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财务会计模式及其监控模式设计_会计主体论文

高校二级财务会计模式及其监控模式设计_会计主体论文

高校二级财务核算模式及其监控方式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高校论文,方式论文,财务核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背景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二级财务监控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建立和完善高校二级财务的管理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核算模式、监控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高校二级财务组织机构及其核算模式设计。目前我国高校二级财务组织机构的模式或类型大致有四种:

(1)独立法人财务机构——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对会计事务处理对象和范围的限定,即指独立负责自身的一切业务行为。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企业法人,也可以是事业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的经济组织。换句话说,是法人必须是经济组织,然而,是经济组织不一定是法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会计主体,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且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

(2)模拟法人财务机构——模拟法人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属于会计主体,不一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但其一定要进行独立核算。进行独立核算,必须有银行账户,必须按时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模拟法人财务机构在财务核算、结算、投资等方面的限制条件是:①银行账户只能在校内结算中心开立,不能在校外银行有独立的银行账户。②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对外签订各类经济合同,如借贷合同、投资合同等。

(3)非法人独立核算的财务机构。非法人独立核算的财务机构,亦称非法人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它是一个完整的会计主体和预算主体。在高校主要是指“基建财务”。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财政拨款,包括教育经费拨款和基建拨款,其隶属关系不同,经费来源渠道不同。因此,出现事业单位所特有的“非法人独立核算财务机构”——高校基建财务机构。

(4)非法人、非独立核算的财务机构。非法人、非独立核算的财务机构,亦称非法人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

严格地讲,这种类型的财务机构,只是一个报账单位,其财务特征是:①无独立的银行账户。即一切收入进入校财务的银行账户。一切支出由校级财务根据各种经费使用的定额标准,下达预算指标,在其预算指标内支出,超支不补,结余留用。②在网络财务的环境下,该财务机构只是校财务局域网的一个外延或远程的终端。这种财务机构只是一个报账的窗口,是受校级财务控制的一个设在远距离的报账终端。③无独立的核算体系。该财务机构只报账或制单,不登记总账,不编制会计报表。④受地域条件限制或受校园网条件限制。可以采用“备用金”制度进行财务核算。

2.高校二级财务委派及监控方式设计。高校实行会计委派的监控方式有如下几种:

(1)“直接委派制”的监控方式。直接委派制的监控方式是按照三不变的原则进行操作的,即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职能不变。但改变的是二级财务机构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的人事关系。改变后的关系是,对二级单位委派的会计人员,其人事档案、职务晋升、专业职称、工资福利等由校级财务部门管理。

(2)“会计核算中心制”的监控方式。这种监控方式是在保证二级单位核算主体和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由校级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二级单位不配备财务机构和会计人员,校财务在二级单位设立一个“报账单位”。二级单位不需设立银行账户,不需专职的会计人员,具体会计核算业务全部由“会计核算中心”办理,“会计核算中心”隶属学校财务部门。

(3)“会计代理中心制”的监控方式。会计代理中心是由高校内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的会计骨干组成,进行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机构。“会计代理中心制”与“会计核算中心制”的区别是:会计代理中心是劳务输出单位,应按学校的统一规定提取管理费,恪守信用,保证委托单位的独立性。而后者则仅仅为校财务设在二级单位的报账单位;在会计账薄的设置上,“代理中心”在二级单位有完整的账、证、表,而“核算中心”仅在二级单位设立一个报账窗口。会计代理中心,严格地讲,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二级单位的业务实行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制度。会计代理中心在会计法规、财务制度上把关,不得超越代理权限。

标签:;  ;  ;  ;  ;  ;  

高校二级财务会计模式及其监控模式设计_会计主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