赔付不如银行存款多,而疾病身故的赔付更明显不如存款实惠。

表4 取款现金流量表(税后)单位:元

18岁一次性领取

18-21岁每年领

18 19 20 21

帐户初额 26187

26187

19814

13327

6723

取款 26187672367236723

6723

帐户余额 0

19464

130916604 0

综合上述分析,结论似乎是购买:“学有所成——两全保险”还不如家长自己存银行。

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包括一些保险公司的一线展业人员,他们问:为什么在免征利息税且预定保费率比较高(2.5 %年复利)的情况下,买这种险还不如存银行呢?

具体分析,我认为原因有二:

(一)保险公司附加率太高。一份保单的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纯保费,二是附加费(用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从纯保费的角度考虑,预定保费率2.5%,且免征利息税,这显然比存银行收益大, 但存银行没有附加费。把附加费的因素考虑进去,买这个险就不如存银行收益大了。

(二)这个险种的设计有问题。设计这个险种的目的是为家长储备孩子的高等教育金,但最终这个险保障面非常广,成为万能险。无论孩子考取与否都可取领取给付金,而且还附带事故,疾病身故责任。这么广泛的保障使得这个险种保费偏高,导致与其投保不如存银行的情况发生。

其实,一份保单能否卖出,不在于保单是否涵盖了所有风险,而在于它是否符合投保人的效益函数,举个简单的例子:花一块钱,可买一张奖券,中奖率十万分之一,中奖额10万元,从统计的意义而言,十万分之一是非常小的概率,小概率事件可以认为它几乎不发生,所以花一块钱买奖券而血本无归的风险非常大,但却有许多人去买奖券,因为这符合他们的效益函数,人们愿意承受这种小风险去争取一个大希望。相反,花100元买一张奖券,中奖率100%,中奖额98元,估计没有人会去买,尽管它没有风险,但收益却是负的。

所以,建议改变该保单的设计,保险精算师可以研究一下将来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估计出各大院校的招生人数,制订出类似生命表的升学表,以此为标准,厘订费率。对考生的给付分情况对待,按考取学校的不同,给付不同的教育金,没考中的无给付。这样可以显著地降低保费,极大增加该险种吸引力。如果家长面监一份保险:月交30元,如果孩子考上一流大学,从保险公司可以拿到相当于每月存银行150 元的教育费,如果孩子考不上大学,可能分文没有,这笔帐就值得家长好好考虑了,这不是简单的资金流量表可以解决的问题,它取决于家长的效益函数。我认为这才是保险业的精髓。

标签:;  ;  ;  ;  ;  

“学习成功--两个完全保险”分析_两全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