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选择运用研究论文_张华冠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选择运用研究论文_张华冠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愈发提高,越来越多的住宅和公众场所都需要安装空调,导致空调需求量急剧增加,本文基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选择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选择运用

引言

加强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合理运用这种方法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智能建筑的发展,并提升暖通空调系统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因此,为了实现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高效利用,则需要关注优化方法的运用,落实好实践中的研究工作,促使暖通空调系统在智能建筑应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完善新形势下智能建筑的服务功能。

1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质量的措施

1.1按照规范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规范化设计

为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质量需要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规范化操作,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避免违规、超标现象发生。尤其是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化设计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规范化设计中,不论是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规范化还是材料的科学选取都需要进行合理优化,从而使暖通空调系统的各项设计指标都能够满足国家规范和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

1.2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工序、工艺设计

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暖通空调系统与其他系统(如供排水、照明等)的交叉施工问题。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与效率,常常采用不同系统之间的穿插、同时施工模式。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应当结合这一问题,在设计时针对不同系统之间的结合施工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

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的探讨

2.1实践中控制策略的优化

若能注重实践中控制策略的优化,则有利于增强暖通空调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实践中暖通空调系统空间站策略的优化具体表现为:1)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irectDigitalControl,以下简称DDC)可采用设定控制方式(PortID,以下简称PID)进行控制。因此,在增强空气处理机DDC控制效果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PID系数。在此期间,PID系数高,空调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反应特性曲线陡,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短;PID系数低,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长。但并不是PID系数越高越好,否则易引起DDC控制系统失稳,表现为室内温度的振荡和水侧的电动调节阀周期性的来回运动,无法在固定开度上运行。因此,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选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PID系数。2)在PID系数确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负荷变化方面的响应速度良好性,也需要重视双级控制方式使用,即分别在空调的送风道和室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室内的温度设定由主DDC控制器完成,水阀的驱动副DDC控制器进行控制。

2.2输配系统的监控

输配系统在冷源由站房向末端输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荷侧与冷机侧的能量平衡是空调输配系统控制的首要任务。5.1启停顺序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系统进行相应的电气联锁并实现自动化启停控制,启动顺序为:电动水阀→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风机→冷水机组;系统停机时与上述顺序相反。5.2冷冻水系统本项目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主机侧和负荷侧均变流量的方式。根据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环路末端压差信号调节冷冻水循环泵转速,流量按照用户侧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水环路分集水器之间设电动压差旁通阀,按最大冷水机组蒸发器允许的最小流量进行设计。5.3冷却水系统根据室外气候状况及冷负荷,调整冷却水的运行工况,使得冷却水水温处于设计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空调末端全空气系统的监控

对于高大空间,在空调区域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以测点温湿度平均值或者最不利点温湿度数据作为控制调节参数依据,确定全空气系统送风状态参数,使空调区域的温湿度全年处于舒适区范围内。根据空调区域实测数据,结合PID运算结果,控制安装于空气水换热器水侧二通电动调节阀,保证全空气系统供冷量与所需冷负荷相当,减少能源浪费。全空气系统电控型鼓形喷口、球形喷口、旋流风口,冬、夏季状态的转换自控系统根据工况完成转换。当组合式空调机组处于自动状态时,安装在空调机房内的直接数字式控制器,按预先编写的软件程序来满足全空气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操作顺序,可根据预定的时间表控制系统的启停,也可以根据实际动态信息控制启停时间的变化。

2.4采用智能化空调系统

建筑采用智能化空调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实现以下目标:①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多样化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结构和参数,进而降低能耗;②能够对暖通空调系统和它的运行过程开展定量化的状态模拟,进而减少控制环节,保证暖通空调运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的发生,从而使系统响应输出最优化;③采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不同于墙体结构、门窗的形式和设置改造的“被动节能”,是一种有准备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所以采用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非常有必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智能建筑的分析和评价应坚持节能的原则,确立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出发点、优化原则及技术措施。智能建筑采用的智慧节能管理系统一般是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云技术的智能化节能系统平台。它包括空调节能的云遥控器和云温控器、灯具节能的云开关、电器节能的云插座等电器智能化产品,采用现场和云端双平台架构,既可实现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集团性广域网统一管理,也可在无外网的情况下对局域网内设备进行管理。均可采用Zigbee无线接入,不用布线作业,施工简单,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直接替换原有温控器、开关、插座即可。

3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法

3.1能源充分使用的节能设计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在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工作时充分考虑并且利用绿色设计理念来指导,事实上,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总量日益减少,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量也与日俱增,这在发展方面要求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在这基础上诞生的绿色设计理念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有非常好的解决作用。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绿色设计理念。

3.2环境保护设计方法

目前有研究表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如果应用在不同的环境中,或者利用的资源效率不同,都可能会造成表现出来的使用性能情况出现差异,这几者之间具有非常强的联系性。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在设计理念上使用绿色设计理念作为指导以外,还要分析建筑应用的环境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具体影响,并着重注意能够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防止因为环境因素而使得系统具体的使用性能出现降低现象。

结束语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升,未来制冷空调节能技术将会朝向以下方向发展:人工智能;高节能水平的设备;能源节约。这需要不断加大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力度,助力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少雄.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注意事项[J].居舍,2018(34):100.

[2]霍瑞杰.试论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8(09):56.

[3]王林.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J].居舍,2018(32):69.

[4]杨厚伟.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82-83.

[5]李文高.基于BIM技术的暖通空调安装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90.

论文作者:张华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选择运用研究论文_张华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