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不相生,道不相悖”--从中国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领土的建立看“中国威胁论”_炎黄文化论文

“万物不相生,道不相悖”--从中国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领土的建立看“中国威胁论”_炎黄文化论文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疆域的确立驳“中国威胁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而不论文,疆域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中国论文,中华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高度发展,综合国力大增,一些国家和某些“知名”人士不愿意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由日本某些人首先出笼,别有用心地造谣诬蔑,说中国给世界带来了威胁,要对中国实行制衡、制约,甚至结集挑拨某些集团来对付中国。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尘嚣直上,欺骗了许多爱好和平、对中国抱有好感的外国人士,严重损害了我国形象和我国人民的感情。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疆域的确立,即中华民族立国之根本来批驳“中国威胁论”,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中国文化立足于追求自身的完备通达、天人合一,是真正人类主义的文化,不是扩张主义文明。中国文化的养育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非侵略威胁性。

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其传统文化中人的生存中心,是自我完善,天人合一,无论是道儒还是其它诸家,均着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知天识命,从而使自身得以高度发展为人的生存目标。在中国文化中,人与天、地、道、万物同一,人谐合于自然为人的生存最高标准。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它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思想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宽容。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思想,鲜明地揭示了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的敦厚与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文化不排斥别国文明,合乎自己理想的,吸收接纳,化为己用,不合乎自己观念的,不接受,但是也让它自我发展,而不是对它扼杀,中国文化史上有过佛老相争,中西相争,但每次相争都是一种真正的百家争鸣,每次结果都是相互吸取,而没有绝然之举。

中国文化的宽宏与包容,尤见于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在中国,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不相排斥,宗教没有给中国带来在许多国家发生的宗教战争、宗教迫害,这是由于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宽宏所致,唐代时有佛教与道家之争,但并没有发生什么动荡,其后兼存。佛教传入中国,受中国影响而有了大乘教义,成为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仍坦然地在中国发展;基督教之天主教派刚传入中国时,也受到中国的尊重。中国文化是多神教的文化,不是一神教,不独尊一神。王治心先生在《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指出,“中华民族对于宗教的态度”,“(一)中华民族在宗教思想上没有入主出奴的成见,信仰有绝对的自由,所以没有宗教上信仰的争端,外来的任何宗教,莫不宏量的容纳。(二)中华民族不很重视宗教上的限制,纯凭各个人的自由信仰;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信仰几种不同的宗教,没有教权集中的流弊”。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使中国文化致力于自我的完善与发展,而没有成为带有侵略性、攻击性的文化。

在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思想中,重义轻利一直是一个重要原则。中国文化追求的是万事万物的指归与理想,追求“道”,追求人的彻底完善,所以中国文化、中国人重义,而相对地不看重利,这也是资本主义难以在中国生长的一个原因。中国人不是不要利,而是看什么利,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也就是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这种思想一直为中国人奉为圭臬,从这方面讲,中国文化是真正的人的文明,是强调人自身内宇宙的充实和纯静,而不是强调人要对外索取什么,向外扩张什么,这种文化也是中国人对外、对物的一条基本准则,绝对相反于鸦片战争时的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本国禁止鸦片的自由买卖,却偏要在中国自由流通,在金钱与美德的选择上,他们毫不犹豫地笃信前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中国文化的宽容、追求人自身的完美和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万物皆有神的泛神论意识,使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靠自身的魅力让别人信服,它不强求别的文化怎样,不强行推销自己,允许别的思想与文化与之不同而同时存在,这培养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好客宽容、不对别民族怀有恶意、不侵略别的民族的伟大品格,威尔·杜兰在他的《世界文明之四:中国和远东》中说:“中国人很懂得妥协的艺术,他会体贴对方,即使对方是最坏的人,他也会顾到对方的面子。……绝大部分的时候,他是安详仁慈,随时帮助邻居,蔑视罪犯和土匪,生活节俭,工作勤劳,待人真诚,交易诚实无欺。灾祸临头的时候,他泰然处置,忍受承担,不管好运和恶运来临,他都持以明智而谦冲的态度。”这样的文化及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民族,怎么会对别国构成威胁呢?

二、历史上中国疆域的扩大有二种方式:一是未形成正式国家前部落氏族之间的兼并,这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侵略;二是由于周边少数民族对主体民族的侵犯,或主体民族包容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入据中原后受主体民族文化熏陶,其后自然认同,因而疆域扩大。中国拥有现在美丽辽阔的领土不是侵略别国而来的,是由民族融合而来的。

