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通廊结构设计探讨论文_陈磊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新泰大炼钢大外线工程,一电缆通廊结构设计情况,通过方案的对比,对通廊设计中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平行弦桁架;固定支架

1.工程概况

新泰大炼钢工程与新泰大盘卷工程,以一樊王河相隔,因工艺需求,现将电缆从新泰大炼钢厂区跨越樊王河,给大盘卷厂区供电.这需要我们结构专业设计一电缆通廊。

樊王河宽16m左右,但从大炼钢厂区到大盘卷厂区是46m左右。我个人初步定为两种方案,一是大跨度通廊,直接从樊王河边(即大炼钢厂区内)跨到大盘卷厂区;二是中间设计一支架,将通廊分成两跨,一跨长25.45m,一跨长21.0m。下面通过设计对比评出优缺点。

2.结构方案布置

2.1通廊一般由通廊桁架,通廊支架及两端的厂房组成,因通廊长度比较长,需设置一个固定支架。桁架主体一般由两片主桁架及中间设置的必要支撑而构成。构件的形式主要取决于它的用途,平行弦式桁架是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分为斜杆为上承式的平行弦桁架和斜杆为下承式的平行弦桁架。考虑到电缆通廊的荷载主要位于桁架下弦,故采用斜杆为上承式的平行弦桁架,这样桁架斜腹杆受拉,而短的竖杆受压,这是比较合理的形式,但支座处反力较大,故支座斜杆改为下承式。电缆通廊立面图,见图1。

通廊的高度一般取跨度的十分之一,从上图我们不难发现方案一的通廊高度约是方案二的通廊高度2倍。这就表明方案一受到的风荷载要远远大于方案二,同时方案一中桁架的杆件计算长度也约是方案一的2倍。初步估计方案一的桁架截面要比方案二大很多,用钢量也上去了。

2.2桁架支撑

桁架是通廊的主要承重结构,而只有在两片桁架间合理的设置上下弦水平支撑,将其连接在一起,才能形成空间几何不变体,发挥空间作用效应。桁架支撑的主要作用:一减少桁架上下弦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二与桁架上下弦形成水平桁架,以承担风荷载或水平地震力。在一般屋架设计中,为保证其稳定性,提高空间作用,水平支撑只需布置在端部和中间,而通廊由于风载往往起控制作用,很容易发生扭曲变形,为了保证结构稳定,一般通长布置水平支撑。

方案一中支撑与桁架上下弦形成水平桁架,承担风载时产生的水平位移约是1/2443,方案二的水平桁架,承担风载时产生的水平位移约是1/5686很小。并且方案一的支撑采用双角钢L80X6比方案二的L75X6要大。

在每一个通廊桁架的端部一般均设置具有足够刚度的门型刚架,以承担由通廊立面受到的风荷载,而最终传到端部的荷载。在桁架跨中的各个节点,设置隅撑,以增加起横向刚度。见图2。

由于方案一是大跨度(45.45m左右),通廊高是4m,受到的风载面积是4X45.45,传到两端(即门型刚架受到的风力)是0.45X4X45.45/2。方案二通廊高是2.2m,受到的风载面积是2.2X24.45,传到两端的风力是0.45X2.2X24.45/2。方案一中的门型刚架受到的力是方案二的约3.4倍,经PKPM计算方案一的门型刚架截面,立柱HN400X200,横梁HW200X200,在风载作用下,门型刚架水平位移约是1/677;方案二的门型刚架截面,立柱HM294X200,横梁HW200X200,在风载作用下,门型刚架水平位移约是1/610。比较而言,方案二的截面较经济合理。

2.3桁架杆件

电缆通廊上弦杆件受压,一般设计采用双角钢,下弦杆件受拉,因跨度大,下弦荷载远大于上弦荷载,本次采用H型钢,腹杆仍采用双角钢。

通过PKPM计算,方案一中的桁架杆件的截面要远大于方案二中的杆件截面,并且桁架挠度也很大。

节点设计应力求受力明确,连接简单。下弦H型钢采用立放,这样桁架腹杆与下弦很容易与其相连,并且平面内刚度大,见图3。

综上所述,方案二的桁架截面要比方案一小,受力也比较合理,用钢量也小很多,所以本次设计选用方案二。

3 通廊支架

3.1 支架形式。

支架常见两种形式,一门型支架,二八字型支架。由于本次设计通廊高度不高,故采用门型支架。通廊较长,须设置一个固定支架(在端部)见图1。通廊桁架与支架连接点均采用铰接支撑。

在设计支架时,要特别注意取风载以450方向作用在通廊面上,此力最终传到支架上。支架纵向按排架计算简图,见图4

3.2 支架杆件

门型支架常采用H型钢,支架间支撑采用双角钢,桁架荷载通过支架传向基础。支架顶部为主要受力点,所以需做的很刚,很强。支架顶点节点见图5。

4. 结论

1)对于封闭通廊计算时,不能忽略风载对支架的纵向作用,这是常常容易忘记的计算。

2)通廊端部的门型刚架要控制其位移,要做足够刚。

以上仅为本人在设计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个人理解和分析总结,希望对大家今后的设计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2] 钢铁企业胶带机钢结构通廊设计规范 YB4358-2013

论文作者:陈磊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  ;  ;  ;  ;  ;  ;  ;  

电缆通廊结构设计探讨论文_陈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