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论文_罗维丹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论文_罗维丹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罗维丹

(四川省射洪县广兴学校,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为师生之间搭建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小学生自主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此来解决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较低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愿意,培养小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制定一套适用性较强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并通过个性化指导,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深度探究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1.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内涵

自主探究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由老师进行指导开展小组合作等开放性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并在具体探究过程中,可以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探究具体问题中。自主探究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学习目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具职责分工明确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学习。

2.自主探究教学的特征

(1)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自主探究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从广度和深度方向进行探究。但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学习,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或者内容通常都具有开放性特征。其特征不仅表现在基本目标和内容方面,还需要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所开展的自主探究超出原设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之后,需要让学生开展自评,让学生的学习管理更加民主、版自由。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主动性,并培养了学生的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小学生对新鲜事物会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但受到其阅历的影响,对于数学知识中的一些知识并不能理解透彻。为此,老师需要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究范围,只要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通过不断的训练,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奠定基础。(2)具有自主性特征。虽然在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前,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但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所开展的问题分析、信息搜集、综合研究、成果展示、学习反思等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自身来进行实践。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从中获得了综合性知识。在进行探究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刻意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来发现不同类型的问题,并对其问题发表自身的见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3)具有合作性特征。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发现疑问、面对疑问,制订计划,一步一步去搜集信息和综合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的的学习态度会逐渐端正,实践能力逐步增强,思考问题的习惯会逐渐养成,人际交往、合作意识、个体责任意识会逐渐提高,保证全体学生发展,促成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二、小学数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教学的策略

1.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伙伴就是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更为主动。而数学学科的知识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爱好游戏和生活实际出发,创建情境,让学生解答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探究学习空间

老师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应该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高足够的发挥空间和时间,给予每一为学生思考和发表观点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和学习机会,学生才能够有自身经历的学习感触,才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老师在教学当中创建出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们敢于提出任何的猜想,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并且在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大胆的质疑和猜想,让其学会在尊重他人观点的前提下积极回应他人的提问,从而不断的改善自身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做到对学生的指导是根据实际材料来进行的,不能够盲从他人的传言和亲信虚假信息。

3.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够光靠强行记忆,被动的来接受知识,而应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而且,思维通常都是先从动作开始的,中断了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必然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所以实践操作最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实践活动即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习惯得到提升,又能够让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问题思考,在其中获取到解决问题的常规办法。这样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获取了知识,也体验到其中的喜悦和乐趣。

4.合理安排自主探究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可以强化其教学效果。但如果大量的布置课外作业,肯定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样不仅作业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课堂知识的巩固也不牢固。继而抑制住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新意识,严重的会产生厌学的思想。因此,如何地布置课外作业,实现其有趣独有思考性的作业,也是一门难题。对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富有童趣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数学作业的设计要有可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实践可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对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可创作性,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实效性

通过合作探索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地去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既可以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行互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主观性,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从而喜欢与人合作。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合作技巧的培养,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耐心听”“仔细讲”。从而注意力完全集中去印证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出来,并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学习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老师需要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引导与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方式,通过自主探究方式来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以实践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针对其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真正意义上的突显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毅.小学数学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62-63.

[2]张正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李星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9,(03):115-118.

论文作者:罗维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论文_罗维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