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程洪伟

浅析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程洪伟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现如今,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我国桥梁建设在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桥梁建设的质量情况提高了重视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桥梁建设期间,软土地基是施工部分的主要工作内容,对质量的优劣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软土地基的自身特点,在施工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为了保证桥梁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强化施工管理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桥梁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桥梁建设;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桥梁建设中面临着复杂的建设环境,其中软土环境是桥梁建设中面临的一种复杂环境。软土由于具有高水分性,压缩能力强、渗透能力差等特性,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土体滑坡灾害,最终会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我国桥梁建设项目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加强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能够增强整个桥梁工程的稳定性,提高桥梁的工程质量和使用时间。

1软土地基施工难点

1.1含水量高,稳定性差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非常高,大概在34~72%之间。也正因为如此,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非常差,在施工过程中也无法使用重型机械。这极其不利于桥梁工程的施工。而且高水量也使得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1.2渗透能力差

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非常高,因而其渗透能力也比较差。在桥梁钢工程施工中,如果需要从外部加水进行作业,那么软土地基的慢吸收率会严重影响到桥梁软土地基的施工。而且软土地基的凝固速度也会变慢,无法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另外,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中的有机质也会造成通水管的堵塞,从而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的沉降,留下安全隐患。

1.3压缩性大,容易塌陷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大,如果采用压力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那么在压力外力的作用下,软土地基会被急剧压缩。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处理就会导致软土地基层塌陷,影响到桥梁工程整体施工。

2软土地基的情况分析

2.1施工现状的分析

在进行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降水以及地下水都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地面出现下沉现象。一旦发生这种问题就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土层厚度出现差异以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而言,地基施工是保证桥梁能够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所以,施工队伍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地基施工提高重视程度,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施工人员对软土地基的技术工艺,当面对沉降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和控制,保障桥梁建设的质量不出问题。

2.2施工难点情况分析

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特点对其施工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就会在施工中有大量的淤泥出现,而这些淤泥会对施工设备的正常操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渗水性差的特点会使固化施工的速度变慢。此外,软土地基中的有机物质会对通水管造成堵塞,使得水分在其中无法排出去,从而形成沉降。软土地基的压缩性特点造成坍塌的几率非常大。所以,在施工中,为了能够将水分有效地排出去,工作人员一般是使用压力法。但是这种压力会使地基出现收缩现象,最终导致土层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含水量降低技术

考虑到高含水量的软土地基,施工人员在桥梁建设前就应当先进行排水以改变软土地基的特性。也只有这样才能采用重型施工机械,才能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排水法比较适用于含水量较高,地质较好的软土结构中。其主要排水方法是先挖沟,然后依次为通道引出软土地基内部的地表水,在软土地基排水完成后再用石块砂砾等材料将水沟填埋起来。通过这种方法便能够得到稳定性高、承载能力强的软土地基。另外,为了能够顺畅排水还可以在排水沟加设孔管,并用过滤材料加以保护。而且在桥梁建设中还可以添加固结剂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这样既能降低浅层土壤的含水量,也能保证地下排水。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由于软土地基工程是桥梁工程的基础,若处理处理不到位难免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因而,如果采用单纯地排水方法无法达到施工标准是,还可以结合其它加固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从而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3.2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的运用

在对塑性指标比较高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深层石灰搅拌桩是最为常见的应用技术,在相同的技术条件和自然环境下,使用石灰作为主要的固化剂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要比使用水泥搅拌桩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利用深层石灰搅拌桩能够在软土地基中将石灰和地基进行强制搅拌混合,这样就能够使石灰与软土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能够提高地基的强度。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并且造价比较适中。采用这一方法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从而能够有效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避免桥梁因为地基不稳定出现的桥梁开裂等安全问题。在进行施工之前,在工地的表层比较薄的时候,首先必须进行填砂、砾石作为铺垫层,以为了大型机械的进入和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装配大型机械;再次,是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分析,计算出参入石灰的量;最后,要确定出施工范围。

3.3换土垫层技术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不仅要考虑工程实际,还应当考虑工程成本投入等因素,而后在此基础上再选择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从而保证桥梁建设质量。所谓换土垫层技术是指先将软土地基的软土挖出,而后再采用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进行回填,从而形成新的软土地基,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显然,这种施工技术比较直接,比较适合原材料容易选取的工程中。在换土垫层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意要保证将软土层清楚干净,并选择密实性较好的填筑材料,科学填筑,以保证地基能够达到最佳的承载力。另外,在换土底层后期进行填筑材料夯实时可以选择平振法、插振法、水撼法、夯实法。所谓平振法是指用平板式的振捣器进行反复振捣,直至地基密实度达标,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地基中;插振法是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同样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地基中;水撼法是指用钢叉摇撼捣实,这种方法不适用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性质的软土地基中;夯实法是采用木夯和机械夯夯实地基,适用于砂石地基。总的来说,用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后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但是无法解决深层地质软弱而造成的地基变形。为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工程需求,还应当考虑建筑类型、结构刚度、荷载分布等因素。

结语

在软土区域进行桥梁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对保证整个工程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软土区域进行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针对软土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选择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能够使桥梁整体质量得到充分保障,从而能够提高桥梁的使用年限。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对软土结构有充分了解,如此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鲁震.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8):176-177.

[2]陈大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222-223.

[3]郭立坤.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5):11-12.

[4]陈韬.分析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4):206-207.

[5]王丹伶.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6,36(06):81.

论文作者:程洪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浅析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程洪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