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公务员制度及其外来文化因素的整合_西夏论文

试论西夏官服制度及其对外来文化因素的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服论文,西夏论文,试论论文,因素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夏官服制度,从纵向而言,是党项民族服饰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从横向而言,它又属于西北地区民族服饰——“胡服”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与吐蕃(藏)、辽(契丹)、金(女真)、回鹘、鲜卑等西、北民族服饰相比,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从整体而言,它又属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唐宋(汉)中原官服制度的影响。本文在全面介绍西夏官服制度的基础上,并试图将其纳入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之中,通过与其他民族服饰的比较,来揭示其兼收并蓄、蕃汉杂糅的特点。

一、西夏官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西夏服饰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衣皮毛”阶段。隋唐之际,游牧于山谷草原的党项男女“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①此时,阶级分化尚不太严重,无论是党项豪酋还是普通百姓都把皮毛毡褐作为御寒取暖的工具。迁入西北以后,一部分党项人仍旧从事畜牧业生产,他们自然沿袭着穿戴皮毛制品的传统;而另一部分改从农业或其他生产的党项人一面仍保留着“衣皮毛”的习俗,另一面则受到中原“锦绮”之服的冲击。其二、“衣锦绮”阶段。党项人以“衣皮毛”为主之习俗大概一直延续到德明执政时期,此时正值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与党项夏州政权也释然和解。中原汉族服饰、衣料通过岁赐、榷场贸易、交聘赏赐等途径大量进入党项境内,原有的游牧服饰文化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极大冲击,宋人锦绮之服最先被党项贵族所接受。德明曾说“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②。尽管如此,“衣皮毛”之传统在党项民族心目中仍根深蒂固。正如元昊所言“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③其三、“改大汉衣冠”及以后。元昊即位以后,“初制秃发令”和“改大汉衣冠”是其立国称帝、发展党项民族文化教育的两大措施。此为西夏建立官服形制之雏形。元昊对西夏官服制度的贡献:一是奠定了文武官员服饰的基本形制;二是确定了西夏“品色衣”制度。以后,谅祚“自言慕中国衣冠”,主张“去蕃礼,从汉仪”④,中原汉族服饰始又抬头。秉常时期,又“去汉仪,复用蕃礼”⑤,穿戴党项民族服饰又成为时尚。仁宗仁孝时,封建化、汉化程度较高,对服饰也曾下过诸多禁令:(1)进一步对服色进行限制。 景宗元昊初定官服时就规定官吏服绯、服紫,“民庶青绿,以别贵贱”。天盛年间,仁孝则下令,除皇帝以外,一般臣民禁穿石黄、石红、杏黄色衣服。(2 )禁止一般臣民服“冕服”。即不得服用有“绣花、饰金、有日月”、“团龙身”等金缕纹饰的衣服。(3)禁止用金银或珠玉等奢侈品装饰器服。 如禁止“官民女人冠子(汉语冠子)上插以真金之凤凰龙样”;禁非命妇服“鎏金、绣金线”装饰的衣服;禁普通官员佩“金刀、金剑、金枪”和以真金、真玉装饰骑鞍等。⑥西夏自公元1033年元昊初定官服制度以来,历经190多年,其间虽有一些变革,但根本制度没有改变。

二、西夏官服制度的特点

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有关西夏官服的资料不少,但不够系统,现归纳如下。

国王服饰。大致可分早、晚两期。早期首服是毡冠,红里,顶上垂红色绶带;衣服是衫,白色,较窄瘦。《宋史·夏国传》载元昊“少时好衣长袖绯衣,冠黑冠,佩弓矢”,即位以后,始“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顶后垂红结绶”。中晚期西夏国王首服仍是尖高毡冠,服饰则有所变化,主要穿绣有日月、团龙身、花卉等金缕纹饰的礼服,服色分石黄、石红、杏黄三种。《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卷七“敕禁门”第3条规定:

“节亲主、诸大小官员、僧人、道士等一律敕禁男女穿戴乌足黄(汉语石黄)、乌足赤(汉语石红)、杏黄(汉语杏黄)、绣花、饰金、有日月,及原已纺织中有一色花身,有日月,及杂色等上有一团龙身(汉语团身龙)……前述衣服、髻冠等诸人所有应毁当毁,欲卖,当于应卖处自愿去卖。”

