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松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论文_魏进洲1,樊颖维2

关于油松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论文_魏进洲1,樊颖维2

摘 要:本文分析了油松的概述,阐述了油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油松栽培的管理技术,以期为园林油松栽培管理技术工作提出好的建议。

关键词:油松;栽培管理;技术

油松四季常绿,经常被用于城市绿化工作中。此外,油松具备的材质坚硬、抗腐蚀性强、纹理美观等特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等行业。油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生长周期适宜,且能够带来多种用途,因此有必要对油松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提高油松种植效率。

1、油松概述

油松是我国的原产树种,是分布广泛适应性强的自然植物,东北、内蒙古、河套、青海、巴蜀等地都有种植,朝鲜在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也有比较广泛的分布。树木种类阳性,根系生长较浅,喜欢温暖的地方、对于土壤养分要求不高、树干有力抗风性好,适中于土层厚实、中酸性土壤或在排水好的地段生长,抗寒性高,在冬季-25℃以下的地区也都能生存。所以无论是成年油松还是幼苗期,油松都是一个适宜于冬季推广种植的植物,只要土壤的排水与通气性好,养分稍差也无所谓,可以在较为贫瘠的地区种植,既经济又环保存活率还高,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种松科植物。

2、形态特征

油松我国北部松科,又名东北黑松、红皮松、短叶马尾松,属于常绿乔木。该树木成年时期呈现平顶形,幼树呈圆锥形且生长速度快,随着树龄增长而生长速度减缓,高度可达到30m。油松树皮以褐灰色和灰褐色为主,在生长中会逐渐开裂成较厚的鳞状块片,其中裂缝及上部区域树皮呈红褐色,小枝无毛,褐黄色且偏粗,幼时微粉白。冬芽顶端尖,矩圆形,芽鳞呈红褐色,边缘部分有丝状缺裂。

3、生物学特性

3.1 耐干旱

油松适合生长于干旱寒冷和降水量300~400mm地区。部分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完全满足油松对降水需求,保证油松生长效果。油松之所以可以生长于山顶陡崖,主要因为此类树木耐干旱,但如果气候过于干旱,则不利于幼树成活,严重的还会造成幼林出现成片死亡现象。与此同时,油松要求土壤良好的通气条件,因而适合生长于轻质土壤中,假如土壤水分过多或黏结,会因通气不良而造成早期干梢。

3.2 喜光樹种

油松幼苗刚生长l~2年时对光照没有严格要求,在郁闭度0.3~0.4林冠下更有利于幼苗生长。油松会因树龄增长而对光照需求也逐渐增加,如果油松长期生长于植物群落的下层,则无法感受到充足的光照,会出现衰弱和死亡现象。油松在全光照条件下可以得到天然性更新,属于荒山造林的先锋性树种。低海拔地带的油松多分布在阴坡区域,因为阴坡有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然而在部分日照时间偏短的阴面陡坡上,虽然土壤水分充足,然而会因光照不足而导致油松生长隋况不良。

4、油松栽培管理技术

4.1 油松的繁殖方法

目前,主要使用的油松繁殖方法为育苗移栽,育苗可在苗圃中进行,也可在容器中进行。在容器中培育油松苗能够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和种子,育苗流程简单、易操作,且成活率较高,因此在实际繁殖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相较于育苗方式的选择来说,选取品种优良的油松种子更为重要。要选取树龄在30年到50年之间的油松母树进行种子采集,尽量挑选树型美观、枝条生长有序、没有病虫害的母树。油松种子的采集一般在十月上旬进行,选取微微泛黄的球果。采集的球果要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晒干后再进行脱粒处理并进行消毒,种子获取之后要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储存。