如何确定一个国家的疆域,这要从国家的正式确定为准。在正式国家确立前,其氏族、部落割据之争,都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侵略,比如我们说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式形成,是由于其生产的发展,民族市场的形成,资产阶级进步的民族解放运动宣告结束,这才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其后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就属于殖民与侵略的关系了。多民族国家的正式形成则又要复杂些,它是随其主体民族的逐渐融合、完备而形成。中华民族之国家,可以说秦朝初备胚胎,至唐略具规模,清初基本定型,其国家疆域也是随之而定。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六、七千年前就有中华民族之始祖在此繁衍生息,形成各氏族部落,到“三皇”时代,当时的中国大致有三个氏族集团:炎黄集团、风偃集团、苗蛮集团〔1〕, 炎黄集团和风偃集团融合得早些,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交融,苗蛮集团稍慢,到屈原时才标志融合步入高峰,与其它氏族集团完全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中国文化中的“蛮夷戎狄”四裔,非与主体民族种族不同,而是由于与禹启政见不同的氏族逃离中央控制,与之分化,渐渐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与主体民族有差距使然,四裔源于中原,只是文化、生活方式有差别而已,这些氏族部落生存的疆域空间,乃是中国民族的核心生存基地。

经过几千年的氏族部落融合,到周代末期生产力发展,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民族思想的大融合,至秦则有了现代中华民族国家的雏型,秦的管辖范围为“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2〕秦朝也只是管辖了我国的部分地区, 当时与秦并存的我国东北地区的东胡、北部地区的匈奴,西北地区的乌孙和三十六城邦,西部地区的氐羌和西南地区的汉藏语系与南亚语系的众部落,都不属秦的管辖,但仍是中国一部分,其生存空间亦属中国的版图。

中华民族生存疆域的不断扩大,是源于周边部落不断与中原主体民族相争,而逐渐融合,其原生存疆域也就自然为中华民族之疆域。

汉代时,周边部落氏族与中原主体民族不时有冲突,其结果是周边氏族主张归化,融进主体民族,如西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在其国内打了败仗,前来依附;东汉初年南单于败于北匈奴而来降于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时,是中华民族的大混合大融合时期,这种民族的融合虽然对中华主体民族文化及生产力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却紧密地联系了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凝聚力增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盛唐时统一了除吐蕃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分辖区十道,北包坚昆,南于安南,西越葱岭,东极于海。

某种意义上,元代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朝代,元代的中国,欧洲等疆域由于通信交通等原因基本上是不受元代中央控制的,元代时,藏族终于完全融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西藏成为我国疆域的一部分。

至清代,满族入关,进主中原,逐步控制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部疆土,完全融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生存疆域轮廓全部确定,成为现代中国疆域的蓝本,从清朝统一全国到1840年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以前的疆域,是中国确定无疑的历史疆域。其时,欧洲国家纷纷完成了其各自的民族革命,逐渐形成了它们的民族国家。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个时期已定型的国家疆域,就是它们现代国家疆土的蓝本。

由中华民族疆域沿革史可见,中华民族疆域的变迁,在主体民族国家形成后,是通过周边氏族(就其种源而言,有的也是中华民族、甚至是主体民族的一部分)向主体民族的融合而成,其生存疆域随民族的融合而扩展,并没有损害别的民族的生存空间,只是中华民族的自然统一、自然融合。

三、从中国历史上对周边民族国家关系史看,中国与周边民族国家有过冲突,但总体上关系和睦,中国中央政府对一些周边国家追求名义上的朝贡,经济上中国是支大于进,不存在经济剥削和民族压迫。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国家,并与周边民族国家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其间也有过冲突与战争,但那是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必然产物,从总体看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尽管中国在进入现代国家以前是东亚最大的国家,但不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隋唐始,两国交往日盛,有唐一代,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3批。明代时,日本的海上流寇对中国东南沿海骚扰甚多。在日本十九世纪“闭关锁国”政策之前,中日关系总体上是和好的,中国是日本学习模仿的榜样,日本国民心态中丝毫没有中国对日本构成威胁的观念,中国也没有侵犯过日本本土。相反,倒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降,受西方强权文明影响,不断对中国构成威胁,从清朝末期一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九十年代又带头挑动“中国威胁论”谣言,做了许多有损两国人民交往的事,影响了两国人民的感情,给整个亚洲的和平带来过阴影。

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朝鲜族人民就和汉族及中国境内其它民族和睦相处,互通有无。据推测,商灭亡后,箕子率一部分商代遗民到朝鲜去,《史记》、《汉书》及朝鲜古籍也都有“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的记载。从新罗统一到有宋一代,朝鲜为独立国家,与中国和睦友好。朝鲜从各方面模仿中国,甚至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如高丽兵制、官制、科举制等。明朝时,中朝关系特别好,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应朝鲜政府邀请,明朝政府派兵支援,结果明朝丧师数十万,耗费军饷数百万两白银,战争胜利后,明朝一面安慰朝鲜,一面撤兵回国,对朝鲜丝毫没有什么利益的要求。清代强大,朝鲜自行“朝贡”之礼于清王朝,而清室的回礼不亚于其贡物,故名义上有属国之称,实际上两个民族国家和睦相处。