这条律文说明:(1)该法典颁布以前,即天盛年以前, “十二章”纹饰和赤黄色在西夏的使用是十分混乱的,正因为此,仁宗仁孝皇帝才下令禁止,并责令有这些衣服冠饰者,以毁、卖等方式加以处理;(2)节亲主(皇室宗亲)、大小官员、僧人、道士均在敕禁之列,说明“十二章”纹饰和赤黄色在天盛年以后将唯国王所独用。敦煌莫高409 窟是西夏中晚期窟,该窟东壁绘有西夏王室群像图。其中门南画有西夏王供养像一身,身高为成年侍从的两倍以上,头戴尖高形白色毡冠,身穿圆领窄袖开片团龙袍,腰束带,佩饰物,脚穿毡靴。这种峨冠龙袍的装束,显然是西夏中晚期国王服饰的真实写照。

官吏服饰。关于西夏官吏服饰,史籍多有直接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曰:“其伪官分文武,或靴、笏、幞头。或冠金帖镂冠,绯衣,金涂银黑束带,佩蹀躞,穿靴;或金帖纸冠,间起云银帖纸冠。余皆秃发,耳重环。紫旋襕六,垂束带,佩解结锥、短刀、弓矢,乘鲵皮鞍,垂红缨,打跨钹拂。民庶青绿,用此以别贵贱。”《宋史·夏国传》、《辽史·西夏外纪》和《隆平集》也有类似记载。从上述材料可知,西夏官吏分文、武两班,其服饰各不相同。文官戴幞头,穿绯衣或紫衣,执笏板,穿靴。武官首服,按材质可分金冠(如金帖镂冠,金帖起云镂冠,金帖纸冠等)、银镀金冠(如银帖间金镂冠)、银冠(如间起云银帖冠)和黑漆冠等;按式样可分为起云镂冠和不起云镂冠两种。衣服分朝服和便服,朝服是加襕袍衫,服色有绯紫两种,便服是绣有“盘球子”纹饰的紫皂色袍衫,同时腰上束带,佩各种饰物等。另外西夏武官还有戎服。从《律令》“发放铠甲武器门”可知,西夏戎服不仅有甲、披之分,而且也有新式和老式之别。甲、披均由兽皮、革或毡加褐布制成。甲,是硬质铠甲,由“胸”、“背”、“尾”、“胁”、“裾”、“臂”、“肩”、“腰带”8部分组成。披,是一种软质铠甲,由“河”、“颈”、“背”、“喉”、“末尾”、“盖”等组成。新式甲、披与老式番甲、番披相比,规格尺寸略大一些。西夏除有上述皮甲以外,似乎还有铁甲,如《范文正公年谱·补遗》载:“夏衣甲胄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

命妇服饰。首服有龙凤冠,花钗冠,高髻饰;衣服是长袍、裙等,形制为交领或大翻领、窄袖。从《律令》“敕禁门”禁止“官民女人冠子(汉语冠子)上插以真金之凤凰龙样一齐使用”的律文可知,饰有金镂的龙凤冠是西夏王妃的专用品。《长编》卷一百六十二载元昊妻野利氏爱“戴金起云冠”,且不许别人戴这种冠。《律令》规定:“次等司承旨、中等司正以上嫡妻子、女、媳等冠戴,此外不允冠戴。”即只有三品以上的贵妇或命妇可以戴缀有花钗的冠子。莫高409 窟西夏王妃供养人即戴尖高龙凤冠,身穿大翻领长袍,榆林第29窟西夏武官命妇戴花钗冠,穿交领窄袖长袍,内着百褶裙,足穿尖钩履。至于壁画或绘画中的侍女和普通妇女则多为高髻饰。