容器育苗时,要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进行。育苗地块选好后,首先进行整地处理。将土壤翻耕松软并整平耙细,做成低床或平床。通常选用高10厘米、直径7厘米的营养钵作为育苗容器,装入消毒过的由沙壤土和腐熟农家肥的混合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播种之前,先对种子进行催芽,使用40~50℃的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捞出并盖以湿布,每天喷水、保证种子湿度,一周之后种子表皮开裂时便可进行播种。每个育苗容器中放置6颗左右油松种子,再使用细沙土覆盖,覆盖的沙土要高于容器2厘米。覆盖完成后进行浇水作业,并保证其处于恒湿状态。

4.2 油松的水肥管理

4.2.1 水分管理。油松具备优良的抗寒性,对水分的需求并不像其他植物那样严格,在栽培过程中不需要补充过多水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油松栽植完毕后,前三次浇水作业要把控好时间和水量,因为该阶段的浇水作业直接关系到油松能否正常存活。待油松幼苗经过缓苗期以后,依靠自然降水就能保证其健康生长。在每年冬天之前,要给油松植株浇封冻水,保证其顺利度过冬天。油松具备很好的抗旱能力,但却不能经受长期的浸泡,因此在夏天雨量较大时,要注意为油松幼苗进行排水,防止其根部积累的雨水过多、幼苗被长时间浸泡而发生烂根。春天化冻之后,要给油松幼苗浇解冻水。除上述必须注意的浇水时间节点外,可观察油松幼苗的生长状态,并结合当地天气特点适当为幼苗补充水分。幼苗栽植后的第三年,只需要浇好封冻水和解冻水即可,让其依靠自然降水来获取生长所需的水分。但在极其特殊的天气,也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补水、排水作业。在每年6月到9月期间,阳光直射时间长,易发生干旱的现象,同时暴雨天气增多。因此在油松栽植之后,要尤其重视这段时间的水分管理工作。

4.2.2 肥料管理

油松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在相对贫瘠的土壤环境中也能较好的生长。但总的来说,油松的生长更加喜肥,即土壤养分和人工施肥充足的情况下,幼苗的生长会更加旺盛。因此在进行油松栽培时,要重视人工施肥作业,根据幼苗不同的生长周期,将氮、磷、钾肥合理搭配进行投放,及时补充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通常情况下,油松幼苗植入阶段会施以腐熟的农家肥做基肥用,将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拌匀置于坑底,防止局部肥量过大而烧坏树苗根部。在养护阶段,氮、磷、钾肥的使用要遵从适量、合理的原则,避免人工肥料过多引发肥害,因此肥料的选择要尽量以附属的农家肥为主。

4.3 修剪成型

人工林、保护区等地栽植的油松对修剪工作没有过高要求,也不需要进行造型处理。在进行修剪作业时,只需要将一些枯枝、病虫枝、生长过密的枝条等进行修剪,保证这些枝条不影响油松正常生长即可。而对于用作城市绿化、景观造型等的油松,就需要将其修剪成型,以达到人们的审美标准。在进行修剪时,要严格依照其生长规律进行,不能光考虑到造型的美观。依照循序渐进的修剪原则,可采取捆扎、拉伸等方式进行辅助。

4.4 病虫害防治

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油松健康成长、保证成树质量的重要工作。一旦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将会给油松生产带来严重危害,使得油松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常发生于油松林区的病虫害包括油松球蚜、松毛虫、轮纹病、松针锈病等。松林养护阶段,要定期对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并予以有效处理,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在进行防治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病程度选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将药剂防治及生物防治相结合,在有效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化学药剂对油松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油松蚜的防治为例,可选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施、杀灭油松蚜。此外,对于松果梢斑螟等病虫害,还可在松林内设置捕虫灯进行物理防治。

5、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工造林活动的增加和城市对环境绿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油松的使用更加频繁。为保证油松需求被充分满足,需要加强对油松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油松幼苗质量,并通过后期的养护管理,保证油松健康成长,以为我国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油松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油松移植与栽培管理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19,37(02):65+68.

[2] 李保柱.油松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02):43.

论文作者:魏进洲1,樊颖维2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关于油松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论文_魏进洲1,樊颖维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