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教育与治疗_行为治疗论文

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教育与治疗_行为治疗论文

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教育与治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儿科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一位家长说她的小孩:张勇,10岁,在大部分时间总是闷闷不乐,绷着脸,怒气冲天。从小就经常大发脾气。失望时,有时大发雷霆,疯狂地攻击他周围的人,以致小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愿意和他交往。虽然他的生理机能是正常的,但学习成绩差。另一位家长说她小孩:吴妮,7岁, 她大部分时间眼泪汪汪,看来总是心情忧郁,她不能和班上的女孩们交朋友,看来总是寂寞孤单一人,她十分文静,即使不高兴也不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经常会产生自杀念头。学习上远远落后于同龄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离婚率逐年增高以及种种学校质量、教育方法、社会家庭环境问题,行为问题儿童的流行率逐步增高。在国内针对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与治疗的资料尚不多,本文参照国外的一些资料以及本人在临床上对个例病儿的教育与治疗经验,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定义:大多教学者认为行为问题儿童,是指儿童出现的一贯与年龄不相称的、导致社会冲突、个人不幸和学业失败的行为。

二、分类:从教育的角度分类有四种类型

1、品行障碍儿童:这类儿童对权威人物(警官、 教师)等持敌对态度。而且残忍,恶作剧,好斗和缺乏内疚感。它包括人们称为多动的、坐立不安的和活动过度的儿童。张勇属于这类。

2、焦虑退缩儿童:这类儿童是胆怯的、缺乏自信心的、退缩的、 孤僻的、容易神经过敏和顺从的儿童。这种儿童过份依赖别人,容易产生抑郁。吴妮属于这类。

3、不成熟的儿童:这类儿童粗心、呆滞、缺乏学习兴趣、懒惰、 心神不定、好幻想、懒洋洋和沉默寡言。

4、社会性违法儿童:这类儿童与品行障碍儿童有某些相同特点。 但这类儿童在他的同龄人中进行群体活动,通常都是犯有过失和做过坏事的儿童所组成的小集团成员。

三、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因素:

1、社会环境:儿童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仿效别人的行为。 当儿童处于一个混乱的、很少有正面榜样和对违法者反而加以赞赏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可能造就许多行为放肆的和反社会的儿童。当压力过大的环境,又无法摆脱或改变这种不良的环境,可能助长儿童的失助感和低下的自我意象,而导致儿童的退缩胆怯行为。教师体罚,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及过多的家庭作业,频繁的考试,分数排队,加上对学生精神卫生教育过少,均可能导致儿童行为问题。总之,不良的社会环境可能造成一个人适应不良。

2、家庭环境:造成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因素常见的有:(1)父母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凡事都包办,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往往会使儿童变得贪婪,懒惰,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不能满足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可能产生过分依懒,遇事退缩胆怯。(2)父母离婚、再婚,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怀、 夸奖,似乎做什么都是不对的,这样易致儿童孤僻、冷漠、内向、焦虑退缩等行为问题。(3)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 易使儿童从敌对状态培养敌对行为。(4 )一个充满冲突而完整的家庭也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行为问题。

3、生物学因素:美国施万茨指出一个可信的迹象表明, 遗传在促进行为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象婴儿孤独症、多动症、反社会人格、品行障碍等都存在重要的性别差异。在婴儿孤独症、多动症、品行障碍方面,男孩比女孩高四到八倍。青春期后的抑郁症和社会性恐怖症,女性比男性高二到三倍。这样显著的差别,也许说明性别的遗传因素,或遗传和性别因素综合的结果。一般来说,有行为问题的父母,其子女也常会有行为问题,这也许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四、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与治疗

通常来说行为问题儿童的治疗,不是某一个医生或教师使用某一种矫正方法就能治愈的,它需要医师、父母、教师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消除社会家庭环境中不利因素,使正确的教育学、心理方法和药物治疗,才能达到纠正儿童异常行为的目的。

纠正行为问题儿童的方法可分为四类

1.心理教育法:其重点是放在评估儿童的需要,研制个别化计划和教育方法上,大量矫正行为的课程是在学校内进行。

2.心理动力学习法:其基本上是帮助儿童更加注意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恐惧,把适应不良的行为看作心理内部冲突的症状,治疗的重点是去除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

3.行为矫正方法:该方法把所有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和适应良好的行为,都看作习得的。把外显的行为看作是应当加以处理的问题。行为矫正要对应该加以改变的行为进行详细的说明,而对那些令人满意、需要加强的行为,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强化。

4.社会生态学方法:该方法认为,人的问题是由于儿童与环境(家庭、兄弟、姐妹、教师、儿童、文化群等)之间错误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治疗应该包括修正生态学的组成成分和儿童情况以便儿童和环境之间出现积极的相互作用。

治疗行为问题儿童的各种具体技术很多,也逐步被医师、教师和家长所采纳。象对张勇和吴妮这样的儿童我们应如何处理呢?