僧人、道士服饰。在西夏,僧人、道士既是神职人员,又是政府官吏。《律令》中有关僧、道的案件都被列入“官案”中办理,并规定僧监、副判以上者均可请印,这些都证明西夏僧侣是被纳入官吏范畴管理的。关于僧、道的服饰,《律令》中也有规定,僧人、道士和其他官员百姓一样,禁止穿石黄、石红、杏黄并刺绣金缕、日月和龙等图案的衣服,同时又规定“和尚中住家者衣服当依另穿法,袈裟、裙等当是黄色;出家者袈裟等当为黄色”,但这种黄色与上述敕禁黄色不同,不是纯黄。另外西夏对僧侣有赐衣制度,西夏《凉州碑》中记有7 个赐绯僧人,榆林窟中有“赐紫僧惠聪”的题记。《律令》中也数处提到僧人、道士有“赐黄、黑、绯、紫衣者”,可见西夏有四种赐衣制度:赐黄、赐黑、赐绯、赐紫,从排列顺序看,赐黄者级别于四者中最高,赐紫者最低,凡被赐衣者都有官品和职位。

从以上有关西夏官服的分类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西夏官服制度有以下特点:

(一)西夏有男子秃发、垂耳环,女子高髻饰的习俗

西夏秃发之俗始于元昊。公元1033年,元昊为了称帝,采取了许多标新立异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实行秃发令。据《长编》卷一百一十五载:“元昊初制秃发令,先自秃发,又令国人皆秃发。三日不从令,许众杀之。”从“令国人皆秃发”的记载来看,起初秃发范围是全国性的,不仅包括普通百姓,而且包括官吏和国王。从西夏壁画看,西夏人物发式为头顶剃光,周边留发,这可能是西夏秃发的真实写照。至于男子“耳重环”可能是与秃发相适应的头饰。

西夏妇女喜欢梳高髻。莫高409窟西夏侍女为圆形高髻饰; 武威林场西夏墓“五女侍木板画”中除左一人披发外,右四人均梳高髻。元人马祖常《河西歌》云:“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茜草染衣光如霞,却召瞿昙作夫婿。”可见,高髻是西夏妇女的流行发型。

(二)服色、冠饰是区别西夏官吏品级的主要标志

服色是西夏区分有官无官、官职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国王服白色、石黄、石红、杏黄色;政府官吏穿“绯衣”、“紫衣”、“紫旋襕”,便服也穿紫皂色的衣服,老百姓则不许穿绯、紫色,只能穿青、绿色衣服。党项谚语“数户穿紫莫得缯,数人做官彼莫欢”;“为穿紫服皆下跪,为有坐位屈下位”⑦中“穿紫”与“做官”,“穿紫服”和“有坐位”对仗,可见“穿紫服”是做官和有地位的象征。西夏也正是以紫、绯色为尊,并以这二色来区别官职的品级高低。那么,在西夏究竟是紫尊于绯,还是绯尊于紫?对此,史籍的记载是有矛盾的,《长编》中记载文武官吏的服色顺序是“绯衣”、“紫旋襕”、“民庶青绿,用此以别贵贱”,显然绯前紫后,而《宋史》的顺序是“紫衣”、“绯衣”、“紫旋襕”、“民庶青绿,以别贵贱”,紫前绯后。哪一个正确呢?笔者认为前者是可靠的。《律令》中多次提到对僧侣的赐衣有四种:黄、黑、绯、紫,赐绯列于赐紫之前,说明绯色是尊于紫色的。既然在西夏绯尊于紫,那么哪些品级服绯,哪些品级服紫呢?史籍和西夏壁画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榆林29窟前三身武官供养人第一身是“摄受沙州监军”,即为代理监军使,属中等司,官职为三品,第二身是“内宿御史司正统军刺史”,官职仅次于前者,第三身是军士,他们都身穿圆领窄袖紫色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夏官吏三品以下是服紫色的。三品以上可能是服绯色,据史书记载,元昊年轻时“好衣长袖绯衣”,夏国派往宋朝的使节也“戴金冠,衣绯”⑧,“金冠,短小样制,服绯窄袍”⑨,作为太子、使臣都是国家的高级官员,其品级不会低于三品。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中出土的板画中有一幅西夏贵妇画像,编号为M2.10,画中贵妇“服圆领绯红长衫, 头戴黑冠”⑩。按照西夏律令规定,只有三品以上贵妇才可“冠戴”。

