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分析论文_高岩

高岩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西宁中心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鼻喉科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病房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的焦虑评分和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对症护理,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科;护理干预;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76-02

耳鼻喉科主要的治疗范围有喉部、咽部、鼻部以及耳部等,其主要的发病的种类多,如头颈肿瘤(如颈部肿块、鼻咽癌、鼻咽血管癌等)、喉梗阻、喉麻痹、咽部异物、咽炎、鼻外伤、鼻炎、梅尼埃病、耳聋以及外耳道病等[1]。由于患者的临床患病位置较为特殊,易导致患者焦躁的心理,从而出现拒医的心理[2]。因此,对与耳鼻喉科患者而言,心理护理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对给予患者对症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鼻喉科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43.5±1.5)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3.5±1.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心理分析

初次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由于首次住院患者对医院的条件和环境不熟悉,心理产生陌生感的同时,还希望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指导。②由于初次住院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所得疾病的相关信息,所以患者在注意事项、预后、治疗方案以及病因等方案希望得到更全面的了解。

慢性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耳鼻喉科疾病病情特殊,且具有多阻塞、多交叉、多器官、多管道等特点,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呼吸不畅、吞咽困难、鼻腔阻塞、听力障碍等症状。因此,在长期患病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自卑、悲观、消极的心理,而且对于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戒心。

围手术期心理特点:由于患者的手术位置比较特殊,因此术后容易对患者的饮食、睡眠、呼吸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术前,患者往往会有较多的顾虑,且情绪都十分紧张。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通常对会有严重的拒癌和恐癌心理,在未确诊前通常会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而在确诊后难以接受,情绪极为不稳定,无法积极的面对病情,且拒绝治疗。

1.2.2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病房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症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热情、主动的帮助患者的熟悉医院环境和主治医生,并让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②帮助患者完成所有相关检查,并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检查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化安置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③主动与患者沟通,知晓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患者进行疏导。④培训专职护士,让专职护士为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⑤帮助患者自我调节,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定,其中分值为20~80分,得分越高、焦虑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

3.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转换,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得到优质化的护理。相关研究显示,优质化的护理对于传播医院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还能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3]。对于耳鼻喉科而言,由于其疾病特殊(多阻塞、多管道、多器官)、疾病范围广等特点,容易使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多出现焦虑、急躁、拒医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耳鼻喉科患者更需要优质化的护理。优质化的护理是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指导,以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对症护理,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爱华,荆素卿,相振乐等.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与护理策略[J].现代护理,2003,9(9):692-694.

[2]卢彩云.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9):203-204.

[3]陈苏琴.浅谈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194.

[4]邵洁.浅谈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0):117-118.

论文作者:高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分析论文_高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