中国与越南紧密相连,在越南还未有国家雏型之前,越南北部曾是秦朝的属地,秦将赵佗立南越国,辖南海、桂林、象三郡和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二郡,秦亡后,越佗降于汉,属交趾部。三国时属吴,名为“交州”,唐代时设立“交州都护府”,后改为“安南都护府”。唐代对境内少数民族(越南在内)宽柔为怀,在纳税方面优惠,只纳一半的税。宋代时,越南多次侵犯宋王朝,明清时越南与中国名义为臣服,每年进贡,而得到的回礼多于贡物,不存在经济压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越南受人唆使,挑起边界事端,做了一回被人利用的试探虚实的小卒。

中印两国是紧邻的两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频繁,从西汉末年就开始流传我国的佛教,发源地正是印度,印度的高僧来中华传播教义,我国也有许多佛徒到印度去取真经。陈寅恪、季羡林等人证明许多教义和文化是从中国再传回印度。两国人民一直彼此尊仰。本世纪初至中叶,由于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插手和为恶,使中印有过边界冲突,印度向我提出领土要求。现两国正平和地对待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与俄罗斯是亚欧大陆上领土最大的两个国家,历史上的沙俄帝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侵占我国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人民对待历史,是尊重现实、尊重历史,和平友好地解决历史问题,从大而不从细看待历史问题。现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同属前苏联的四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和平处理国家间问题的新篇章。

蒙古共和国是随成吉思汗统一中国时合到中国这个大版图中的,二十世纪蒙古独立,现两国关系密切,友好相处,相互不存在威胁。

历史上中缅关系密切,公元一世纪时,缅甸境内的掸国国王雍由调,就曾派使者来中国通好,八世纪唐德宗时,缅甸境内的骠国国王雍羌也派使者出使中国,并赠国乐二十二种,白居易有关于骠国乐的长诗。宋徽宗时,缅甸蒲甘王朝开辛王派使者入中国赠送白象。1950年中缅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关系密切。中柬关系、中老关系历史上非常密切,一直和平共处地生活,中国并未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四、观察当代,一些国家造谣“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扰乱世人耳目,阻碍中国发展,妄图继续欺压中国和别的民族国家,掩盖他们威胁世界生存的真实行动。

西方一些国家,历史上侵略、威胁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弱小国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民族、国家获得了解放,至现在,更多的国家要求有自身的发言权和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而某些国家,则不甘心其势力范围的消失,不情愿别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和有自己的主张,总自以为是老大,掌握着历史的方向盘,于是不断地颠覆、侵略别国。一是经济上利用侵略别国财富而来的优势在世界贸易中对别国进行关、卡、压,迫使其束手就范;二是军事上明目张胆地入侵他国,扶持亲己势力上台;三是政治上用人权等手段,在联合国论坛、世界范围内大肆攻击别国;四是作“X 国威胁论”等谣言来转换世人视线,遮盖其自身威胁世界的行动;五是文化侵略,强迫别的民族接受其价值观,污蔑别的民族文化低等、落后,以太上皇自居,本质上欲消灭别国文化与文明。

近年来以美英为首,一些国家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说中国的崛起在威胁世界。中国的发展会威胁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命题,是源于他们自身的“谁的拳头硬就谁是老大”的反人类文化逻辑而来的。而其实,从军事开支上,中国人均开支在世界排名上是倒数,从总体开支看,也远不及日本这个没有“军队”的国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揭示,中国的军事预算在1985年至1993年期间只增长了7.07%(不到物价增长指数),而日本和韩国在此期间增长率为29.76%和51.63%。德国《新德意志报》1996年2月1 日发表文章说:“中国为其武装力量花的钱,1994年人均只有5美元,而日本是360美元,美国是1000美元。”军事威胁论可以休矣;说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他国利益,这种损害是经济发展所共有的,不是中国所独有,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向中国政府提出,但用不着如某国某刊所说的要将中国进行肢解,分裂为多国的办法来治理,何况中国政府当前是如此下大力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美国曾对中国攻击甚多,从对中国要求加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阻拦,到允许李登辉访美、刻意造成一中一台、允许达赖从事分袭中国活动,再到九十年代以来连续七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就所谓人权对中国进行刁难,造谣中国将威胁世界。其实,正是美国在威胁世界:随意审讯、逮捕别国元首,侵略别国,有意制造别国内乱,到处煽风点火,世界范围内驻军,以自己的好恶强迫别国接受其意志,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等全方位地对别国进行侵略、威胁。这样对别国指手划脚,实是人类发展的不幸。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人们相亲相爱、和睦共处,无论是白人、黑人、是富国还是穷国,人人平等、互相帮助,这是人类的理想与追求,但是由西方“强势文明”而主宰影响的当代世界,已不是人类所坚信的越发展会越好的社会,已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了,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以前侵略别国而积累的财富,越来越无耻地侵略别国,这是人类理想的倒退,也是西方文化的终结。相反,中华文化由于其追求人类和平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不带有侵略扩张,正是人类文化的理想之光,是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而由其熏陶的中华民族,不会威胁他国,只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见徐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转引P144;

〔2〕《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收稿日期:1997—04—02

标签:;  ;  ;  ;  ;  ;  ;  ;  ;  

“万物不相生,道不相悖”--从中国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领土的建立看“中国威胁论”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