冠的质材、样式也是区别等级、标明身份的重要标志。国王毡冠,王妃龙凤冠,命妇是花钗冠,文官幞头,武官则按品级不同分别戴金冠、银镀金冠、银冠、黑漆冠等。同时,官职高者戴起云镂冠,低者则不戴云镂冠。

(三)西夏官服有窄瘦的特点

元昊即位后就穿“白窄衫”;夏国使也穿“短小样制”的“绯窄袍”;壁画中的西夏官吏也大多穿窄瘦式样的衣服,如榆林第2 窟西夏男供养人穿折领窄袖袍,第29窟武官穿圆领窄袖袍,同窟武官命妇则穿交领窄袖袍。

三、西夏官服制度对外来文化因素的整合

西夏官服制度是以党项服饰为基点,融合其他民族服饰而成的。党项族生长活动于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衔接、重叠、交融的地带,这种特定的环境,决定其文化呈多种文化交错、混生的状态。表现在服饰上,一方面保持着其民族固有的文化审美特性,另方面又吸收了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服饰文化的成分。另外,自商周确立冠服制度以来,我国古代服饰经历了四次大变革:一是战国时期,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是唐宋,四是清朝。这四次大变革,其实质是各民族服饰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的过程。西夏官服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恰逢我国服饰的第三次变革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西夏官服制度对外来文化因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借鉴、吸收是自然而然的。具体而言,西夏对外来服饰文化因素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一与中原进行南北交流,二与其他西方、北方民族进行东西交流。

(一)西夏与唐宋官服制度的比较

党项族自唐末起便与中原王朝发生过多种隶属关系,而元昊也正是杂唐宋礼制以成西夏立国之本的。作为一种文化要素,官服制度和服饰习俗自然也受到中原唐宋文化的影响。史书多载,元昊“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用中国车服”,“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范仲淹给元昊的书信中也说:“大王世居西土,衣冠语言皆从本国之俗。”从西夏官服形制及其特点上,也的确反映出对唐宋服制的继承和发展。

1.国王服饰。

借鉴了中原帝王冕服的“十二章”纹饰,但却保留了毡冠的民族传统。“冕服”之制始于商周,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穿戴的衣服,其服绘有“十二章”,即绘有日、月、星、山、龙、华虫(雉)、宗彝(宗庙彝器)、粉米、藻(水草)、火、黼(金斧形)、黻(两己相背形)等12种固定的纹饰,每一章均有一定的含义和象征。在周朝,帝王、公卿、大夫都有冕服,但其所用章纹多少则随着地位的下降而递减,天子十二章,公卿九章,伯侯七章。宋以后,“十二章”成为皇帝的专用品。西夏之所以敕禁臣民使用“十二章”,显然是受了宋代官服制度的影响。中原王朝穿冕服必戴冕旒,而西夏国王穿冕服却戴毡冠,保持了党项民族的服饰传统。另外西夏国王的服色也受中原以黄色为尊观念的影响。

2.官吏服饰。

在形制上,文官服饰受唐宋官服影响较大,而武官服饰影响较小;在服色上,文武官皆继承了中原的“品色衣”制度,但却有所变化。戴幞头,穿袍衫,执笏板,着靴,是唐宋百官的主要服饰打扮。“幞头”是由头巾发展而来的,周武帝以幅巾裹头,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下,二带反系头上,故又称为“四脚”、“折上巾”。唐时改四脚为两脚,文官戴“展脚幞头”,武官戴“交脚幞头”;皇帝用硬脚上曲,人臣用硬脚下垂。宋代幞头有直脚、交脚、朝天、顺风等多种,其中直脚居多。宋朝官吏幞头较之唐朝,两脚伸展加长,据说用以“庶免朝见之时偶语”。“笏”用于上朝时记事。西夏文官的幞头、靴、笏的装束无疑受到唐宋官服的影响。而西夏武官很少戴幞头、执笏板,这可能跟西夏武官多为党项族而文官多为汉族有关。“品色衣”制度,是以服色来区别官员的品级。唐朝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初完全因袭唐制,元丰后改为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去青不用。西夏沿用了这一制度,但有所变化。西夏“品色衣”制度与唐宋的不同点在于:一是西夏用绯、紫二色定品级,而唐宋用紫、绯、绿、青四色定尊卑;二是西夏绯衣级别明显高于紫衣,不同于唐宋的紫先绯后。