例1张勇:首先看医生,父母和教师应取得广泛的联系, 收集张勇包括成就测验、自我概念测验和家庭情况等等资料,达到共识,制定措施。

1.修正生态学环境:父母应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保持家庭和睦温暖,父母教师不要以粗暴或简单的批评方式来纠正其不良行为。避免和有类似行为问题儿童接触,以便其和环境之间出现积极的相互作用。

2.教张勇学会自我控制:可采取“出声思考”方法。经常帮助他思考四个问题,(1)我的问题是什么?(2)如何控制它?(3 )我在按照我的计划行事吗?(4)我过去是如何做的?实质上, 我们要求其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观察他自己的行为。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使他能增加一些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使他能知道引发其放肆行为或多动的信号。这样他就能以比较好的态度去控制以前所不能控制的行为。

3.矫正行为:对张勇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干扰他人、借故在教室内走动之类行为,老师首先应详细说明。学生学习时和就坐应该做到的要求。每当张勇能做到要求时,老师应及时表示奖赏,即强化好的行为,每当其不进行学习和从事其它活动时不予理睬,反过来对在坐位上认真学习的学生给予奖赏,即正强化。这如此不断强化后,张勇的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得到了明显改善。

例2吴妮:同张勇一样,医师、 教师和父母之间首先要取得密切的联系,收集一切关于吴妮的资料,制定措施,在相互配合下进行治疗。

1.改善家庭和社会环境:关心其生活,不要过分溺爱,凡事不能包办。鼓励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了要及时赞赏,失败了要指出如何避免失败。在学业失败时,家长和老师不要过多的指责和施加压力,避免观看儿童难于理解的悲剧式影视。

2.克服习得的失助感:医生可定期与其交谈,让她在有保护的环境里释放出被抑制的感情和未说出的恐惧。指导她如何去克服失助感和恐惧。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组织一部分同龄或低龄学生和她一起完成一些任务(这些任务不能完全保证成功),当他们失败的时候,就使她们明白自己在失败中所起的作用和如何避免失败,以便他们能改过自己的行为。通过反复多次交流和这样的活动,能帮助吴妮克服习得的失助感和怕失败所导致的恐惧、退缩。

3.用电视示范方法矫正吴妮孤独,不能与人交朋友的行为:经常给吴妮放经过精心设计的录相带,内容都是描写在幼儿园或学校环境里儿童的相互作用。在每个情节里,可以看到有一儿童首先是观察别人的相互作用,后来就参加到社会活动里去,接着便出现强化后果。例如儿童给观察儿童玩耍的东西和他谈话,微笑,并且普遍从积极的态度对他参加活动的进步作出反应。通过一段时间观看,小吴妮开始变得开始愿意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能和小朋友交友。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可能是特别有用的学习工具,因为它对这类儿童有时表现的不规矩行为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反应。那些长期在与社会相互影响方面有问题的儿童,对来自老师的反馈可能作出拙劣的反应。然而,由于使用计算机,而计算机不能在情感上与这些儿童相互影响,这些学生必定会采取一种不同的态度,如果这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他们必定要弄清为什么,同时要确定正确回答,以便使计算机程序能继续进行下去。学生是不能对计算机意气用事的。由于课堂教学中或家中使用计算机程序,还有助于解决另一类普遍的行为问题。那些过分好动或注意力难于集中的儿童,当他们操作计算机时,必须付出一定的注意方能得到结果,因此计算机对纠正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常表现不规矩行为是有很大潜力的。

再教育计划

这是国外较流行的治疗情绪障碍儿童的社会生态学方法。实施再教育计划,是建立一个住宿学校,收大约40名年龄在6到12岁的学生。 计划对这些儿童进行4到6个月的短期教育。在此期间,有若干个经过专门培训的老师负责调节儿童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态度。整个训练的宗旨,是尽可能快地使儿童重新适应其家庭、学校和社区。一般再教育计划都执行以下五个原则:(1 )生活愉快:让儿童整天都能成功地过着有目的生活。(2)时间可以改善儿童的行为,再教育时间不少于4到6 个月。(3)信任是必要条件。(4)胜任能力是有差异的:环境和学习作业的安排计划适当,使儿童能从自己的成功中获得信心和自尊。(5 )症状是能够和应该加以控制的。着重对症处理。在再教育计划中,还有一个联络教师。他的工作是在家庭、学校和儿童之间建立有效的联合:使儿童回家和在再教育计划结束后回到普通学校,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治疗。再教育计划对行为问题儿童治疗效果,据国外文献报导是明显的,在国内值得借鉴。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剂是应按照每个儿童的反应个体化。常用的药物有:(1)利太林, 从5毫克开始,无效时逐步加量,一般每天不超过30毫克, 上午上课前半小时服药,下午可再用上午药量的1/2。(2)右旋萘丙胺, 药效持续6至18小时,下午不再服药。(3)正莫林,作用慢,服药一周后见效,作用时间长,上午服药一次即可,但6岁以下不宜使用。 通常来说药物疗法的价值在于促进儿童变化,使有的反应(如注意)容易发生,使有的反应(如攻击行为)不易发生。然而这种变化是否发生,还有赖于其它教育训练方面的工作。

标签:;  ;  

儿童行为问题的心理教育与治疗_行为治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