另外,西夏命妇的龙凤冠、冠子、高髻饰,僧侣的赐衣制度都与中原服饰文化有着渊源关系。

(二)西夏与其他周边民族服饰的比较

西夏(党项)、吐蕃(藏)、辽(契丹)、金(女真)、回鹘、鲜卑等西方、北方民族文化都属于草原文化的范畴,其服饰都可归入“胡服”之列。共同的文化心理,加之地域上的毗邻、军事上的冲突和文化上的渗透,使得各民族在服饰文化制度上既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又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具有诸多共性。

1.西夏对吐蕃、回鹘、鲜卑等民族服饰的吸收。

(1)吐蕃。党项族曾为吐蕃属民,内迁后, 西夏又与吐蕃在佛教、天文历法、军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西夏官服中包含了吐蕃服饰的因素。据《西藏王统记》载,藏王热巴坚“恒以发作左右二束,以长绫系发上,左右垂敷于两边”。敦煌莫高窟159、158、220、238、240、359窟的壁画中吐蕃赞普头戴红毡高帽,身穿着地长袍,长袖、大襟、宽腰阔摆、缺骻、交领左衽、上加披肩,项饰瑟瑟珠腰束革带,足穿蹊袜。这与西夏王元昊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后垂红结绶的装束,以及敦煌莫高窟409窟西夏王供养像的服饰相比, 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宋时,曾在青海、甘肃建立了一个吐蕃政权,据《宋史·吐蕃传》载,其首领唃厮罗“冠紫罗毡冠,服金线花袍,黄金带,丝履”。其俗“贵虎豹皮,用缘饰衣裘,妇人衣锦。服绯、紫、青、绿”。与西夏官服,不仅在式样上有许多共性,而且在绯前紫后的服色制度上也有渊源关系。另外,吐蕃男人戴耳环的习俗与西夏男子“耳重环”极为相似。

(2)回鹘。 回鹘文化在服饰上对西夏的影响主要是在武官和妇女服饰。新疆库木吐喇石窟79窟壁画上有不少着回鹘骑射装的供养人像,束高冠,发辫垂后,盘领袍,饰小团花,腰束带,有五事,足著乌靴。(11)其服饰与西夏武官起云冠、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的装束如出一辙。《新唐书·回鹘传》载,回鹘“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是为高髻,或叫回鹘髻。有时还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身穿翻领长袍,窄袖。西夏命妇的高髻饰、尖高龙凤冠、大翻领长袍的装束,完全是回鹘装束。

(3)鲜卑。早期党项羌一度被鲜卑吐谷浑所征服, 大致到北周、隋之际,今青海湖一带的党项羌基本上融合到鲜卑吐谷浑中去,而松州一带的吐谷浑则被羌族所融化。故《魏书》载,党项羌“其衣、风俗与河南(即吐谷浑)略同”。后来西夏服饰中也包含不少鲜卑文化的因素。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鲜卑供养人,头戴卷沿毡帽或裹巾,有的脑后垂小辫;身穿圆领小袖紧身衣,白色小口裤,腰束带,垂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脚穿乌靴(12),与西夏武官官服极为相像。西夏遗民木雅人妇女“皆著褶裙,翩跹多姿,头缨珠贝,有如粲者”(13)。这与《晋书·吐谷浑传》所记“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基本相同。另外,西夏颁布的秃发令也受鲜卑髡发习俗的影响。

2.西夏与辽、金官服制度的共性。

公元10~13世纪,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先后在我国北方崛起,建立了辽、夏、金民族政权。辽、夏、金少数民族政权在服饰制度上均具有蕃汉杂糅的特点。具体而言,一是深受中原唐宋文化的熏陶;二是保留着鲜明的民族固有传统习俗;三是具有明显的互相渗透和文化整合意味。辽、夏、金官服制度都是以本民族服饰为基点,参照唐宋服制而作,但在程度上各有侧重。西夏杂唐宋之制,主要取法于宋朝官服制度。辽代采用汉服、契丹服两制并行: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汉服主要参照唐、后晋冠服制定;“国服”是契丹族的传统服饰,但也有很强的汉制色彩。金代服饰则是具有女真、契丹、汉族三合一的综合特征。金建国初,其官服承辽代样式,得宋北部领土后,参酌宋制,同时又保留了女真族的服饰形制。同时辽、夏、金之间在服饰上也互相影响、仿效。对辽、夏、金服制进行横向比较,会发现它们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共同点:

(1)保持了戴毡冠、衣皮毛的传统。党项、契丹、 女真人早年均以射猎、游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披毡褐、衣皮毛是其传统服饰。建国以后,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但却都保持了穿裘衣的民族传统。《辽史·仪卫志》载,契丹人早年“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后,谓之。然后夏葛、冬裘之制兴焉”。辽太宗时始定冠服之制,其“臣僚戴毡冠,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常服谓之“盘裹”,绿花窄袍,“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金史》男女冠服条记载,女真早年富者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或羔皮”,贫者则用“牛马、猪羊、猎犬、鱼蛇之皮,或獐鹿麋皮为裤为衫。裤袜皆以皮”。金人入主黄河流域以后,继承了这一民族传统,并在官服中得以体现,如“乌皮履”、“乌皮靴”等。金大定十六年实行官吏“书袋制”,以区别官阶品级,而“书袋子”大多是由丝和皮制成,如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纻丝制成;台、六部、宗正、统军司、检察司用黑斜皮制成;寺、监、随朝诸局、并州县,用黄皮制成。党项人早年“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建国后,其官服中也保留了“衣皮毛”的习俗,如“毡冠”、“靴”等。其戎服甲、披之类也均由兽皮、革或毡加褐布制成。

(2)推行剃发制度。 现今发掘的辽墓壁画中契丹人多剃去顶发,或四周留短发而两耳旁为长发,或只留额前左右各一绺垂于耳前,表现了一般契丹人的髡发形式;《辽史·仪卫志》所载臣僚“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这可能是一种应用于礼仪场合的髡发形式。女真发型则为“辫发”,剃脑前发,留颅后发成辫。《三朝北盟会编》载女真早年“栎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锁,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玉金饰”。南下后,又数下剃发令,“不如式者,杀之”。《要录》卷二十八建炎三年九月末条载代州军人“顶发稍长,大小且不如式,即斩之”。西夏则在全国推行“秃发”,其发式为头顶剃光,周围留发。髡发、辫发、秃发尽管形式不尽一致,但企图在发式上做文章,以不同于中原的束发习俗,以别异于汉人秉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不可毁伤的观念。在这一点上,辽、金和西夏都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性,究竟是源于共同的审美心理,还是各民族互相比照学习、交流融合的结果,大概二者兼而有之吧。

(3)都有窄小的特点。辽、夏、 金及回鹘服饰均属“胡服”范畴,窄袖短小则是胡服的特征之一。沈括《梦溪笔谈》载:“窄袖绯缘,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胡服也。”回鹘装就有窄小的特点。(唐)花蕊夫人《宫词》诗咏:“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14)《东京梦华录》卷六《元旦朝会》记辽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记夏使“皆金冠,短小样制,服绯窄袍,金蹀躞。”敦煌西夏壁画和辽墓壁画的辽、夏官员大多着“窄袖紧身衣”。周煇在《北辕录》中记载淳熙丙申(1176)年他到金国,见“男子衣皆小窄,妇女衫皆极宽大”。罗继祖《枫窗脞语·金李元妃画像》中也说:“章宗李元妃画像为金人手笔,妃貌端妍,小领窄袖,乃金人国服。”

另外,契丹皇帝大礼服饰为“白绫袍,红带悬鱼,三山红垂,饰犀玉刀错,络缝乌”。臣僚“戴毡冠……服紫窄袍,系鞢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 “武官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15)这些装束都与西夏皇帝、武官服饰有许多相似点。

标签:;  ;  ;  ;  ;  ;  ;  

西夏公务员制度及其外来文化因素的整合_西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